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处理内瘘血栓的研究

2022-05-13 17:24杨斌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内瘘尿激酶肝素

杨斌

关健词:内瘘血栓   静脉密闭空腔  液压扩张  冲压,抽吸血栓  尿激酶

【中图分类号】  R54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2--01

前言:血透患者首选血管内瘘作为长期透析血管通路,约有80-90%血透患者选择血管内瘘<1>,但由于反复穿刺,自身血管条件,低血压,高凝状态,不当压迫等,常至内瘘血栓形成。经静脉留置针局部尿激酶溶栓,溶栓效果差,目前我科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肝素盐水局部液压扩张溶栓,冲洗并抽吸内瘘血栓,达到血栓溶解,内瘘再通。发现该办法药物用量少,再通快,再通率高,费用低,副作用少。现予报导。

资料及方法:

1.病例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内瘘血栓形成的尿毒症患者30名,全部为端侧吻合患者,年龄25-74岁,内瘘使用时间1.5月-6年不等 ,血栓形成时间:12—120小时。血栓长度:1.5cm—7cm不等。血栓成因:低血压,不良压迫,局部炎症,高凝状态及其它不明原因。诊断标准:1.内瘘震颤消失,听不到血管杂音。2.血管彩超:可见内瘘血栓形成,血流中断。尿毒症患者病因:1.慢性肾炎2.糖尿病肾病3.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4.梗阻性肾病,5.狼疮性肾炎等。所有患者溶前血压120-160/60—100mmHg,无明显出血倾向。

2.方法准备:1.所有患者均鉴导管溶栓药物使用同意书。溶栓前血管彩超标明血栓大小,位置,血栓所在静脉走向,分枝。导管入口位置与血栓距离。一般要求导管入口位置与血栓距离要求5CM以上,以便能识别导管进入静脉内(在B超引导下会更理想),导管使用14-16G中心静脉单腔导管。肝素盐水为10000单位肝素+100ml盐水(一般用量为30-50毫升。尿激酶为30万加入100ML盐水。另外,可备250毫升生理盐水,做压力扩张用。

3. 试验组 操作:内瘘血栓侧患肢肘上2CM扎上止血带,在血栓上方静脉侧距血栓方向上最少5CM以上沿血栓所在静脉,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针缓慢刺入,如回抽有静脉血,确定进入静脉,然后导入导丝,确认导丝进入静脉后,退出穿刺针,沿导丝扩管,退出扩针,缓慢導入中心静脉导管,确认导管进入静脉后,退出导丝,然后关闭导管,缓慢推进导管,可触及导管的。接近血栓位置后,如血栓较硬,则有明显阻力感,如血栓软,则可直接通过血栓的,此后在血栓位置做成密闭空腔,注入尿激酶盐水5-10毫升每次,然后回抽静脉血。后再注入肝素盐水5-10ml并回抽,再注射尿激酶冲压,回抽,如血栓硬,可手法按摩加速血栓溶解,再向前推进导管,继续注入尿激摩酶,并使用肝素盐水反复冲洗。同时可继续推进中心静脉导管,直至推完30万单位尿激酶,一般肝素盐水不超50毫升。然后可使用生理水10-30毫升,反复注射行压力扩张该段静脉,血栓再通后拔出导管,轻加压包扎,然后其它予阿司匹林50mg,氯吡格雷75mg 口服,低分皮下注射,5000U每12小时1次。如24小时未通,则为溶栓失败。溶栓成功标准:1.内瘘震颤重新出现,听到血管杂音2.彩超示血流通畅,未见血栓残留3.透析血流量180ml/min以上。失败标准:1.内瘘无震颤,无血管杂音2.血透流量不足200/ml/min,

4对照组:单侧使用尿激酶30万u+盐水30ml,肘上扎上止血带,在血栓上方静脉侧沿血栓方向用20G静脉留置针缓慢刺入,确定进入静脉,缓慢注入尿激酶盐水30万u ,如推完30万单位尿激酶未通,则停止,溶通后每天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一日2次。氯吡格雷75mg 口服,如24小时未通,则为溶栓失败。

5.结果:试验组23例患者,再通20例,溶通时间30.1±25.3分钟,3例未通。部分病例能从导管抽出部分溶解的血栓。对照组7例:成功溶栓1例,溶通时间2.5小时。失败6例,失败病例再进行导管深溶栓成功5例,失败1例。

使用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对照:溶通数及溶通时间上,有显奢差异,P<0,01 。

不良反应:试验组:主要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发生4例,前臂肿胀5例,伤口处出血4例,动静脉瘘1例,考虑穿刺时至,局部加压包扎后好转。无其它不良反应。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发现肺栓塞及全身出血等并发症。

讨论:导管溶栓,再通快 ,效果好。原因与插管后对血栓进行液压扩张,多方向多部位对血栓产生药物渗透及机械溶栓作用。对于血栓较长大于7CM患者, 因担心其肺栓塞可能,未列入。开始时我们亦担中心静脉导管管头硬,会对血管产生损伤作用,但本研究并未见明显血管损伤情况,未见有动脉瘤形成等。开始时亦有担心溶解血栓特别是较长血栓有栓塞肺部可能,固限制血栓长度小于7CM,但本研究未见有发生肺栓塞,考虑与血栓小,肺部双重血供有关。由于使用尿激酶及肝素量较少,未见明显全身出血倾向,另外我们选择对照组溶栓失败患者,使用导管溶栓效果亦较好。本方法类似于介入方法:使用经皮导管溶栓术, 带气囊导管取栓术治疗等<2>,效果相当,但费用低,操作简便,不需造影等。相对切开静脉取栓术简单,导管溶栓损伤更小。本研究为局部溶栓提供一个快捷有效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叶朝阳,戎殳,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卫生出版社,2009:61

(2)任安,刘巍,张雪哲,等,血液透析分流通道机能不全和闭塞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33(4):267-270

贵港市科研项目

猜你喜欢
内瘘尿激酶肝素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血管狭窄怎么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