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肌训练在尘肺病患者呼吸康复强化训练中的研究效果

2022-05-13 17:24黄小娅蒋结梅王永义牟玲叶绿素王丽莉伍友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2期
关键词:呼吸功能尘肺病

黄小娅 蒋结梅 王永义 牟玲 叶绿素 王丽莉 伍友玉

关键词:吸气肌训练;尘肺病;呼吸康复强化训练;呼吸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2--01

尘肺病也被称作肺尘埃沉着病,是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最为常见的职业性肺部疾病[1],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为主。患者长期处于职业活动中,会吸入大量致病性粉尘导致肺部出现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危害性极大[2]。由于肺部纤维化的不可逆性,国内外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和措施治疗该病。2018年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呼吸康复训练是尘肺病患者康复治疗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3],需要长期或终身介入,才能够发挥呼吸代偿功能、提高患者的肺活量、改善相关症状、控制疾病的恶化。有研究证明吸气肌训练与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存在密切关联[4],本文通过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尘肺病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分析了吸气肌训练应用于尘肺病患者呼吸康复强化训练中的效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职业病科收治的尘肺病患者中抽取合计8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对照组年龄范围3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1±1.2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为(3.21±0.24)年;试验组年龄范围35-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4±1,26)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为(3.25±0.26)年。两组尘肺病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开展进一步研究(p>0.05)。

纳入标准:符合尘肺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相关内容并表示配合;本次研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自发性气胸病史的患者;由外伤引起的没有完全治愈的肺功能衰竭;没有完全治愈的鼓膜破裂,或鼓膜的其他情况;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静息时血氧饱和度小于等于90%,心率≥100次/分;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有哮喘症状的患者;观察期病情突然加重、退出治疗的患者;未按照规定完成康复疗程的患者。

1.2方法:

1)80入组的患者均使用评估表及问卷评估患者,建立呼吸康复档案,其中评估表及问卷包括Mmrc呼吸困难评分表,洼田饮水实验,痰液黏稠度评分表,6分钟步行试验,BORG评分量表,ADL评分量表等;

2)对照组在常规尘肺治疗上采用呼吸康复治疗中的呼吸训练的方法,方法为缩唇呼吸加腹式呼吸,呼吸训练为每周5天,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下肢肌力训练每次20分钟,每周3次,连续4周,4周后患者呼吸训练及下肢肌力训练至少每周三次。分别在呼吸训练前,4周,12周,24周进行评估,包括量表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及肺功能、吸气肌肌力指数测定,包括MIP和PIF。

3)试验组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使用厦门赛客X1进行强化IMT4周,每天2次,每次30次呼吸,每天15分钟。5-8周的时间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呼吸训练的同时采用3KG的沙袋进行吸气肌力训练,每次15分钟,下肢肌力训练每次20分钟,每周3次;同样和对照组一样,在实施康复治疗前,4周,12周,24周进行评估,包括量表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及肺功能、吸气肌肌力指数测定,包括MIP和PIF。(厦门赛客X1为是一种电子吸气肌训练的设备,由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该产品可以对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吸气肌的训练和评定,适用于尘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炎、囊性纤维症、肺气肿、心脏病、神经肌肉疾病、帕金森和脊髓损伤等疾病。

4)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建立微信群,督促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按时上传

呼吸训练的视频,保证呼吸训练及强化吸气肌力训练不间断。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最终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尘肺病患者训练前后的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吸气肌肌力、整体有效率、呼吸功能指标和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得出[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统计相关数据选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变量x±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变量采用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通过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对比

表1可见,试验组患者开展吸气肌训练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尘肺病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该病治疗周期较长[6]、肺部纤维化具有不可逆性,治疗以止咳、平喘为主,但是常规治疗只能控制病情、延缓症状发作,想要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7],需要从提高患者肺功能入手。吸气肌训练核心措施在于引导患者进行有意识的肺功能训练,改善肺通气情况、降低患者呼吸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为尘肺病的治疗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住院尘肺患者呼吸康复治疗[8],叠加强化吸气肌训练,来改善患者吸气肌肌力障碍,有利于患者症状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加上尘肺病患者大多数都是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经济状况较差,依从性差,吸气肌训练简单易懂、操作简捷、适合推广。本次研究最终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开展吸气肌训练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吸气肌肌力、整体治疗有效率和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呼吸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刘毛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9]。

综上所述,在尘肺病患者常规治疗和呼吸训练过程中加上吸气肌训练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胸闷、气短、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吸气肌训练简捷易推广,能够帮助尘肺病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振兴,赵彤彤,邢婷婷,等. 康复呼吸操训练在住院尘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华南预防医学,2020,46(6):675-677.

[2]  LI XIAO, LIU CHAO FEI, GUAN LI, et al. Deep Learning in Chest Radiography: Detection of Pneumoconiosis[J].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2021,34(10):842-845.

[3] 柳美欣,温玉萍,郝翠英. 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7,28(17):2862-2864.

[4] 王慧娟,趙凤玲,李洁雅,等. 阶梯式呼吸训练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职业性煤工尘肺效果[J]. 中国职业医学,2020,47(3):334-338.

[5] 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职业性肺部疾病学组. 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8,35(8):677-689.

[6] 蔡剑英,陶学芳,赵梁燕. 呼吸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矽肺合并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1):75-77.

[7] 张红香,王雪玲. 八段锦有氧训练对尘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20,36(10):1309-1311,1315.

[8] QI XIAN-MEI,LUO YA,SONG MEI-YUE,等. Pneumoconiosi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21,134(8):898-907.

[9]刘毛杰,庄淑梅,刘亚芹,等. 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21,36(9):5-8.

项目名称:吸气肌训练对尘肺患者呼吸康复的强化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1:2019MS05;项目编号2:2020-14)

猜你喜欢
呼吸功能尘肺病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记忆合金环抱与可吸收钉对肋骨骨折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对比
34家煤矿尘肺病发生状况及影响分析
袁立:尘肺病农民的代言人
维生素D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与未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呼吸康复方法对COPD气流受限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关注尘肺病防治
尘肺病防治工作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