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技能培养的研究

2022-05-15 11:52郑欢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实验优化建议培养方法

郑欢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对于生物学科综合素养的合理培养,其对于我国高素质生物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基于此,在教育改革工作的辅助下,大批教育工作者针对我国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从而推动了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合理应用。在本文中,作者不仅通过大量研究资料,并且还在本校开展了创新实验,希望进一步促进新时期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合理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实验;创新技能;培养方法;优化建议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渗透,大批教育工作者结合传统教育教学工作内容进行了思考,希望全面促进新时期我国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以便引导学生群体更好地实现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此期间,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基于此,教育工作者结合大量教学内容对于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模式展开了思考与讨论。

一、高中生物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拓展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工作内容

总的来看,通过生物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技能培养工作的开展,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实现对于高中阶段生物教育教学工作内容的充分拓展,有助于促进生物教学工作目标的合理实现,对于学生群体生物知识理解和掌握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对于我国高素质生物人才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有利于引导高中生养成良好的探索习惯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在生物创新实验和创新技能培养工作的辅助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一步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实现对于生物知识的充分了解与有效认识。与此同时,相关工作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感悟生物知识的乐趣以及其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探索习惯的培养调动,继而为新时期我国高中生群体生物综合能力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促进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

从教学工作的角度分析,通过有效开展生物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技能培养,教育工作人员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进一步结合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实现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充分参与,有助于帮助学生群体在参与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对于相关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群体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价值。基于此,教师可以更好地在全新历史时期下做好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渗透与落实,对于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调整与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二、优化高中生物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技能培养的相关建议

(一)做好教师思想解放,积极推动生本化课堂构建

为了有效促进生物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技能培养工作的合理开展,教育工作者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首先做好对于自身思想的合理解放,从而摆脱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对于自身造成的束缚,积极结合素质教育观念做好教育教学模式的调整与变革,促进新时期生本化课堂的合理推动构建与完善。例如,在组织学生对于高中生物教材中《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课进行学习时,通过积极做好对于教育思想的充分转变,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情况进行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在寻找相关材料的同时合理结合自己找到的内容对于基因工程这一知识进行全面讨论与分析。总的来看,通过良好师生沟通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实现师生角色的合理互换,对于学生群体课堂参与度的全面提升与其知识理解水平的优化至关重要。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

对于教师而言,为了促进教育工作目标的达成,其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应积极做好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充分改革与创新,从而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参与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合理实现对于创新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群体思维意识水平的合理优化。例如,在组织学生对于高中生物教材中《DNA分子的结构》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对于DNA分子的结构进行展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相应的DNA分子结构进行绘制与制作。总的来看,通过动手实践环节的充分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于DNA分子知识的充分理解,对于学生群体知识掌握水平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三)完善教学点评工作,合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创新实验的同时应做好对于学生群体课堂表现的有效点评,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内容帮助其正确实现,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树立并正确了解自身在创新思维和技能掌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推动学生群体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优化。例如,在组织学生对于高中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在组织学生结合光合作用原理进行生物实验设计的同时应及时对于学生提出的相关创新设想进行点评与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在实践期间实现对于创新意识的全面培养与优化。

结语:

总的来看,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开展期间,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师应合理做好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探索与分析,从而结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变革,进而推动新时期我国高中生物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技能培养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具体实施期间,教师应合理转变自身教育教学思想,同时有效探索课堂教学工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参与机会,以便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实现对于创新技能的有效养成与优化。此外,教师应做好对于教学工作的点评,继而根据学生群体表现对其进行合理指导,促进学生群体创新意识的全面构建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浩.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33):246.

[2]萧乐.基于课堂变革下的高中生物学实验创新案例研究——制作微生物艺术画[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21,28(3):64-65.

[3]李露艳.高中生物自主实验实施促进学生实验探究技能形成的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1.

[4]李哲.淺析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8):287-287,288.

[5]夏洪梅,李凡,原野,等.微生物学实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11(1):47-50.

项目编号是:2020LPS105

猜你喜欢
创新实验优化建议培养方法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巧用废旧材料探究声音特性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的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