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5-10 19:09赵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赵猛

摘要:目的 探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4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VAS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75%)比对照组(75.00%)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钢板螺釘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提高肢体功能,而且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采纳。

关键词: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外力撞击是导致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骨折类型。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采用手术方法可加快骨折位置骨折愈合速度。现阶段,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主要方法,在医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内固定手术方法不断完善,生物材料也随之更新,钢板螺钉制造材料选择钛合金,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相容性,能够对骨折位置有效固定[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64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接收,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18例男,14例女;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2岁,均值(45.32±2.13)岁;观察组(32例):20例男,12例女;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0岁,均值(45.28±2.16)岁。

1.2方法

对照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前,全面检查患者,同时将手术物品、器械等准备齐全;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常规消毒并铺放消毒湿巾;于三角肌筋膜位置作大约5cm的切口;明确大结节部位,然后自大结节顶部采用小弯锥由侧面进入;以X线检查结果为依据,明确入点,自骨折远端放置髓内钉,同时实施预弯及插入操作。

观察组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前,全面检查患者,同时将手术物品、器械等准备齐全;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常规消毒并铺放消毒湿巾;首先,复位骨折位置,同时骨膜玻璃,于骨折部位置入骨折固定器,然后将钢板放置到骨折骨面位置,同时加压处理骨折端,固定器锁牢;固定钢板时,于钢板双端钻小孔,同时钻透双侧皮质骨,对钢板孔的直径进行检测,对螺钉固定钢板进行选择。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疼痛程度及肢体功能,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反之表示疼痛较轻;肢体功能判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分值与肢体运动功能呈正相关;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肢体功能未见异常,骨折位置完全愈合,表示显效;肢体功能未见显著障碍,骨折越好状况良好,表示有效;四肢功能障碍显著,骨折愈合不完全,且伴有延迟愈合现象,表示无效。(有效+显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及肢体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上,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方法有很多,手术是主要方法,但是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存在差异[3]。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在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术后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而肢体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根据以上结果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其能够减小对骨折位置软组织的损伤,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关节功能康复速度,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简单等特点,进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以施压角度和自身韧性为依据,可促进固定效果的提高,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有助于二次损伤减小,加快骨折面骨芽组织生长速度。康复过程中,能够承受骨折面大量压力,减小恢复期间患肢受力负荷,以便骨折预后改善。但是实际应用期间,有些患者过于依赖钢板承受的压力,造成固定位点压力较大,如果固定螺头凹槽受到损伤,则会造成固定螺钉取下难度增加,钢板取出难度提高。所以,实际应用期间,需要以患者实际状况为依据,尽可能的减少螺钉应用量。

参考文献:

[1]李大伟.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0,v.6(8):192-193.

[2]李临聪.钢板螺钉内固定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v.20(10):113-114.

[3]李毓军.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9,No.497(1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