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科护理中沟通技巧与策略

2022-05-10 17:55朱红静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关键词:护患儿科医护人员

朱红静

摘要: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重要性,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关键词:谈儿科护理中沟通技巧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儿科作为医疗机构中医患纠纷高发科室,因儿科接收患者年龄较小,患儿环境适应能力差,受原发疾病及陌生环境的影响,于就诊期间易出现哭闹情况,加之患儿家属影响,受家属认知行为、溝通能力等多方面影响,护患沟通过程中,易出现沟通不畅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专业性的认可,是导致儿科护患纠纷、投诉率高的主要因素,加强儿科护患沟通尤为重要。护患沟通技巧是通过特殊话术、规范护理人员行为,树立服务理念,争取患儿及家属配合,提高护理依从性,有助于儿科诊疗工作的开展,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儿科护理改革发展探讨热点课题[1]。本研究特针对儿科护理中沟通技巧开展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如下阐述。

1儿科护患关系紧张相关因素分析

1.1患儿因素

因儿科接收患者年龄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护理过程中身心护理依赖性较大,极易因疾病因素、陌生环境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出现哭闹等情况,护理配合度较低,因哭闹导致儿科就诊环境吵杂;加之患儿年龄较小,表达能力欠佳,在疾病问询过程中,患儿无法依据自身状况,准确进行沟通,导致医护人员无法主观掌握患儿机体状况;患儿质控能力较差,在诊疗过程中,因患儿活动极易导致非计划性脱管等情况发生。同时,因儿童年龄小,机体处于发育阶段,血管较细,护理过程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极易因护理人员多次皮下穿刺不到位,导致患儿哭闹、家属不满,增加护患纠纷发生几率[2]。因儿科涉及病理类别较多,病情进展较快,在小儿护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小儿病情,建立良好护患沟通尤为重要;通过形成良性反馈机制,有效明确小儿机体状况,及时检出合并症,开展针对性治疗对策,挽救患儿生命安全。

1.2有限的医疗资源

随着近年儿科医疗纠纷频发,儿科护理工作强度较大,儿科护理人员紧缺;加之近年多媒体对儿科医疗纠纷大肆报道,儿科医护人员转行情况增多,儿科医护人员就诊率较低,导致医疗资源紧缺。同时,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开放,新生儿口增多,人们受教育水平增加,儿科就诊需求提高,现阶段处于儿科医疗需求增大与医疗资源不对等。

1.3患儿家属因素

患儿就诊过程中,因家属担忧患儿病情,挂号就诊期间,易出现不同程度焦虑、紧张情绪,受家属教育水平影响,在诊疗过程中,因医疗知识匮乏,面对专业医学指导,护理配合度较低,极易出现医疗纠纷,对医护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若医护人员在沟通过程中,未重视家属心理状况对诊疗过程的影响,会出现家属负面情绪,导致不可避免的医疗纠纷。

2护患沟通策略

2.1培养优秀护理人员

合理调配有限的医疗资源,针对现有儿科医疗资源,采用弹性排班方式,在儿科就诊高峰期,增加护理人手,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选取经验丰富、资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组内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教育,明确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现状、医患沟通技巧等,以提高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可采用情景模拟等方式,了解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针对在职护理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培养,明确自身服务角色,树立新型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医德树养,为优质护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3];组织儿科护理人员参与院内、院外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儿科护理技能,包括儿童血管穿刺等,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了解儿科护理改革现状,明确儿科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开展。

2.2加强患儿家属沟通

重视患儿家属因素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地位,于疾病治疗过程中,加强患儿家属心理教育,察言观色,了解患儿家属就诊过程中有无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针对小儿疾病基础知识对患者家属进行讲解,采用通俗易懂语言,询问患儿家属有无疑惑问题,给予专业性解答,提高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专业性的认可,告知小儿护理工作流程,确保患儿家属了解诊疗工作,提高患儿家属护理配合度;指导患儿家属如何正确安抚患儿情绪,作为患儿监护人,给予患儿肢体、语言的鼓励,禁止借用医护人员恐吓患儿,以免导致患儿哭闹等,可采用零食、玩具等安抚患儿,提高患儿护理配合度[4]。

2.3加强患儿情感沟通

小儿身心发育尚不健全,受陌生环境影响,易导致应激反应发生,在患儿出现哭闹时,护理人员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例如沟通、动画片、零食、玩具等,转移患儿注意力,减少患儿哭闹情况,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减少抵触情绪,要求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察言观色了解儿童行为习惯,多与儿童进行沟通,采用语言鼓励等方式,态度温和,缓解儿童心理焦虑、恐惧等情绪;要求护理人员专业操作能力强,快速精准,以减少医疗操作导致患儿机体二次创伤,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眼神、肢体鼓励,可有效提高患儿护理配合度[5]。

3小结及展望

儿科护理工作开展影响因素较多,为避免医疗纠纷情况发生,明确儿科医疗纠纷发生因素,与医护人员因素、患儿因素、患儿家属因素具有密切关联。为提高儿科护理开展质量,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明确护患沟通技巧、重要性,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为儿科护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借助互换协作,提高患儿家属配合度,有效降低科室投诉率及医疗纠纷;指导患儿家属正确安抚患儿情绪,减少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患儿沟通,借助肢体语言方式鼓励患儿勇敢,减少患儿哭闹情况,有助于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专业性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计福珍.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J].心理医生,2018,24(11):238-239.

[2]陆善文.儿科护理中护患关系改善策略探究[J].心理医生,2017,23(21):273-274.

[3]刘平南.影响儿科护患沟通不良的因素有哪些?[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7):180.

[4]赵娟莉,周巧玲.护理沟通技巧在儿科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科学养生,2021,24(5):86.

[5]陈林.儿科护理中沟通技巧对于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5):377-378.

猜你喜欢
护患儿科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浅谈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