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05-10 05:08叶清清王小芳王梦丽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关键词:鼻内镜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

叶清清 王小芳 王梦丽

摘要:目的  针对实施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而言,分析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收治的鼻息肉患者,共计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数据分别为75.00%(30/40)、80.00%(32/40),观察组数据分别为97.50%(39/40)、97.50%(39/40),明显后者更高(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38.19±5.33 vs 49.64±6.86)分、SDS评分(40.54±5.35 vs 52.63±6.41)分、VAS评分(1.02±0.56 vs 3.01±0.77)分均显著更低(P<0.05);另外与对照组护理后SF-36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相比,观察组数据更高,分别为(82.09±5.11 vs 70.29±5.68)分、(81.47±7.04 vs 69.97±6.49)分、(82.25±6.08 vs 70.85±6.16)分、(83.12±5.97 vs 72.42±6.05)分、(83.37±5.16 vs 73.84±7.24)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为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且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1

在临床诊疗中,鼻息肉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疾病,其多发生于筛窦、中鼻甲、上颌窦等部位,可导致患者出现分泌物增多、呼吸及嗅觉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现阶段,临床多实施鼻内镜手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其可有效恢复患者的鼻腔功能,疗效较为理想[2]。但有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的过度担忧而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操作,甚至拒绝治疗,严重影响其康复进程[3]。因此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4]。对此,笔者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实施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实施研究与观察,旨在分析此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就诊并择期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有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8:22,均龄(49.01±4.06)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9:21,均龄(48.72±3.8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沟通,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为患者简单介绍医院环境,从而与患者之间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为之后的护理干预打下基础[5]。(2)保持病房内的环境整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消毒,避免环境脏差而引起患者心理不适,另外,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结合患者疾病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使得患者可以使用到喜欢吃的食物,从而保持心情愉悦[6]。(3)科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并针对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如由于对疾病的恐惧而产生抗拒治疗,可为患者讲解手术相关事项以及成功病例,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7]。另外,患者还需将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照顾者,从而提高其自护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其对手术治疗的认知,进而缓解负性情绪[8]。(4)患者术后疼痛是一件发生率较高的事件,且疼痛不仅使得患者身体不适,还可引起患者心理上的不适,因此针對此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应遵医嘱为患者实施镇痛处理,另外还可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放松心情[9]。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软件: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x±s),比较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n(%)],比较方法为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临床对于鼻息肉患者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以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10]。但由于此种治疗方式友创,因此部分患者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了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了正常治疗[1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较多的疾病护理中运用了心理护理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2]。心理护理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理念,其通过一定的护理手段使得患者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中,且不断增强患者的信任,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促进患者预后[13]。笔者将其运用至本研究中,其结果显示,在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数据75.00%(30/40)、80.00%(32/40)相比,观察组数据明显更高,分别为97.50%(39/40)、97.50%(39/4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19±5.33 vs 49.64±6.86)分、(40.54±5.35 vs 52.63±6.41)分、(1.02±0.56 vs 3.01±0.77)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方面,与对照组(70.29±5.68)分、(69.97±6.49)分、(70.85±6.16)分、(72.42±6.05)分、(73.84±7.24)分相比,观察组数据明显更高,分别为(82.09±5.11)分、(81.47±7.04)分、(82.25±6.08)分、(83.12±5.97)分、(83.37±5.16)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鼻息肉患者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期间,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峰,闫保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辅助鼻内镜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04):737-740.

[2]江燕.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躯体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5):97-100.

[3]岳红梅,王艳新.心理护理对改善鼻息肉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和术后疼痛的作用[J].中国醫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1):209-210.

[4]王秀娟.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1):100-103.

[5]董瑜,蒋莉莉.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197-198.

[6]杨小红,朱秀娥.术前术后心理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前后的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0):75-78.

[7]孙然然.心理护理对改善鼻息肉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和术后疼痛的积极价值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5):110-111.

[8]黄赛戊,蒙斯艳,李醒敏.分析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6):46.

[9]颛莉莉,冯闪闪.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鼻息肉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和术后疼痛的积极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4):577-579.

[10]刘春梅.鼻内镜下扁桃体及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的心理护理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20):101-103.

[11]巩甜甜.心理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情绪及手术耐受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88+90.

[12]戴春艳.分析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20):82-83.

[13]刘俐.心理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34(17):132-134.

猜你喜欢
鼻内镜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