CBD 商业商务核心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成都大源商业商务区景观项目为例

2022-05-09 08:50滕丽娜
花卉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商务区绿地

滕丽娜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

1 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CBD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后的必然产物,是地区经济或国际经济向特大城市高度集中所凝聚的核心[1]。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主要的内容是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开敞空间,包含城市街道、广场、绿地、水体、公共服务设施等。如果说建筑是城市的实体空间,那景观属于城市的虚空间,建筑是具有产权和所有人的相对私密的空间属性,而中央商务区的公共景观是完全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场所,空间的界面、形态、色彩、尺度应充分思考与周边建筑的协调性和为民众服务的公共性和可参与性,以及整体景观的生态系统对高密度开发城市商务中心的重要性。

2 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2.1 中央商务区景观的标志性设计

中央商务区景观应具有自己的标志性景观,出色的标志性景观会成为整个商务核心区甚至整个城市的象征,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功能性,成为商务区的形象代表和门户景观,增加了对全球投资的吸引力。

2.2 中央商务区景观公共空间的系统性设计

中央商务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与周围建筑风格的整体统一性,商务区公共空间是建立在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整体环境中的。景观公共空间的设计风格应与商务区建筑风格相统一,强调城市的整体性、空间的连续性和环境的有机性。

2.3 中央商务区景观的人文艺术性设计

中央商务区是高强度开发的城市高层建筑密集地,是典型的“混凝土森林”,只有高楼大厦的商务区是冰冷的,只有强调对人文和艺术的重视,注重地域人文塑造,通过设计来体现商务区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将物质和精神进行结合、注重对人的关怀才能打造一流的商务核心区。

2.4 中央商务区景观的生态性设计

中央商务区城市化高楼林立、人流、车流高度集中造成很多环境问题,因此商务区景观生态系统应从整体出发,将商务区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统一考虑,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需要通过景观园林空间对城市的生态进行平衡和调节,通过植物、水、土地等自然元素对CBD 城市局部进行小气候、小生态的改善,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为鱼类、鸟类等营造生存空间。

3 以成都大源商业商务区为例的分区设计分析

主要立足功能要求从滨水景观、绿地分布、交通设施、生态景观四部分对大源CBD 商务区功能组成的景观空间形态加以分析论述,得出其在功能组成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CBD 景观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材料的应用,人文化的景观空间和立体化的空间利用。研究以表现城市的文脉与历史,适应地域性,生态性,多样性,充满活力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城市CBD 景观空间形态。

3.1 滨水性商业商务核心区景观设计

滨水性商业空间景观是以带状线性形态呈现的空间,如何促进人与水体的互动,亲近水,激发滨水城市间活力,形成人工与自然、商业与休闲互动互促的模式是设计考虑的重点。

月牙湖公园总占地7.6hm2,月牙形人工湖水域2.1hm2,属于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月牙湖滨水沿岸空间作为城市开放空间,沿线主要为底商,景观设计空间主要是商业办公大厦与湖面水体之间的空间场地的处理,因此需处理景观空间与水体之间以及景观空间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设计手法主要采用设计完整连续的公共开放空间带,通过铺装场地连通周边商业与月牙湖水体空间,形成丰富的滨水空间形态,合理地消解高程,并设置便捷的服务设施与商业外摆等服务设施促进商业活力,强调商业界面与景观空间的交流渗透,形成连续的商业景观空间动线。

同时通过小空间的营造和植株设计,消减南北两端周边建筑对场地的压迫感。植物种植在不遮挡周边底层商业,避免阻碍行人直达水体的景观视线的前提下,结合高差设计延续周边地块商业活动形成活跃的边界空间,强调周边商业步行空间整体性与连续性,月牙湖景观如图1 所示。

3.2 嵌入式公园景观与商业商务区的融合

出色的景观设计不仅会为中央商务区打造优美的景观环境,提高整个商务区环境品质,为周围办公、居住人群提供良好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优美的环境也将会成为中央商务区“名片”和形象窗口,提高中央商务区的城市影响力。大源商务区楔形绿地占地3.5hm2,是自天府大道进入的门户景观区,也是行人主要通道,绿地纵向连通了天府大道与区域内两条环线,与道路交汇处形成多个重要空间节点,东侧临天府大道形成大源核心区面向城市最重要的形象展示和门户空间。

楔形绿地景观设计采用简洁有力的直线元素划分场地,以玻璃棱镜反射光线为灵感将中央景观区划分为若干部分交叠的块状景观区,呈现大面积阳光草坪、镜面水景与商业前区空间,营造强烈的现代感都市空间。为促进南北商业氛围的渗透与交流,结合周边建筑底层商业界面,在场地中部设置若干直接连通步行道形成通畅的商业步行流线——南北橱窗大街,南北橱窗大街紧密衔接商业综合体底层空间与公共空间,强调边界的活跃性,构成了中央景观区强烈的空间导向性,并对各入口空间进行重点设计通过艺术雕塑、标识构筑物等打造标志性门户景观,楔形绿地如图2 所示。

图2 楔形绿地

3.3 商业商务区交通空间的景观设计

3.3.1 街道空间系统设计方案

街道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2],街道是城市线性开放空间,是由道路两旁建筑围合形成的公共空间。大源商业商务区主要包含3 个等级的街道尺度空间:门户大道、内环路、次干路。主要包括人行道至建筑底层外轮廓区域内街道家具、植物配置、广告标识、夜景照明等其他要素,主要采用了控制性的街道景观导则指导街道空间的设计打造门户大道景观方案。注重绿地与街道空间一体化建设,以岛状绿带打造活跃的绿地边界,开敞用地界面,强化绿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渗透与对话。

3.3.2 下沉庭院景观方案

由于城市中可利用土地日趋减少和城市职能立体化的要求,CBD 土地空间一般是集约化使用[3]。本项目的下沉庭院是地下管廊设置在主要绿地空间中的场地,共计五个庭院,主要作为地下管廊通风、采光和疏散的主要空间,对管廊的空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在设计思路上重点考虑车行视角的景观效果,空间形式以路径为主,满足快速通过的需求,同时留出大面积绿化区域,并采用台阶消解高差,通过丰富多样的暖色调自然材质与现代材料的平衡,并通过用树荫营造亲切温暖的休息空间,同时通过降噪材料和垂直绿化提升小环境生态质量。下沉庭院在解决地下管廊采光、通风、疏散的问题之外,同时也连接了几块被市政道路切割分裂的景观空间,打造了连续的步行空间体验。

3.4 CBD 商业商务核心区景观生态设计

中央商务区高强度的开发虽然带来了更多交通的便利性、信息的通达性和商业机会聚集性,但也导致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高密度、高地价使得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已显得尤为珍贵,景观的生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动植物生存与调节公众心理健康方面具有了更多的意义和社会责任,打造混凝土森林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大源中央商务区景观设计的愿景和动力。在此项目中采用生境重建来重新构建植物群落,种植了大量的苗木,形成了特色的植物生态群落,湖区进行水生态设计,构建水下森林,形成稳定的水体生物群落。

3.4.1 水体净化处理与水质保持

月牙形人工湖水域面积2.1hm2,是国内中央商务区难得一见的大尺度人工水体。月牙湖具备收雨水集功能,可收集整个园区内雨水,汇流面积为44000m2,经计算收集雨水量为17220m3/a,可补充湖面水量。湖面水量为62200m3,湖水用来浇洒绿化。水体净化处理方面为保障大湖水质,在灌溉的间歇时间,利用喷灌泵房中的过滤装置、瀑布跌水的暴氧作用及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对湖水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湖水的水质要求。

水质维持核心技术一采用投放食藻虫.食藻虫携带的有益微生物,可提高沉水植物在种植初期的成活率,促进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从根本上解决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消除的难题。使用“食藻虫技术”实施水生态修复,就是先用“食藻虫”吃掉湖水中的各种藻类和有机碎屑,迅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再种植恢复水下植物,并投放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让水体形成健康、完整的清水生态系统。核心技术二采用改良型四季常绿型沉水植物,改良型沉水植物解决了以下的问题,使沉水植物一年四季依然可以发挥其净化作用。

3.4.2 海绵城市

道路街道空间绿地和中心绿地公园部分绿地采用下凹式,可吸纳部分雨水,补充地下水,减轻市政管道负担,月牙湖和楔形绿地的水体设计有效起到了雨季存储雨水用来灌溉绿地的作用,并采用了部分透水性铺装,消纳自身雨水,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在路侧履带设计下沉式绿地与海绵城市理念高度结合,提高绿地的调蓄功能,配置多层次的耐水湿花镜。

3.4.3 植物选择

光强、光质以及日照时长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形态及景观效果影响显著。本次植物配置从片区环境光照分析出发,坚持适地适树、谨慎选种,合理搭配原则,形成植物与环境的统一,从而打造一个立体多样化的生态植被绿地。

(1)阳性植物中全日照70%以上光强区域主要选择的植物品种有国槐、黄葛树、银杏、香樟、鹅掌楸、重阳木、悬铃木、日本晚樱、紫玉兰、紫叶李、梅花、六月雪、栀子花、粉花绣线菊、月季等。

(2)中性植物品种选择中全日照50%左右光强区域主要选用的植物:朴树、桂花、乐昌含笑、杜英、红枫、元宝枫、杜鹃、八仙花、凤尾竹、山茶、南天竹、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等。

(3)耐阴植物品种选择中全日照20%以下光强区域里主要选用植物:龟背竹、海桐、鹅掌柴、十大功劳、八角金盘、棕竹、洒金珊瑚、南天竹、阔叶麦冬、吉祥草等。

4 结语

CBD 中央商务区公园不仅是商务区中一处象征,更是城市新规划的绿色网络节点之一。景观将地下、地上的景观与建筑,景观与交通连接起来,打造充满活力的立体城市,通过点、线、面的城市绿地空间,为城市编织绿色的生态网络,在人造的混凝土森林里,植入自然生态系统,打造成一个集广场、公园、商业娱乐、康体休闲、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动态开放的绿化空间系统。

景观设计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角度对城市、企业、民众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形象塑造、生态系统的打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但同时景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在不断的维护和城市景观的使用者与空间的互动过程中设计的效果慢慢呈现。

猜你喜欢
中央商务区商务区绿地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售楼处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全国首个“5G示范商务区”在上海启动建设
走进绿地
中央商务区构建模式探析王征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中央商务区(CBD)大型社会活动组织与事故预防
ISO/IWA 9 商务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框架解读
大交通造就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