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血脂检验质量的一些注意事项

2022-05-13 19:12刘珍欣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低密度脂质甘油三酯

刘珍欣

目前,血脂检验已经成为了临床诊疗及体检中的重要检查项目,能够反应被检人员当前血脂状态,但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发现,血脂指标极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指标水平不准,其中饮食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抽血前需要了解一些提高血脂检验质量的注意事项,以获取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避免血脂指标差错造成误诊,增加不必要的担忧。

一、血脂检查都有哪些内容

血脂指的是血浆内胆固醇、甘油三酯内的固醇、磷脂、糖脂等成分的总称,属于机体内细胞新陈代谢所需必要成分。目前临床所检验的血脂,主要针对血液内含脂成分进行测定。正常人体血脂代谢处于稳定状态,代谢异常可增加动脉血管硬化等诸多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对于血脂指标的检查有利于临床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脂质代谢异常,或者作为评价降脂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等。血脂基础检查项目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等,其他还包括游离脂肪酸、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Ⅰ等研究项目。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上升可引发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采取治疗措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对于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价值,并阻止粥样斑块的进展,对于血清胆固醇的正常范围,不同年龄、性别有一定区别,其中肾病综合征常见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胆道梗阻、糖尿病造成的糖脂代谢失衡也可导致该水平上升。甘油三酯升高属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该指标水平受饮食结构、性别、年龄情况的影响较大,该指标升高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高密度脂蛋白常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评估指标,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冠脉不良事件的常见原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多见。

二、血脂变化机制及意义

高、低密度脂蛋白是转运总胆固醇的重要载体,总胆固醇水平的上升往往提示患者存在一定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出现血脂中某项指标上升,尤其是总胆固醇升高,往往提示机体内的单核细胞表面受体被修饰,因此对脂质的吞噬作用增加,这也是造成大量总胆固醇与脂质聚集于巨噬细胞或血管内皮下的重要原因,随着泡沫细胞的形成,总胆固醇则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甘油三酯指标水平受遗传、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一旦发生高水平的甘油三酯伴有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总胆固醇升高,并且同时存在其他冠心病风险因素时,对于诊断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价值。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往往提示患者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并且该指標升高为糖尿病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甘油三酯改变包括生理性、病理性两种,其中生理性指的是因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导致的甘油三酯水平改变,为消除饮食因素影响,检测甘油三酯一般要求空腹12h以上。甘油三酯可受病理因素影响发生轻中度升高改变,范围一般是2.26-5.63mmol/L,该指标轻中度升高可能提示冠心病患病风险性加大,重度升高即超过5.63mmol/L,则提示患者可能发生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甘油三酯也可发生降低性改变,如该指标<0.56mmol/L,常见于低β脂蛋白血症所继发的相关疾病。

高密度脂蛋白属于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载体,携带外周多余沉积胆固醇至肝脏,而后发生的再分布过程,该指标检测提示了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属于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是转运内源性脂质至外周组织重新再利用,也是反映当前血脂状态的重要指标,低密度脂蛋白属于含有丰富胆固醇的蛋白,为不好胆固醇,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对于血脂的测定一般指的就是脂蛋白及脂质,脂蛋白包含了脂质与载脂蛋白,由于脂质本身不溶于水,因此必须结合于蛋白方可溶解在血液内,临床所测定的血脂也是指脂蛋白与脂质总和,高脂血症的实质便是血浆脂类水平的升高。

三、提高血脂检验质量的注意事项

血脂各指标可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检验结果不准,因此为确保血脂检验准确性,提高血脂检验质量,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检验前避免暴饮暴食。检验前进食了大量的酒类或者高脂肪含量食物,可促使血液内的甘油三酯浓度迅速升高,并将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因此检验血脂前应避免暴饮暴食及饮酒,抽血前3d避免聚餐并进食高脂肪食物,以免升高血脂指标,并且为了消除个体代谢差异等其他因素的干扰,空腹时间应至少在10h以上。饮酒过量者血脂浓度在2-3d均会出现升高表现,其中甘油三酯的升高最为明显,因此抽血前3d内均不可大量饮酒,24h内禁止饮酒。(2)血脂需要空腹状态下检查,但也需要避免过分空腹,因为空腹时间长可导致机体内储存脂肪的活跃,也会升高血液内甘油三酯水平,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空腹时间10-12h为宜。正确空腹方法是抽血前日常规作息,饭菜清淡,晚8时后禁食,避免饮酒、咖啡、浓茶,正常休息,次日清晨空腹,少饮或不饮水,不做运动,着宽松衣物、放松心情到院采血。(3)采血前无需改变饮食习惯,尤其是日常高脂肪摄入的被检者,如果在检验前只吃蔬菜,不吃肉类或油脂,可能获得正常的检测结果,但并不能反映身体真实情况。因此抽血前两周内均需要正常饮食作息,以确保检测结果反映真实血脂状况。(4)长期失眠、忧虑等均可能对血脂代谢产生影响,也会对血管内外脂质代谢分布产生影响,因此化验前日应避免剧烈运动,并于抽血时保持安静,稍作休息后抽血检验。(5)某些药物存在影响血脂水平的风险,如口服避孕药女性、咖啡因、维生素C、甲状腺药物、氢氯噻嗪等均有可能降低血脂水平,判定结果时应综合评估。(6)月经期、妊娠期、发热、创伤、感染、心肌梗死等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血脂水平的升高,因此应在生理或病理状态较为稳定情况下开展血脂检验,以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有价值的参考。

总之,对血脂检查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因此被检者需要遵从临床要求做好充分准备,检查前了解提高血脂检查质量的注意事项,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同时临床医师也需要询问患者的的病史、用药史等,综合患者病情判定血脂指标,以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此外,个体差异性也导致每个人血脂标准值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由专科医生加以判定分析。

猜你喜欢
低密度脂质甘油三酯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中研究分析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联合用药,“坏胆固醇”一个月达标
芒果皮泡水喝可降血脂
年轻人最怕甘油三酯高
医药脂质纳米材料技术
中年发福或与脂质周转有关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