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与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政策评估

2022-05-13 10:57孙爱英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4期

孙爱英

【摘要】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消费成为受人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但现阶段中国依旧未能准确的评估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社会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这其中,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受到医疗保险保障以后,其医疗消费大约每年1000元,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受到医疗保险保障以后,其医疗消费大约每年1500元。相比而言,农村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比较低。在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下,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也不同,而医疗费用和经济收入,则是影响老年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的关键要素。为此,国家就要优化医疗保险制度革新,积极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推行“以预防为主”的新医疗保健理念,以此处理老年人的医疗保护问题和健康问题。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政策评估

随着新医改的启动,我国自2009年起,五项基本医疗改革便开始往“顺利的”方向迈进,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就笼罩了超90%的城市居民和乡村军民。根据现存的医疗保险体系资源材料,专家们大都认定,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和进展推动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加强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普遍性。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容纳了所有的人民群众,其政策属于公共性的政策,牵涉的领域比较广泛,影响也相对深远,而基于这种广泛性和深远性,国家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一、医疗保险背景下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倾向数据调研

卫生服务利用是度量个人利用各类卫生服务的整体性指标。度量个人利用卫生服务状况,不仅含有单一类型的卫生服务利用,还包括各种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形式。学术界衡量卫生服务利用形式一般有三类,其一是卫生服务花费,即在医疗卫生服务层面所消费的具体额度。其二是卫生利用的频次,像是体检次数、住院次数等等。其三是卫生服务的利用偏向性或者可能性,即利用某个具体卫生服务项目的概率。

因为实际诊疗服务一般都是个人医疗行为的结果,所以,笔者就从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偏向的几个关键内容出发,探索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意识、患病采取措施、就医意愿以及住院倾向,以此综合映照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偏向的现实和医疗保险要素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思维的影响。

根据对城市老年人的样本调研数据得知,城市超95%的老人有医疗保险,女性老年人占比61%,平均年龄68岁,此外,超6.5成的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较低,56%的老年人有慢性病,70%的老年人获取医疗知识态度积极,家庭平均收入2200/月。在卫生服务利用层面,53%的老年人每年都有进行健康体检,97%的老年人会在患病之后,采取对应措施,超一半的老年人在患病之后,会去往医院就诊,仅8%的老年人存在需要住院但没有住院的行为。

数据所带来的思维和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具体来说,有医疗保险者的健康体检偏向或者可能性更高,患病采取措施的可能性也更高,两周患病就诊的比例以及住院倾向的比例都要比无医疗保险者更高。

二、医疗保险背景下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倾向数据分析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相对来说,有更高的卫生服务利用偏向,但这种结论比较简易化。用具象化的分析言语对医疗保险影响效应进行估算,医疗保险实则推动了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结论具备稳定性和健全性。

除去概率行为上的估算结论,其他控制变量也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即“性别”、“年龄”、“教育水平”、“人均收入”等等,立足于上述变量的调研数据可知,性别变量整体上并不会引发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偏向的不同,女性和男性相比,患病采取措施且就诊的概率要比男性高。年龄变量整体上并不会显著影響老年人的体检倾向,但其他方面有着明显的影响,年龄相对较大的老年人患病采取措施、就诊倾向、住院倾向都比较高。教育水平较低的老年人会忽视健康体验以及患病就诊倾向。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所以,健康态度大都比较积极,其就诊、住院倾向明显较高。人均收入变量对老年人的体检倾向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其就诊倾向没有太大的影响。

到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变量,是了解家庭卫生服务可及性的重要标准,时间越长,表示家庭具有相对较差的卫生服务可及性,且这种较差的卫生服务,就会降低老年人的体检倾向以及就诊倾向。由此可见,在控制了一定变量之后,城乡老年人之间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层面,并不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差异化,之前的差异性,大多是由经济要素、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倾向等要素引发的。

而依照调研结果来看,老年人对医疗保险的获取,不仅很明显的推动了老年人在健康体检、患病采取措施、快速就医等层面的卫生服务利用,也明显降低了老年人需要住院但不去住院的可能性。依托医疗保险的具体效应幅度,其利用概率得到了有效性的提升。简言之,医疗保险在强化卫生服务利用可能性和倾向性层面具有稳定性和健全性。

结束语:

立足于上述概论,笔者认为,应该持续性的革新医保体系,扩充医保的覆盖领域。因为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有着积极性的政策成效。但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现象,医疗保险体系还需要快速的完善和调整自身的基本性和稳健性,使自身的体系可以迎合人口结构转换和老年人具体化的健康需求。除此外,国家还要发展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将老年人医疗保健功能的扩大当做社区服务的重点,以此适应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建立和推行“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让老年人从思维上认知到,身体健康能够依靠良好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来维持。而思维一旦得到转换,老年人的健康知识就会愈加丰富,老年人还会依靠这些知识的生活转化,构建科学化的生活形式,进而获取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吴晶,郎颖.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06):912-915.

[2]李泽坤. 老年人服务立法保障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20.

[3]王馨悦. 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20.

[4]孟颖颖,韩俊强.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9(05):110-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