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探寻

2022-05-16 02:26赵兴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赵兴艳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学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能够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阅读包括许多方面,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品味能力,提升学生个人的感知能力,还能提升学生个人的理解与写作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通过开设多样化、创新的教学形式,提升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其中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方法,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革新中,阅读教学方式也有明显的创新和改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核心,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阅读学习情况和基本特征,对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其个人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进行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①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语言组织能力欠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较少,且师生互动大多是以课堂提问方式呈现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来自于教材,问题的开放度较小,问题过于简单,答案较为单一,没有挑战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此外,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且教师希望学生给出的答案和实际问题相似,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②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度不高,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阅读兴趣也会逐渐丧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2.1增加阅读理解训练,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有效的训练。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上教师既需要向学生讲授阅读的方法,指引他们积极开展阅读活动。除此之外,也需要进一步增加阅读理解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在多次有效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强烈的阅读理解认知,能够将学到的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有效运用。通过实践来检验方法以提升阅读理解的有效性,在增加阅读理解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那些经过努力能够获得知识感悟的阅读训练题目,帮助他们通过实践进一步获得能力提升。

2.2整合资源,系统教学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册通常会分成好几个单元。单元中的课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有相似的主题,或有相似的写作结构,所以教师要结合整个单元的课文整体备课。针对整本教材内容,首先,教师要通读课本,探寻课本中文章之间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然后开展整个单元内容的统一备课。教师备课过程中,就会发现每个单元中的核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阅读教学指导,然后带领学生利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去指导其他文章的阅读。对于核心文章内容,教师要下足功夫,充分发挥范例的作用,要求学生进行精读和细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以精读为基础,再跳出文本进行略读,最后再超越文本,通过泛读这一桥梁作用,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与课本内容结合提问,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时,应该结合教材的知识合理地引导学生阅读,通过提问教材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重视,教师灵活、合理地對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提问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十分关键,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以为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提问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可以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使语文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开展,而且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4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学生只有积极阅读课外书籍,且长期坚持积累,这样他们学到的知识才会越来越丰富。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辅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帮助学生打好课内阅读基础,让学生用课内阅读方法阅读课外书籍。二是要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且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三是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课内到课外注重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不揠苗助长。四是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课外书籍的种类非常繁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教材内容互补的书籍,这样可以使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课外阅读中。五是要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交流、评价。这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认识、表达、写作、欣赏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5营造阅读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关注阅读内容

对于学习活动来讲,学习氛围的营造能够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在基础知识和阅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实施阅读教学,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营造阅读教学的情境。既可以通过音乐背景的渲染来吸引学生,也可以通过美轮美奂的视频展示来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深入阅读。

结语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更会有效促进学生未来发展。除了在语文中,其他地方也会经常看到大段的文字表述,这就需要阅读能力功底深厚才能准确理解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阅读计划,以此真正实现学生个人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宝云.浅谈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J].科学咨询,2021(20):182-183.

[2]高丽凤,于向辉.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语文建设,2021(12):75-77.

[3]李沅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21(18):275.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