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2-05-10 08:33沈王仙子
江苏商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扬子江城市群江苏省

沈王仙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一、江苏省发展新形势

进入商业4.0时代,各城市更重视 “协同” 发展,随之步入群时代、圈时期,江苏省的发展形成了以南京都市圈为增长极,苏锡常通(扬子江城市群)与徐连淮(淮海经济区城市群)为 “两翼” 的城市布局。城市间各自发挥特色,积极推动协调合作,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势态。以扬子江城市群为例,自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意见》中明确表示以南京为龙头,苏南、苏中等8个沿江城市为龙珠,形成 “1+X+8” 的规划体系后,扬子江城市群越来越受关注,截至2020年底,该区域人口近5000万,经济规模达到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5万元,整体经济占江苏省近80%。该区域中,南京、镇江、扬州三个地级市又进行 “合体” 发展,自《宁镇扬同城发展规划》出台后,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截至2020年底三市经济规模达2.5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4.6万元,城镇化率增长到75%,基本形成宁镇扬一体化格局。

无论是都市圈还是城市群都明确了从基础设施、区域旅游、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先行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凝聚发展,深化合作,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江苏省奠定了充实的基础。这给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带来了提供社会服务的机会。高职院校扎根地方,是地方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来源,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服务社会的同时更能突出自身发展的需求并获得地方肯定。

二、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

(一)江苏省高职院校发展概况

一直以来,江苏作为经济强省也是教育大省,截至2021年6月教育厅公布拥有招生资质的高职院校共有89所(原本90所,有1所院校停招),分布在江苏省13个城市,南京18所、苏州17所、无锡10所、常州7所、南通6所、扬州5所、镇江4所、泰州2所、徐州6所、连云港3所、淮安5所、盐城4所、宿迁2所)。其中扬子江城市群所含高职院校69所,比例达77.6%,其他城市占比22.4%。江苏省高职院校中理工类54所、财经类7所、综合类11所、农业5所、师范5所、医药4所、艺术3所,院校类型以理工类院校为主,其他类院校分布较均匀,专业齐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全国双高计划高职院校20所,立项建设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22所,这些院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提升,一方面得益于高职院校重视衔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高职院校重视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重视社会人员职业培训等服务,积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互动。

(二)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

目前,江苏省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以培养人才为依托,有偿或无偿地向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类服务。例如,全国高职院校《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显示,科研社会服务总经费前100名院校中江苏省有10所。其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最高(全国排名第4)总经费9741万元,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66,总经费1738万元,这些数据显示江苏本省科研社会服务总经费前10的高职院校均超过1500万元。另外,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关于公布2020年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高职院校和专业名单的通知》中共确定参与招生院校81所、招生专业点342个,11580个招生名额,每年为社会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过万人。

三、构建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体系

(一)构建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实际情况,依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构建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1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

1.一级指标 “服务政府” (α):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X1)、相关部门输送人才(X2)这2个二级指标。高职院校管理者及教师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为政府提供地方经济政策的咨询建议,政府有些部门也会经常向高职院校借调有能力的人员定期内进行协调或指导工作。

2.一级指标 “服务企业” (β):包括横向科研服务(X3)、纵向科研服务(X4)、技术交易服务(X5)这3个二级指标。高职院校可以与各类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服务咨询、提供设备等合作,也可将研究成果与企业交易进行转化。另外,高职院校可通过承接各类课题、项目来深入研究专业知识。

3.一级指标 “服务社会” (γ):包括社会培训服务(X6)、公益项目服务(X7)、乡村振兴服务(X8)、文化传播服务(X9)这4个二级指标。高职院校教学了解市场需求,可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文化思想对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同时助力公益项目,积极将农业知识、经济管理方法传授给有需要的农民,致力于乡村振兴。

(二)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测评分析及结果

为了让评价指标体系更精准,对江苏省13个市采用德尔菲打分法,选择政府官员、高校领导、企业管理层、社区负责人等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并再次修正问卷,经过四轮调查、统计和分析,发现问卷结果趋于一致:一是从总体来看,从采纳意见次数、参与人数、科技到账经费等方面综合衡量江苏省高职院校 “服务社会” 影响力高于 “服务企业” , “服务政府” 相对较低。二是从分指标来看, “服务政府” 调查结果中扬子江城市群与苏北五市的高职院校对提供决策建议和政府借调人才的数量都不是太多,其中扬子江城市群因所含院校较多,为政府提供服务的机会多些。 “服务企业” 调查结果中,横向课题经费、纵向课题经费、技术交易金额因扬子江城市群中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贡献远超苏北五市的高职院校。 “服务社会” 的调查结果中,扬子江城市群中因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艺术类、农业类为主的院校数量比苏北五市多,更能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播、民间技艺、社区培训、乡村振兴等服务中。

四、江苏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创机会:明确政府引领服务导向

江苏省高职院校对服务政府工作未能有显著发展,一是因江苏省拥有77所本科院校,这些高校中很大部分在全国享有盛名,政府部门在咨询经济政策决策中更多的会倾向邀请这些院校中的知名专家及学者。二是江苏省高职院校相关管理人员及教师对参与服务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及意识不够。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多给高职院校教师创造服务机会,采取增加高职院校干部借调人数,提高政府采购专家高职院校教师比例、加大高职院校参与政府部门纵向课题的经费等措施。

(二)建平台:提供高职院校服务途径

有一批理工类、综合类高职院校具备技术研发能力,拥有大量专业技术及专利。目前江苏省科技厅及各个城市的科技局平台为高职院校提供技术转化及合作机会,高职院校也通过社会关系寻找有需要的企业进行项目研发。因此,建立综合型产学研供需平台对江苏省来说很有必要,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为高职院校拓宽社会服务途径。

(三)促交流:推动教师分享服务内容

江苏省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专业能力强、与企业合作紧密的教师在横向课题、纵向课题、技术转让等研究方面有明显优势,可通过 “名师讲堂” “服务论坛” “专家在线” 等活动进行经验分享,以互动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提供社会服务能力。

(四)显特色:打造专业 “文化传承” 服务亮点

随着十四五开年之际,江苏省提出 “强富美高” 作为奋斗目标,实现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的新要求,强化江苏特色和江苏探索。同时,江苏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高职院校在进行社会服务时,应发挥艺术类、理工类院校相关专业教师指导及学生示范的作用,传播及发扬诸如扬州剪纸、扬州玉雕、宜兴紫砂、江都漆画、苏州刺绣、苏州和无锡泥塑、南通印染等技艺,运用财经类院校商贸专业涉及的企业管理方法及商务业务模式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凸显江苏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传承服务。

猜你喜欢
扬子江城市群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本刊启事
扬子江药业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