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2022-05-13 00:22陈易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晚期肺癌心理护理干预抑郁

陈易萍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确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中,择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行化疗干预的50例进行研究,遵循盲选法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参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以院内自制量表来进行评估,且采取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评估量表,来对其护理体验进行评价。且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进行统计,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①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状况上比较,组间和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②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心理护理来辅助晚期肺癌实施化疗的患者,能够有效地缓解其负面情绪,使之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加强,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可能,保证其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晚期肺癌;化疗干预;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4-0106-04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状况下,人们生产与生活的环境却相对变差,这就使得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可能性提高。肺癌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多是因肺部良性肿瘤发生后没有及时治疗,从而发展而来。在肺癌发生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功能异常,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安全。且在早期,肺癌患者以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为主,这就使得其很容易忽略,将其与一般的感冒或者咳嗽疾病混淆,治疗时机延误[1]。多数患者在确诊为肺癌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通常,中期的肺癌患者可通过手术和用药来进行控制。但晚期肺癌患者基本上只能通过化疗来进行癌细胞消除,以延长其生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在实践中,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化疗干预时,很容易使之发生并发症,且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在这种状况下,临床认为必须要加强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力度。但常规护理方案侧重于患者生理状态的调整,护理效果较差。我院在此基础上,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为例,就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比较。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中,择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行化疗干预的50例进行研究,遵循盲选法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参照组中,男性:女性=15:10,年龄区间45~76岁,平均年龄(58.21±3.45)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14: 11,年龄区间44~75岁,平均年龄(58.44±3.65)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且按照癌症分期确定为晚期;患者具有化疗的指征,且采取该种措施来进行治疗;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3]:患者具有严重的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存在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者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均需要实施体征检查,以保证其符合化疗的标准。参照组在化疗时,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其需要在化疗期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的观察,做好生命体征监测,以保证存在异常时,医生与护理人员有心理准备,且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结合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结合肺癌患者的具体状况与化疗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饮食计划制定,保证化疗期间的营养充足与科学。对化疗环境进行观察,结合患者的感受,来进行温度与湿度的调整,使之舒适度最佳化。同时,做好化疗室与病房的清洁、消毒与通风透气,从而降低感染的可能。同时,做好化疗期间的患者卫生引导,让其保持良好地个人习惯,每日以温水来进行身体擦洗,勤换衣物和被单,且选取纯棉的被套与衣物,尽量保持穿着的宽松,降低皮肤损伤的可能性。

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①在患者入院后,需要根据其基本状况——受教育程度、个性和特点等,来了解患者的疾病认知与化疗认知的状况,从而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化疗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明确处理方案,从而使得患者有心理准备,且能够消除心中的疑惑。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从而进行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明确其存在的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消极情绪与产生原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措施制定。在制定后,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告知患者家属应当如何来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让其感受到关怀与呵护,使之心理得到安慰。同时,可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在患者家属对疾病和化疗认知加强的基础上,由家属来对患者进行引导,使之依从性得到提高。③在化疗期间,很多患者会因为用药而出现不良反应,以呕吐、恶心等较为普遍。这些不良反应会使得患者较为痛苦,从而使得心理应激反应加强,负面情绪严重化。因此,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及时讲解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同时,就应对措施进行明确,从而使得患者心理状况得以舒缓。④部分患者在化疗期间,会出现骨髓抑制、脱发与胃肠反应等并发症。其中,脱发不仅会使得患者的生理出现变化,还会导致其出现自卑、排外等情绪,难以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此时必须要对患者进行脱发的发生机制介绍,让患者能够了解到脱发的暂时性以及头发的可再生性,使之对后期的担忧减轻,能够提高其日后生活的积极性。胃肠道反应会使得患者的饮食量减少,从而导致机体所需能量不足,此时很容易出现沮丧、颓废、乏力等现象。对患者进行良好地心理疏導,可保证负面情绪的改善,有助于生理指标的恢复。⑤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其化疗前1~2 h需要禁食,且在化疗期间,需要叮嘱患者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临床可结合患者的喜好以及生理状态,制定对应的饮食方案,忌烟戒酒,不可使用发物、燥热等食物,从而保证营养摄入的充足与合理。在患者饮食状况较好的状况下,其心理状态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疏导。⑥社会支持护理。多数癌症患者在确诊后,都会回避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肺癌,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这就会使得部分群体对其有回避的心态,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因此,在化疗的过程中,在对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要将社会干预的内容加入其中,其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加患者的承受能力,让社会给予其更多的包容。让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家属、患者家属与家属之间的交流增加,让他们之间有具体的沟通话题,使之深藏的负面情绪得到纾解。再者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照顾,其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来激发患者的治疗信心,宣泄负面情绪。

1.3    评价指标

采取院内自制的患者情緒调研量表[4]来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评估,其主要包含焦虑和抑郁两种负面情绪,总分均为100,如果分值越高,则患者的负面情绪越加严重。

采取院内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研表,就患者对环境、护理态度、基础操作、用药等内容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其总分100,可根据分值的区间,来进行满意度划分。非常满意≥90分;一般满意在60~90分;不满意<60分。

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发生状况,其包含了恶心呕吐、脱发、静脉炎、骨髓抑制几项。

运用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CCC)来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在量表中包含了躯体、心理、社会、总体感觉四个方面,分值越高,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状况上比较, 组间和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    讨论

3.1    肺癌的发生状况与治疗措施

在空气质量下降的状况下,个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提高,尤其是一些恶性肿瘤病变。其在发生后,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肺癌作为临床相对典型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率较高,在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其与诸多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相似,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病情或会恶化,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危及其生命安全。在早期,对肺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或者药物来进行控制[5]。但在晚期,多数肺癌患者都需要通过化疗或者放疗来进行干预,其作为一种保守抑制患者肿瘤细胞合成的干预措施,其所用的药物,通常对正常细胞缺乏识别性,从而使得长期用药过程中,对正常细胞产生限制[6]。一般,在长期化疗时,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都会被破坏,从而产生毒副作用,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例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等。在生理上的不适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得负面情绪严重化,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7]。

3.2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

在上文中指出,晚期肺癌患者在化疗实施的过程中,会对其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这种状况下,必须要加强临床的护理力度。在以往,多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其在患者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干预、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营养计划制定等,从而保证患者的生理舒适度。但事实上,多数患者会因为生理不适产生诸多的心理应激反应[8-10]。而心理应激反应又会作用于生理,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临床进行肺癌晚期化疗患者的护理时,不仅要采取生理护理内容,还要采取心理护理方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会结合病情来对患者进行疏导,使之有一定的病情认知,进而使得负面情绪相对改善[11]。但这类护理措施,缺乏人文色彩和针对性,这就使得心理护理效果欠佳。在这种状况下,必须要加强心理护理力度。心理护理侧重于化疗期间的护患沟通,让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疑问和情绪进行准确的认知,并且针对性的制定疏导策略。加强患者家属的鼓励和引导作用,使得患者能够感受到关心与呵护,负面情绪得以缓解[12]。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其从患者入院开始着手,就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搜集,并且评估其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以便于沟通的确切性和有效性。在化疗期间,结合患者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进行评估,以脱发、骨髓抑制等较为常见,这类状况会使得患者的社交功能受损、治疗积极性受损,进而使得其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下降。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可针对不同毒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13]。同时,了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饮食状况,并告知饮食与心理的联系,结合其喜好,制定对应的饮食方案,既能够保证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营养充足,又能够让其心理状态得到疏导。例如部分学者认为,适当的食用甜食,有助于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饱腹感能够纾解机体的负面情绪等[14]。

3.3    研究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患者,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的为观察组。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改善幅度上,参照组不如观察组。且在患者满意度上,参照组也低于观察组, 效果较好。除此之外,在对肺癌晚期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后,评估其生活质量变化,也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在化疗期间,参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这也就意味着,加用心理护理后,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当然,在心理护理运用前必须要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保证其具备良好地业务能力。尤其是心理护理侧重于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状况,在落实的过程中,要保证护理人员的态度亲和,情绪得当,方可达到对应的效果。如果落实期间,发现护理人员缺乏良好地沟通能力,可通过培训的方式,让其掌握沟通技巧,保证效果。

综上所述,在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化疗時,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优化其对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祝翠青.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东方药膳,2021,27(8): 162.

[2]张红,王婵妮.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 13(2): 192-195.

[3]刘佳.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1(31): 236.

[4]崔小莹.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饮食保健,2019, 6(24): 112.

[5]刘景利,肖晓玉,邹鸿雁,等.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0): 231 -232.

[6]王凡.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21,21(21): 214-215.

[7]黄新群,黄秀娥,郑琳.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药店周刊,2021, 15(10): 134.

[8]吴菊连,丁巧玲,魏晔,等.心理护理干预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 37(10): 1258-1259.

[9]蒙丽艳,王悦.心理干预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8, 16(12): 1468-1471.

[10]周丽娟.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东方药膳,2021,27(6): 186.

[11]富秀英.心理护理路径在肺癌晚期患者首次化疗不良情绪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 200-201.

[12]戚陆燕,苌静.医护双岗位优势互补+护患多元化互动随访在肺癌晚期放化疗患者规范化癌痛干预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 32(5): 820-821.

[13]邵振华,张亚南,杜文娟.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首次化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4(31): 97.

[14]尚巧玲,常青.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的作用及提高生活质量[J].东方药膳,2021, 27(11): 262.

猜你喜欢
晚期肺癌心理护理干预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单针道分层适形消融技术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血管介入治疗难治性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