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乳腺癌术后胸壁慢性伤口患者紫云膏换药的护理

2022-05-10 17:55郑静云潘春玲李丹丹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关键词:护理

郑静云 潘春玲 李丹丹

摘要:胸壁慢性伤口是一种由各种内外源性因素导致的肉芽伤口难以愈合的现象。临床实践表明,通过动态评估伤口及影响因素,采用紫云膏进行创面局部换药,结合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等手段可取得良好疗效,对相关病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胸壁慢性伤口;紫云膏;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胸壁慢性伤口是由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伤口皮下组织、肌肉、血管等变少,伤口张力增大及局部缺血等,常导致肉芽伤口难以愈合的现象。本文介绍我院于2017-05-31接诊一例乳腺癌术后胸壁慢性伤口的患者,在我院伤口护理门诊会诊及指导下进行动态评估,于2017-06-28,结合伤口湿性愈合理论,采用紫云膏局部换药护理。对局部伤口进行感染控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爬行[1]。取得良好效果,伤口于2017-07-28全面愈合。现将这例胸壁慢性伤口进行护理分析及经验交流,目的在于提高紫云膏在慢性伤口应用中护理效果的认知,同时提高护士对胸壁慢性伤口的护理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入院资料:患者,女,61岁,右乳腺癌术后17年,发现胸壁肿块于2017-05-31再次入院。患者入院查血常规、生化项目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正常。于2017-06-01行右胸壁病灶活检术,检查结果显示未见癌。其余各项检查显示病情稳定。无糖尿病病史。

1.2 临床表现:患者右胸壁肿块疤痕处约3.5×3cm肿块,表面少许破溃,陈旧性伤口,反复呈现结痂-破裂-肉芽-结痂持续状态。医生一周三次予苯扎溴铵、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喷洒换药,伤口分泌物减少,但破溃范围未见明显缩小。患者换药期间体温正常。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全身评估

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如伤口是否有坏死组织、感染、血供不足等问题。若患者伤口存在时间较长,且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合并,在开展治疗期间,极易有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

2.1.2伤口评估

(1)首诊时患者右胸壁肿块疤痕处约3.5×3cm肿块,表面破溃呈2.4×1.5cm,无潜行或窦道。伤口湿润,少许淡黄色液体渗出,基底不平坦。伤口边缘完整,为黑色表皮组织。伤口周围皮肤泛红,轻微肿胀,无伤口疼痛。破溃处2年没有愈合,反复呈现结痂-破裂-肉芽-结痂状态。

(2)换药10天后,伤口大小2.2×1.2cm,基底平坦湿润,部分红色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淡黄色渗液减少。伤口边缘黑色表皮组织颜色变浅,周围皮肤无发红及肿胀。

(3)换药20天后,伤口大小1.0×0.8cm,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干燥无渗液,创面基本愈合。于换药40天后伤口全面愈合。

2.2 伤口护理

2.2.1 全身处理治疗措施

(1)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饮食,在一般饮食基础上增加谷物、牛奶、蛋类及瘦肉类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利于伤口愈合。

(2)局部按摩:指导患者以示指及中指、环指指腹并排按压伤口周边皮肤,适当稍微用力,以舒适为度,促进上皮爬行,加强局部皮肤柔韧度,减轻伤口局部张力。

2.3伤口局部换药:可结合伤口特点,对适宜的清洗液及清洗方法进行选择,若为感染性伤口,需取碘伏运用。本次研究取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溃疡面,去除溃疡面残留异物,分泌物,清洗后用方纱抹干创面。

(1)紫云膏的使用:在溃疡面均匀涂上紫云膏约0.1cm厚度,然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润湿纱布(润湿而不滴水),覆盖其上。与伤口不粘连,换药时易于揭去,避免造成愈合伤口的撕裂。

(2)每天更换敷料一次。

2.3心理护理

每项操作在实施前,需就目的、流程向患者做详细告知,以提高其配合度。提高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力度,即重视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进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如换药期间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虑,向患者充分说明好转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并强调良好依从性对治疗的作用。了解患者需求,针对性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相关成功病例,及时反馈伤口好转情况,增强患者的信心。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由于术后带来的创伤特点,导致慢性伤口迁延不愈,反复撕裂愈合,形成陈旧性溃疡组织。近年来,受抗生素滥用的影响,造成多数病菌自身耐药性程度不等升高,进而增大了对感染性伤口控制的难度,其中又以金色葡萄球菌多见,在应对时,若未制定有效措施及时展开处理,可造成病菌大量在伤口处繁殖,进而增加全身性表現风险。

在针对慢性伤口展开治疗时,护理干预为较关键的环节,本次研究也针对患者伤口开展了全面的护理,包括护理评估、营养支持、局部按摩、心理护理等,经评估,可对风险防范措施制定,进而使护理有效性显著增加[2-3]。此外,因慢性伤口愈合困难,除需动态评估,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依据规范将清创、清洗及换药操作完成,以及进行生理、心理护理外,同时,还需对有效的制剂进行选择,以进一步推进康复进程。

本次通过对1例病例进行分析及收集,该病例病程长,经过长期常规伤口换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在采用紫云膏结合湿性敷料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后,作用突出,伤口全面愈合。分析原因,因多数慢性伤口通常不具正常愈合的条件,需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并与护理干预工作配合,以发挥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本次所用药膏成分中,当归具有活血功效,紫草具有消炎,凡士林具有润肤等等,紫云膏汇聚多种中草药成分,作为外用制剂,具有消肿祛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加速创口愈合的功效等功效。经现代医学证实具有较强的抑菌力,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敏感。换药过程中紫云膏相比传统消毒方法能够有效减轻对伤口的刺激,简便而有效。实践表明,针对慢性伤口愈合,紫云膏是一种理想的外用药物制剂。

参考文献:

[1]彭怡婷. 湿润伤口理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08):127-130.

[2]魏桦. 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管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J]. 青海医药杂志,2021,51(01):20-22.

[3]许晴,吴侠.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对风险管理的作用分析[J]. 名医,2021(12):141-142.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