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战略视角下高职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22-05-10 18:56秦艳强杨尚玉张建洲李娜董蕾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秦艳强 杨尚玉 张建洲 李娜 董蕾

摘要:在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高职医学教育的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教育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并且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也逐渐完备。高职院校在开展医学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地探索的新的教学模式,完善高职医学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多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往往会忽略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是与理论知识相对而言的一种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实践课程中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因此,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双创战略视角下,高职医学实践教学要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在课上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关键词:双创战略视角;高职医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要落实到实处。现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核心就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中尤其紧缺实践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医学教师在开设课堂教学时,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双创的教学目标,着力于培养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采用实践教学模式,并着力于完备实践教学的体系,革新教育教学林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参与到医学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双创战略的意义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类的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能为我国医学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的医学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更关注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样能让人才更好地顺应社会的要求,在医学领域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推动社会产业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在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双创战略,以双创战略作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医学类培养人才的核心,将各个流程、各个环节不断优化,让医学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推进,让各个教育环节之间平稳过渡,达到对学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用更好的面貌投身于我国的医学事业建设,这样能不断强化社会人才的综合素质,助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二)為人才注入活力

将双创战略融入高职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中,能为这项工作注入全新的活力。让高职医学类院校的工作培养更加具有条理性和层次感,全面提高工作成效。借助细致的规划和设计,为高质量完成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围绕着高职医学类教育融入双创战略,双创战略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就业后能够高效投入到工作岗位,在高职医学类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双创战略。这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教育举措,对人才培养模式能达到革新的作用,来保障人才培养始终保持着活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中,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各阶段对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创战略融入高职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立足点

为了将双创教育更好地融入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首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双创战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摒弃传统以就业率为核心的人才导向,创新工作模式,开辟全新的人才培养,为我国医学领域高水平发展输送优秀的人才。其次要强化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是高职医学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综合对吴亮的高下也决定了这项工作成效,如果教师力量综合性较强,就能高质量的完成相关的工作,在双创战略指导下,来帮助医学类院校培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高职医学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职医学教育多是三年制的教育为主,医学专业的实践课程模式也比较固定,在传统的教学时间模式中,通常是以“实验-见习-实习”为主,不断丰富着高职医学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虽然能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同其他的职业教育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传统的教学实践理论与当今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契合,呈现封闭性、依附性的特点,并且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条式的特点显著,以至于在课堂中过于重视对教学模式的传承而忽略了对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会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会忽略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使得高职医学课程的体系不够健全。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不够清晰,并且在教学实践条件、实际场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对高职医学生的培养出现漏洞,学生的创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能力比较弱,甚至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背离。在此基础上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并不吻合,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就业,还会影响高职医学实践课程的发展的革新。

另外,高职医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并且也缺乏改革的动力,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固定,且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使得实践教学与时代的发展脱节,整个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长久未得到革新,再加上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以及就业的问题,使得高职医学实践课程利于表面,实践教学的质量的无法得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1]。

四、双创战略视角下高职医学实践教学策略

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高职医学类教学的实际,能发现存在学生们实践操作能力有限,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融合,同时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遏制,无法帮助实践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发展,加上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这样就导致学生们的医学实践教学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此需要结合双创战略视角,提出相关的实践教学途径。

(一)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高职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质上就是课程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设定的培养要求以及预期的目标,再结合专业的实践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专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并将其分解成不同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推动实践课程的发展。而目标体系是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对教育教学工作作出的规划,如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医学实践课程的选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等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目标体系是开设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指引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对教育教学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双创战略背景下,高职医学实践教学开展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合理和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实践教学[2]。

(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得到了发展和进步,丰富了高等医学教学课程的内容,革新了临床医学实践的目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制定了新的模式。同时,也革新了教学体系,采用与学生发展相契合的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而实践课程的是医学课程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学习过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创业型的人才。而于1988年发表的《爱丁堡宣言》中对于学教育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在双创战略视角下,高职医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应当紧紧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医学实践课程的内容.

首先,高职医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将医学教学的形式从生物医学朝着生物心理医学的转变,直至生物社会医学的形式的转变;其次,在执业医师法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过程中,以及相关医疗发挥的逐渐完善,再加上当今患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使得医学生不能直接对患者进行实践操作,减少了医学生的实践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医学实践的工作无法顺利推行。最后,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需要创新实践型的人才,而医生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相关的医务科研人员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实践,寻找解决医学难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升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另外,高职医学的实践课程范围比较广泛,分为外科学、儿科学等等,每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需要专业的医学教授来向学生讲授实践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创设良好的条件,而专业的医学教授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着精湛的操作,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高职医学生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三)创设实践教学平台

高职院校在开设实践课程之前,要先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論知识。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医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的优势,借助其实时性的特点一举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其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为学生创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平台,比如网易公开课、超星学习通等等,在丰富的网络将资源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内容,并且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相结,将其融入到教学当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医学实践平台。目前阶段,我国的医学院校在设计课程过程中,往往会融入数学课程的学习,如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在医学的领域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愈加广泛,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将数学严谨的特点运用到医学实践过程中,如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模型的建立中,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针对病因进行分析,并寻找科学的治疗模式。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实践教学也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重要途径,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地推动作用,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应当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素养,所以高职医学教师应当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创设综合实践的平台,如建设实验项目库、综合实践教学信息,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明确实践教学保障

高职医学课程开设的目标在于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人才专业素养的高低与高职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决定着高职医学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因此,近些年来对高职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重视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高职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教育部和相关的卫生部门对高职医学课程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管体制,对其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督促作用。教育部和卫生部门建立了三维的监管体系,对高职医学实践课程的质量进行监督,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完善实践课程的体系,采取评价与措施相结合的模式,定性和定量密切相关的体系,对高职医学课的开展全方位的检测活动,完善课程的保障体系。其次,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要有既定的思想作为指导,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的检测机构,如行政机构、教务处以及教学督导,对高职医学课程的开展起到督促作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着高职医学实践课程的革新[4]。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今后的步入社会的就业率。在双创战略视角下,教师在开展医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高职医学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医学教学实践的内容以及平台,然后通过保障体系来推动课程的切实落实,促进高职医学实践课程的革新。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完善医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为高职医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发展的平台,为高职医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彬.医学高职院校解剖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视界,2021(31):156-157.

[2]常丽.基于医学教育改革现状探讨高职临床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J].大学,2021(39):140-142.

[3]温亮,梁超,邵红英,付华,田莉,杨晓瑜.校院合作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21(06):53-54

[4]白雪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改革[J].学园,2020,13(35):44-45.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编号:Wjlx2020500)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