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应用分析

2022-05-10 16:12赵丽波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关键词:头颈部造影颈动脉

赵丽波

摘要:目的:探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入选的100例疑似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检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式检测准确率。结果: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出20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有6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狭窄,13例患者出现锥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局部狭窄,6名患者出现颈动脉夹层,有2名患者显示清晰的肿瘤,有8患者出现动脉动静脉畸形,6例患者出现血管发育异常。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 R3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脑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该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十分大,可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脑缺血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方式进行诊断,以便进行及早干预[1]。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检测出非创伤性头颈部血管实际情况,而且该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从多平面、多角度重建图像,且诊断准确率高,成像速度快。本研究对100例疑似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入选的100例疑似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1.25±1.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患者存在四肢乏力、头晕症状;(2)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精神障碍或言语功能障碍患者;(2)确诊为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

1.2方法

扫描前准备:扫描前需要患者禁食4小时,并解除身上的金属杂物,预先建立静脉注射通道,固定留置针。采用64排128层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将扫描厚度设置为6毫米,螺距设置为1.0,矩阵为512*512。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是自然下垂,并固定好患者头部,叮嘱患者放松心态,保持平静呼吸,避免眨眼或吞咽动作。扫描范围从左动脉弓下缘至颅顶。扫描完成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工作站处理系统和三维重建技术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做好病变部位的判断。

1.3统计方法

用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情况如下,其中有22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有7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狭窄,12例患者出现锥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局部狭窄,9名患者出现颈动脉夹层,有3名患者显示清晰的肿瘤,有10患者出现动脉动静脉畸形,7例患者出现血管发育异常。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如下,其中有20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有6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狭窄,13例患者出现锥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局部狭窄,6名患者出现颈动脉夹层,有2名患者显示清晰的肿瘤,有8患者出现动脉动静脉畸形,6例患者出现血管发育异常。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64层螺旋CT检测法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检测方法,将其应用于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和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传统CT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手动切割去除骨骼,利用血管与骨骼不同的法图显示血管[2]。而这种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手动切割时间比较长,缺乏经验的操作者难以去头骨骨骼,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的情况。与传统CT检测法相比,64层螺旋CT检测法优势在于:(1)能够去除骨骼的干扰,在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测的时候,通过三维重建方法能够呈现出清晰的图像,真实的反映出血管病变,尤其是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难以判断狭窄程度,通过采用64层螺旋CT检测法进行检测,得到头颈部血管清晰图像。(2)无创性特点。64层螺旋CT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且血管与周围解剖关系显示明确,可以清晰显示矢状面、冠状面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显示血管的不足,这也是常规检测方法无法达到的。另外,在检测过程中还可以从多方面观察狭窄段的管腔,判断狭窄原因。(3)空间分辨率高。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探测器具有较高的立体成像分辨率,对于小血管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如小脑上动脉和甲状腺上下动脉等。

尽管64层螺旋CT检测法对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在检测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在扫描过程中,要控制患者颈部,避免患者颈部频繁运动,以保证减影图像精确,提高血管成像质量[3]。另外,检测过程中对造影剂的注射速率和扫描延迟时间有较高的要求。扫描延迟时间需要检测人员准确预知,如果太晚会导致错过把血管峰值得到的图像也比较显浅,如果太早不能清晰的显示靶血管的起始段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作为检测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金标准,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属于侵入性操作,而且检查费用高,时间长,还可能造成一些并发症。随着螺旋CT不断发展,其操作简单、安全,能够有效评价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狭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本研究对100例疑似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综上所述,针对头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率较高,值得推廣。

参考文献:

[1]王伟亮,孙晓江,李平,王鸿礼.64层螺旋CT颈脑动脉血管联合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148-150.

[2]刘成环,李俊华. 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作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1):112-113,116.

[3]徐刚,李奎. 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79-80.

猜你喜欢
头颈部造影颈动脉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和x光造影区别?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护好你的颈动脉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