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家鼻咽癌医案中热毒壅盛证验方组方比例数据挖掘研究

2022-05-10 05:24曹兴旺杨圣堃马国梁谢芝朗代成财罗江江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关键词:鼻咽癌数据挖掘中医药

曹兴旺 杨圣堃 马国梁 谢芝朗 代成财 罗江 江花

关键词:鼻咽癌;中医药;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R24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0--02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指原发于鼻咽粘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我国有世界上约80%的鼻咽癌患者,部分地区可高达(15~50)/10万[1],尤其是中国南方广东省鼻咽癌发病率较欧美等其他地区高25至30倍[2][3],因此被称之为“中国癌”,又称“广东癌”。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象[4]。严重危害了我国南部地区的人民健康。由于鼻咽癌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初诊即为晚期的达75%以上。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是鼻咽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调强放射治疗时代,局部晚期鼻咽癌5年局部控制率、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治疗效果已达瓶颈[5]。目前,鼻咽癌的中医药治疗呈现出学说冗杂,派别繁多的局面。因此,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鼻咽癌处方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日后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诊治思路。

一、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的 99个鼻咽癌处方主要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知网期刊、万方医学数据、维普医学期刊、谷歌学术等,处方时间为2011年至2021年治疗鼻咽癌的病例。西南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具体藏书为《恶性肿瘤良方大全》《恶性肿瘤验方大全》《名老中医肿瘤辨治枢要》《中医肿瘤治法与方剂》,从中选取治疗效果好、药物组成明确的鼻咽癌处方。

1.2 纳入标准

(1)药物组成明确,药名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6]和《中华本草》[7]中能查到。

(2)有明确的鼻咽癌主治证候以及临床应用范围,如证候为热毒壅盛、津亏阴伤等,临床应用范围的关键词如“失荣”、“鼻渊”、“真头痛”、“上石疽”、“控脑砂”等。

(3)没有在方书中记载的,但在医家医案中出现的治疗鼻咽癌有效的处方。

1.3 排除标准

(1)药物组成不明确,药名在《中药学》和《中华本草》中均查不到者。

(2)治疗鼻咽癌的处方适应症过于广泛的,如“流涕”只是诸多症状里的一个,此类医案排除。

1.4 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对中药名称的规范化处理均参照《 中药学》、《中华本草》名称统一规范,将规范化后的处方录入WPS Excel表格,以“编号、全方、药名、功效、XX类药物功效占本方比例、来源等”为录入格式建立数据库,由两个人分工完成数据的录入与整理工作,一人进行方剂的筛选整理,另一人将整理好的数据录入。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中医治疗热毒壅盛证型鼻咽癌的处方中覆盖频次最高的药物功效类别(取前七)、功效类别在各方中的比例(以清热药功效药物为1,作为被除数,其余各类功效分别与之相比得出该类功效本方占比)、比例的集中分布情况以及各中药的频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结果及结论

共获得治疗鼻咽癌的中药处方共99首,其中热毒壅盛证型处方39首,痰浊内蕴证型处方22首,气血亏虚证型处方8首,气滞血瘀证型处方13首,脾胃虚弱证型处方11首,津亏阴伤证型6首。其中代表方剂如菊楼汤:全方由重楼、贝母、山豆根、桑叶、辛夷、僵蚕,钩藤、菊花、生地黄、丹参、夏枯草、仙鹤草、杏仁共计13味中药构成。其中,清热药用重楼,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菊花,夏枯草清泻肝火,软坚散结,取生地清热生津以防伤正;配伍桑叶、杏仁取“桑菊饮”之意清热解表,更添辛夷宣肺通窍;用丹参、仙鹤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以消血热出血致瘀之患;用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以防痰热蕴结于胸中;最后用僵蚕、钩藤平肝潜阳,息风解痉,以治热入营血而出现高热神昏等症。全方清热解毒,凉血通窍,适用于鼻咽癌尚未伤及正气(营阴)、热毒壅盛证型早期。

以热毒壅盛为统计对象得出常用药物功效配比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1:0.38(±0.16):0.28(±0.18):0.16(±0.09):0.12(±0.04):0.12(0.04):0.11(±0.03)。临床上鼻咽癌的主要病机为气血凝滞,痰浊结聚,火毒困结,以致脉络受阻,积聚而成肿块,根本病机为正气虚衰,治疗鼻咽癌常用的处方组合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通过对得到的功效配比进行以药测方,以方测证可以得出,在临床上治疗不同证型鼻咽癌的原则总体当以攻补兼施为原则,不同证型又各有侧重。

三、讨论

鼻咽癌西医认为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和EB病毒的感染[8]。治疗上则主要是以放射治疗为主,虽然针对鼻咽癌早期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临床上更为常见的晚期患者,西医治疗的预后较差。中医学中没有鼻咽癌的名称,其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曰:“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如明代《外科正宗》[9]曰:“失荣症失于耳前及项间,初如痰核,久则坚硬,渐大如石,破后无脓,惟流血水,坚硬仍作,肿痛异常,乃百死一生之症。”清代《医宗金鉴》[10]曰:“(上石疽)生于颈项两旁,形如桃李,皮色如常,坚硬如石,脊痛不热。在治疗上,郭勇[11]教授认为应以清热养阴生津为主,常用金银花、大青叶、连翘等入药。王晞星教授认为[12]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密切,病毒感染一派“风热”之像;放疗后患者出现“火热”的表现;疾病发于少阳胆经,这些证据表明,鼻咽癌放疗后的表现为“少阳证+热毒证”可选即可和解少阳又可清解热邪的小柴胡汤。

(一)注重治病求本——抓住重点,直达病所

以热毒壅盛型为例,其基本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或涕中带血,头痛,发热,心烦失眠,咽干口苦,耳鸣耳聋,小便短赤,大便干结,鼻咽粘膜充血,甚至溃疡。其基本病机是热毒时邪困聚机体,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即是以攻为主。而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的功效,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故在该证型中使用甚多占比最高,全覆盖所有处方,其代表药物有百花蛇舌草,山豆根,芦根等,共同发挥清解时邪热毒、利咽消肿、抗癌止痛的作用。

(二)重视顾护正气——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癌病病程长久,热毒之邪势猛尤易耗气伤阴,加之清热药性味苦寒长期服用也易伤正。而癌病的治疗需要充足正气,故该证型中补虚药功效也占相当比例(0.38±0.16)。其代表药物为人参,麦冬等,人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气阴两伤,麦冬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津液损耗,总的来说取生脉散益气养阴生津之意。清热药为主,主辅以补虚药,清热解毒而不伤正,能够固护正气,扶助正气以对抗病邪,利于鼻咽癌这类长病程疾病的治疗。

(三)审证求因,对症治疗

若鼻咽癌兼有表证的患者,则当解表祛邪。热毒壅盛型鼻咽癌的基本病因为感受时邪热毒,常见表证,故解表药的用药比例也相对较大,占比0.28±0.18,根据表证严重程度而加减。但该证患者表证多为外感热邪,常有发热重,恶寒轻,咽痛,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表现。所以辛温性质解表药用量少,而多为辛凉性质的解表药。其代表药物为薄荷,菊花等发挥清热解表,消肿散毒的功效。若热邪深入心营,壅滞与心包,热极动风等情况,则有高热,神昏,抽搐等表现,故选用平肝熄风药,故该证也偶有用到全蝎,牡蛎等药,故占比稍低为0.12±0.04。同时,温热邪气自口鼻而入极易与体内湿气从而痰饮阻肺、肺失宣降的痰多咳嗽气喘的症状,故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常用于热毒壅盛于肺,证见咳喘严重的患者,其主要代表药物为浙贝母,占比为0.11(±0.03)。

(四)注重痰瘀互结,巧用活血化瘀药增强疗效

癌症患者后期久病气虚,气虚则血瘀,与痰浊等病理因素集聚体内,故晚期癌症病人常出现淤伤,紫斑,疼痛等表现。鼻咽癌中活血化瘀药也常有使用。代表药物有川芎,牛膝,丹参等,此类药物养血活血,无破血伤正之忧,能祛瘀而不伤正,占比为0.16(±0.09)。

(五)重视湿邪为患,善用利水渗湿之品

利水渗湿药的运用常与患者体质以及居住环境相关。痰湿体质的人感受热毒患鼻咽癌,热邪易与体内濕气相合,蒸腾上蒙清窍,缠绵难愈,表现出鼻塞,流浊同样湿热地区的患者在感受热邪同也易于遭受湿邪,出现湿于热合的情况。治疗当先分离湿热,再用清热药清除热邪。正如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所说的那样:“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博,势必孤矣。”据统计利水渗湿药的常用比例为0.12±0.04,常用的药物为薏苡仁,为之后清热解毒祛除热邪留足余地。

四、结语

可见,鼻咽癌的治疗纷繁复杂,治法治则多种多样。各类药物的配比选用应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和兼具的其他症状而定,如《灵枢·五变》中所说:“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对鼻咽癌热毒壅盛证型的临床处方分析,可以看出在祛邪独重解“热”、“毒”“瘀”“湿”之混杂局面,养正则重益气养阴,留人治病。这有助于鼻咽癌治疗经验的传承,同时也能够为在学说冗杂的环境下建立较为系统的治疗体系提供帮助,进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梁锌,杨剑,高婷,等.中国鼻咽癌流行概况[J].中国肿瘤, 2016,25(11): 835-840.LIANG X , YANG J , GAO T, et al.Nasopharynx cancer epidemiolgy in China[J].China Cancer, 2016, 25(11):835-840.

[2]Jackson C.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nasopharynx : atable of cas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01,31:371-377

[3]Wei WI, Sham J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Lancet,2005,365(9476):2041-2054

[4]Yu M C, Yuan J M Epidemiolog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5]杨保庆.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现状及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02):337-341.

[6]钟赣生. 中药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7]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8]李桂源,刘华英,周鸣,周后德,李小玲.鼻咽癌癌变的分子机理[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10):922-931.

[9]陈实功. 外科正宗[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10]吴谦. 御纂医宗金鉴[M].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11]林芝娴,陈江锋,周丽琴,郭勇.郭勇治疗肿瘤常用药物组合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8,50(10):247-250.

[12]朱潇雨,李志辉.王晞星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鼻咽癌放疗后不良反应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07):918-920+937.

课题基金:西南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金(2021512)

作者简介:

曹兴旺:(1998-),四川南充人,汉族,本科;

杨圣堃:(2000-),四川南充人,汉族,本科;

马国梁:(2000-)四川泸州人,汉族,本科;

谢芝朗:(1999-)四川绵阳人,汉族,本科;

代成财:(2001-)四川成都人,汉族,本科;

罗江:(2000-)四川巴中人,汉族,本科。

通讯作者:江花,女,硕士、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川南玄府学派医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

猜你喜欢
鼻咽癌数据挖掘中医药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鼻咽癌高发,该如何预防
警惕:这些症状不引起重视,小心鼻咽癌找上身!
引发鼻咽癌的四种因素,小心鼻咽癌侵袭!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数据挖掘综述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