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10 02:24杨英杰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杨英杰

关键词:脓毒血症;影响因素;经皮肾镜碎石术;尿源性

【中图分类号】R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肾结石主要是指患者肾脏异常堆积了草酸钙等晶体物质,从而使其出现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与血尿等症状,对患者肾功能存在较大影响。目前临床多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以经皮肾镜碎石术较为多见,但术后仍存在发热、尿源性脓毒血症等感染并发症产生的风险,不仅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同时延长治疗时长[1-2]。其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其病死率极高,若未能够尽早干预,可能发展成脓毒血症性休克,严重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者死亡[3]。但目前临床关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因此若能够提前了解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尽早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产生[4-5]。本文对此展开调查,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的11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纳入标准[6]:(1)经CT等检查确诊;(2)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书。剔除标准:(1)具备凝血功能障碍、免疫能力低下、多囊肾、恶性肿瘤、先天性畸形或者严重并发症;(2)存在手术禁忌症。

1.2 方法

收集并整理患者的基础信息,分别进行尿源性脓毒血症检查,若具备以下两条即可诊断[7]:①体温>38℃或者≤36℃,呼吸超出20次/min,心率超出90次/min,白细胞计数<4.0×109/L或者>12.0×109/L,二氧化碳分压超出32mmHg。②具备菌血症或者疑似脓毒血症。③平均动脉压≤70mmHg持续1h,动脉血氧分压≤75mmHg或者氧合指数≤250,尿量不足<0.5ml/kg/h,血pH≤7.30或者剩余碱≥5mmol/L,血小板<100×109/L。④嗜睡、情绪烦躁、昏迷。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情况,将两组有差异项目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 18.0系统计算数据,其中x±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而百分比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经Logistic回归方程,以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为因变量,以患者一般资料为自变量,P=0.05为逐步筛选变量的标准。

2 结果

2.1 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情况

我院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者13例,发生率11.82%。

2.2所有实验对象的基础信息比较

两组年龄、结石大小、糖尿病、手术时长、手术过程中冲洗液的压力和流量、泌尿系感染存在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因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受到患者极大认可[8]。但随着该术式的不断推广,关于其术后感染等并发症较多的报道明显增加。其中以尿源性脓毒血症较多见,其病死率高达25-60%[9]。因此尽早掌握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可有效预防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发展。

本文结果中: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11.82%。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在年龄、结石大小、糖尿病、手术时长、手术过程中冲洗液的压力和流量、泌尿系感染上与未发生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以上因素均是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经分析发现,①年龄:年龄较大者,其自身抵抗能力较差,加上各器官功能明显衰退,因此极易出现感染扩散现象,最终增加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几率。②结石大小:若患者结石较大,其手术时长明显延长,加上反复性碎石可能加重患者肾脏、肾盂黏膜的伤害,因此更加容易引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产生。③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高血糖状态,此环境有助于细菌生长,加上患者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降低、代谢紊乱等现象,极易引起细菌感染,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伴有血管病变,直接影响组织对感染的反应能力,降低对抗感染的功能,从而增加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风险性。④手术时长:结石大小、反复性碎石是延长手术时间的主要因素,一旦患者手术时长延长后,其发热、感染的几率明显提升,进而增加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风险性。⑤手术过程中冲洗液的压力和流量:冲洗液的压力和流量过高可对患者产生一定危害,过高一方面可造成肾组织粘膜水肿,另一方面压力大于肾盂内压时,使细菌极易经过开放的粘膜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进而提升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10]。⑥泌尿系统感染:一旦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后,其术中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几率也明显升高。因此若能够了解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可尽早制定相关干预,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存在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几率,完全掌握其并发的影响因素,尽早给予针对性干预,预防尿源性脓毒血症产生。

参考文献:

[1]严文江,贾本忠.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8,8(36):123.

[2]王小兵.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3):3865-3866.

[3]行永利,张亚玲,杨楠等.经皮肾镜取石或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13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9):859-860.

[4]钟新泰,龙兆麟,吴世皓等.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7,37(4):542-546.

[5]周青,舒畅,朱云海等.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肾结石中的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3):427-429.

[6]邱来春,王金霞,王先技等.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6):896-899.

[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委员会.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4):194-197.

[8]陈科,黄保成,卢强等.血浆降钙素原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1):118-119,120.

[9]唐亚纯,符浩,郭涛等.血清IL-6联合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13):2198-2203.

[10]梁海,卢海庆,甘隆等.血清降钙素原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應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5):164-165.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