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素氮、血肌酐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2-05-10 02:24李佳颖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李佳颖

关键词: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胱抑素;肾功能损害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肾功能损害会极大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当前临床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肾功能损害。欲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临床需要加强相关指标的检测,从而为判断患者肾功能损害,提供较强的参考价值。当前在临床应用的检测方式较多,但是诸如肾小球滤过率等方式,操作复杂程度较高,检测价格较高,限制了临床使用[1]。而血清胱抑素C诊断方式不仅具备较高准确性,同时操作相对方便,因此具备更大的推广价值。本研究将以54例肾功能损害患者为研究样本,对血尿素氮、血肌酐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害程度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4例肾功能损害患者,定为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9:25,年龄均值(60.22±7.54)岁。依照肾功能损害程度差异,分成肾功能不全代偿组(19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18例)和肾功能衰竭组(17例)。另选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1:23,年龄均值(60.86±7.47)岁。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血尿素氮、血肌酐与血清胱抑素C检测,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清晨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采集量为5mL。用离心设备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血清,在低温环境下保存。血尿素氮水平应用酶偶联速率法检测,血肌酐应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对比各组检测结果[2]。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其他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更低,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更高(P<0.05),肾功能衰竭组各项指标数据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在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不仅和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比例上升有较大关联,同时也和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上述疾病均有一定概率导致肾功能损害,会极大威胁肾脏排毒功能,极大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3]。本研究讨论了血尿素氮、血肌酐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害程度诊断价值,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其他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更低,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更高(P<0.05),肾功能衰竭组各项指标数据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通过结果分析可得,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就越会提升各项指标的水平。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可以通过读取上述指标的数据,判断患者肾功能处于何种损伤程度。而且可以发现,肾功能衰竭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最低,其他各项指标最高,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和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相关,也说明肾小球滤过率和其他指标,在数据上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过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同样可以获悉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情况[4]。

综上所述,血尿素氮、血肌酐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诊断方式,具备较大临床推广应用價值。

参考文献:

[1]田华, 庞颖, 付晶,等.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XCL10,CXCL16水平与肝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22):5.

[2]余其贵, 谢军, 孙媛媛,等. CAVI联合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中临床意义[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 12(6):4.

[3]陆静尔, 杨迪, 单利珍.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胱抑素C,尿素氮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 31(4):4.

[4]张辉, 才让, 祁蕙燕,等.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