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偏头痛:偏头痛的中西医疗法

2022-05-13 19:12王敏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先兆偏头痛头痛

王敏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为9.3%,其中多发生于女性,且病情严重还可导致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那究竟什么是偏头痛,偏头痛又有那些中西医治疗方法等,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是指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人体头部发生一侧或两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引发此类疾病的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主要是指遗传易感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基因突变等,且约有60%的偏头痛患者存在家族史)、神经细胞兴奋性紊乱(主要是指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发生紊乱可增加患偏头痛的风险)、内分泌及代谢因素(主要是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其中多数女性患者,都是由此种因素导致的)、生活因素(主要是指长期服用含亚硝酸盐、苯乙胺、谷氨酸氨、阿斯巴甜、咖啡因等食物;精神、心理压力过大;应激反应;睡眠质量不佳、睡眠时间过长;强烈的体力活动等,均可诱发偏头痛)、环境及药物因素(主要是指口服避孕药或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等药物,以及天气及气压发生变化、强烈的光线刺激、香水及油漆等浓烈气味等环境因素,均可增加患偏头痛的风险)偏头痛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前驱期症状:多发生于偏头痛发作前几个小时或前1-2天,主要包括:便秘、情绪发生变化、食欲降低、颈部僵硬、口渴、排尿增多等。先兆期:多发生于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约占偏头痛患者的10%,主要以视觉先兆(主要是指患者眼前出现暗点或波浪线闪光,甚至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丧失等症状)、感觉及神经先兆(主要是指面部及一侧身体麻木,手臂及腿部存在针刺感,以及同时伴有语言功能障碍,耳鸣、幻听等)等为主,且上述症状可在5-20分钟逐渐加重,一般可持续发作60分钟。但仍有80%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可无上述症状。头痛期:偏头痛可持续发作4-72小时,且多呈搏动性疼痛,甚至可累及单侧头部及眼部等。并可同时伴有对光、声音、气味等敏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头晕、晕厥等症状。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困顿、喜怒无常、头晕、乏力、对光及声音敏感等。

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方剂治疗:①清热止痛方:半夏、陈皮、枳实、竹茹、桔梗、茯苓等,水煎服,每日1服,具有清热、化痰、止痛的功效。②天麻头痛散:麻、当归尾、白菊花、白芷、川芎、丹参、红花、桃仁、生地、茯苓、白芍、蔓荆子,水煎服,每天1服,具有活血、祛风、止痛、化瘀的功效。③羌活止痛汤:羌活、葛根、龟板、鹿角霜、川穹、天门冬,水煎服,每天1服,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柔筋的功效。在采用上述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明确处方中各中药材的用量。④散寒止痛方:吴茱萸、党参、半夏、茯苓、肉桂、旋覆花,水煎服,每天1服,具有温肝、散寒的功效。(2)针灸治疗:取患侧太阳穴、率谷穴、风池穴、丝竹空穴、透角孙穴、合谷穴等。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针刺方法及灸法,具有舒经、活络、止痛的功效。(3)按摩治疗:取合谷穴、印堂穴、百会穴、率谷穴。其中用拇指按压合谷穴,每次按压1分钟,每天8-10次,则可发挥止痛的作用;用中指按压印堂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压20次,则可发挥止痛的作用;用双手大拇指按压百会穴,每次按压3分钟,以头顶出现酸麻感为最佳,则可发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流通的功效;用大拇指按压率谷穴,每天按压30次,则可发挥通经活络、平肝息风的功效。

2.西医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①轻-中度头痛治疗:主要采用单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临床首选治疗药物,其主要包括: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双氯芬酸等)、阿片类抑制剂及哌替啶(主要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患者,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一定成瘾性,故不作为临床常规用药)。②中-重度头痛治疗:主要采用麦角类、曲普坦类等特异性药物,以及麦角胺咖啡因合剂等复方制剂进行治疗,而在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心悸、焦虑、烦躁等不良反应,且由于此类药物长期过量使用,还可导致高血压、肢体缺血性坏死、使用性头痛等情况,故应严格控制用药次数,每周应不超过2-3次,以及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及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而若严重头痛患者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反应良好,也可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③伴随症状治疗:对于存在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采用10mg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治疗,若存在严重呕吐,还可予以小剂量氯丙嗪。对于存在烦躁的患者,可通过予以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④预防性治疗:主要是指在偏头痛还未发生时予以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偏头痛发作频繁,发作次数在每周1次以上的患者;急性期治疗无效或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的患者;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的偏头痛患者,常用预防治疗药物为:心血管类药物(主要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等钙离子拮抗剂;赖诺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文拉法辛等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抗癫痫药物(主要包括:丙戊酸钠、托吡酯等,且在临床治疗时,应控制好用药剂量,若大剂量使用,丙戊酸钠可导致恶心、震颤、脱发、头晕等不良反应,托吡酯则可导致恶心、腹泻、体重减轻、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等不良反应)、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是指萘普生等药物)。⑤麻醉药物:主要是经在X射线的引导小,经患者鼻部将导管置入,并连接注射器,然后将药物注射至蝶腭神经节及其周围,进而通过神经阻滞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2)电刺激治疗:主要是指采用头部经皮电刺激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适用于经药物治疗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总结

偏头痛是一种多发的疾病,且在发作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甚至可损害身体健康,但仍有部分患者对此类疾病知之甚少,甚至不了解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故小编整理了此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偏头痛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等,以便于增加大家对此类疾病的了解,从而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加快身体恢復,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偏头痛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先兆偏头痛头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整体性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偏头痛吃紫菜干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
保产无忧汤治疗先兆流产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