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久天长》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现状

2022-05-10 23:32高继周
科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电影

高继周

摘要:通过剖析公映电影《地久天长》,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现状和发展做出分析。

关键词: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电影;电影市场

在中国电影票房早已突破了600亿人民币,并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的今天,我们一方面欣喜地看到《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哪吒》等国产主旋律电影在市场上掀起的巨大波澜,另一方面却为那些称得上电影佳作,深刻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一再被挤到电影市场的边缘而感到惋惜。

现实主义是“以典型化艺术形象,真实地直观地展现具有时代性的人生内容与社会风貌”。3电影是一个舶来品,而现实主义电影,也是上世纪30年代以意大利一批电影人为代表发起的电影运动,二战结束后,社会生活各方面陷于崩溃,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出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展现现实社会生活为标志,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具体拍摄手法为采用自然光,运用简单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出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电影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出现了急剧的变化,从而激发了艺术家与时代相似的创作欲望。下面通过剖析公映的《地久天长》,可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现状和发展窥得一斑。

《地久天长》是一个非常中国式的故事,因为只有中国家庭以“孩子”为天。当孩子发生什么的时候,那就等于天塌下来了。耀军和丽云的星星溺水而亡,他们没出生的孩子“罚款”被计划生育了,他们的天自然是塌下来了,而这两个孩子夭折都和他的铁哥们英明家有关。星星是被英明的儿子浩浩推入的水中,“罚款”是被英明的老婆海燕强行计划生育的。这对耀军夫妻来说无疑是双重重击。传宗接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核,他们深受这种思想控制,加上养子叛逆出走,二人从此生无可恋,脸上再无笑容。彼此只是为对方而生。

电影的中大段的沉默、寂静仿佛是时间凝固了一样,表达出时间的流动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片尾,当耀军听到大洋彼岸的茉莉的孩子时,心情变得紧张但同时又很期待、激动,因为他突然间觉得自己要有孩子了,但是看到茉莉领出来的孩子是个混血,他的表情又变得放松和失望,因为那个孩子不是他的。

隐忍是《地久天长》的又一个标志性的符号。故事的讲述方式就带有这种特点,它不像一些独立影片的新锐导演,刻意强化戏剧的冲突,把一些热点元素做到极端,而是以一种隐忍、平静的方式让故事在时间的流淌中发展。耀军面对丽云腹中之胎被计划,也只是把愤怒的拳头重重的砸在了宣传标语上;海燕对自己和儿子让耀军无后终身懊悔,痛苦而死,可是她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接受还能做些什么呢?这种隐忍恰恰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当耀军接到养子回归的电话,生命瞬间被点亮,脸上出现的欣喜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浩浩的儿子的誕生,几代人将一个婴儿围在中心,可见,孩子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电影看似是一个大团圆,所有的纠结都得到了解决,所有人都有了依靠,但是电影透露出的信息似乎没那么简单,这种圆满更像是个悲剧。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不管他是为了谁,他的价值在哪里呢?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潮中,最普通的个体都是一片飘在洪潮中的叶子,只有随波逐流的命运。耀军和养子的矛盾并不是产生于血缘,更多是两代人思想观念上的鸿沟。星星出于被收养的自卑和青春期的叛逆,使得他们间的鸿沟难以愈合。最后的回归是时间的治愈和真情的呼唤。

这部电影因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赢得最佳男女主角两座银熊和最佳影片的金熊的提名,在上映前备受媒体关注,出品人于冬更是喊出保底6个亿的口号。但是最终却只有不到5000万的票房(猫眼数据)。看来这种代沟同样存在于电影和观众之间。影片大量的静默和平淡故事讲述方式使得片长达到三个小时,这是喜欢快节奏的年轻观众难以接受的,加上话题过于沉重,而且发生在他们不曾经历的过去,很难引起共鸣。当前,那些能让自己的作品上到院线的电影导演们,大都出生在六七十年代,四五十正是喜欢回忆、怀旧的的年龄,他们的思维已经严重脱离了中国电影的主要消费者——青年群体,而年轻导演们要么幼稚,要么激进,要么逐利,鲜有反映时代特征的佳作问世。电影现在还是被视为娱乐形式,而不是一种艺术,在这种背景下,加上那些动辄几亿十几亿几十亿的商业片的围剿下,一个亿的票房成了艺术片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而且,现实主义电影过度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也是青年观众所不喜欢的,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观众更愿意看到积极向上,给人动力,给人希望,能得到启示的真正反映现实社会的电影。主旋律电影《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电影大卖就是很好的例证。

影片的英文片名叫《So long,my son》,意思是再见,我的孩子,以此来表达耀军夫妇告别过去,告别失子之痛,重新开始生活。而它的字面意思却是,太长了。是的,影片太长了,观众睡着了。

现实主义的张扬,往往促成电影史上的创作与产业的高潮—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与商业票房的丰收,其实可以并行不悖4。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更愿意接受那些虚拟故事、虚拟人物,更愿意陶醉在金钱、权力、情感等感官刺激中。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电影还只能是部分人逃避现实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实主义电影题材太过单一,内容太过沉重,还没能真正做到与艺术完美相融。现实主义电影若能更多地以宣扬和传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优秀中华文化为己任,它的道路也许更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4).

[2]赵婷.《党的建设辞典》辞条党的建设 [EB/OL].(2009-10-30)

[3]安德·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4]桂青山:现实主义电影与当代中国【J】当代电影,2006,(5):100-103

猜你喜欢
中国电影
漫谈宁浩电影中幽默元素的运用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从互文性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国产奇幻电影的好莱坞元素分析
电影表演与女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