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家长之力,助雏鹰高飞

2022-05-16 03:45谢晓春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合理利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少先队活动不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均以更开放的姿态呈现在校园内外。作为一所新创立不久的学校,如何使得少先队活动更有成效?学校大队部根据本校实际,结合队员家长特点,有效“牵手”家长资源,借助家校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少先队活动实效

事例启迪:谁于雏鹰羽翼丰满?

前段时间非常有幸聆听到大队部开展的感恩系列中队活动课。其中201中队戚老师指导的《感恩父母》这一活动,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除了合理地运用几个视频之外,在小队员介绍父母的工作、父母的辛劳、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时,辅导员戚老师游刃有余地把握各种信息内容,将学生提供的家庭生活资料以最大价值为活动所用让我打心里佩服。尤其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更是将情感渲染推向了高潮:

主持人:“每一个小队员和父母之间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愿意和大家分享吗?请先组内分享,然后再全体交流。”

(队员们纷纷拿出提前准备的物品,各自讲述亲情故事)

主持人:队员们,父母的爱,父母的良苦用心,可能藏得很深,我们可能不曾发现。这节课上,今天特地邀请了几位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的课堂,与大家分享。先请大林爸爸!(大林爸爸是一位“狼爸”,因为他要求很严苛,导致亲子关系很紧张。大林曾说:“爸爸不爱我。他不给我买零食,不给我玩手机,总是要求这样那样……”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小男孩的父亲进行了现场采访。)面对孩子,这位爸爸平静地讲述了他的故事:他是做装修工的,收入不高,无法像别的家长那样满足孩子的很多愿望。可对孩子身体有益处的牛奶,他每天准备,从未间断。他不给孩子看手机,是觉得看手机会影响视力,并且上瘾,不利于学习,但会给孩子买书……爸还没说完,大林已经哭了起来。其他家长听了也默默流泪,而学生们也从中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细微之处的真情、平凡之中的伟大!

雏鹰的健康成长需要辅导员老师的正确引导,需要同龄人的快乐陪伴,更离不开父母的爱心浇灌!雏鹰能展翅高飞离不开父母给予的一对丰满羽翼!细细回味这一中队活动,给我一系列的思索!试想:如果这个活动没有这些父母到场,活动结果会怎样?如果没有大林父亲的述说,成效是否会打折扣?在其他的少先队活动中,如果也能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活动的成效是否也会事半功倍?如果要在其他活动中要运用家长资源,又该如何运用?……

或许就是家庭资源与其他资源的不同性,纵观各类少先队活动,家庭资源也有运用的,但似乎流于形式的为多,成效甚微!那么,在平时的活动中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借到家长的力量,有效地将家庭资源运用于少先队活动呢?笔者结合学校少先队活动实际进行了一定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一:哪些“力”可以“借”?

家庭中所有的资源是否都可以进入我们的少先队活动中?并非如此。要使家庭资源在少先队活动真正显示效果,我们首先就应该寻找那些在活动中确实可以用的资源,借可以“借”的“力”,然后针对不同活动主题合理运用。

1、亲情资源

家庭是孩子的安身立命之地,也是队员的真情爱意之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无法替代的。但是很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与孩子缺少必要的沟通,不能将心中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爱意表达出来,或者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心中的渴望与成长中的烦恼。如果在少先队活动中我们能有效地利用这份情感资源,相信队员对于尊敬家长、孝敬长辈等道德观念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刻,活动效果也会明显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还能反过来再影响这个人的情感。在活动中,如果辅导员老师能抓住契机,通过一些特定的时机给学生以相应的情绪体验,那么毋庸置疑,队员对体验中领悟到的知、情一定是深刻而有效的。在上面活动中,辅导员无须说教,只是精心营造了一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感场,紧紧抓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资源,把看似无目标的情感变成一个有序、可控的动态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职业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根本。家长的工作态度、职业意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种广泛的资源:家长职业,我们又何不充分利用,使之丰富我们的少先队活动,教育影响更多的孩子?

在《倡导文明出行,拒绝车窗抛物》这一系列活动中,几位中队辅导员老师通过让学生校外调查访问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许多交通规则,但是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有一些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的。因此,大家经过了解商议,发现其中四年级一个中队的孩子李乐的爸爸就是一名执勤交警。为此,辅导员老师及时与这位家长联系,将活动的目的以及碰到的难点与他进行了交流,家长毫不犹豫就答应到学校中进行有关内容的讲解,并分批带领孩子到一些路口进行执勤。在客观数据和真实的事例面前,学生对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后果深有触动。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殊性。大部分家长对于自己的职业都有独到的理解。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家长还是很少与孩子交流自己的职业状况。即使有些许时间,他们更多地也是时刻准备着孩子的“召唤”,默默地做着绿叶,为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精心做好“后勤服务”。可往往就是这些“绿叶”,就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借助于家长的职业特点,或者将活动搬出校园融进社会,或者将各行各业的家长请进课堂,参与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这样不但使我们的活动变得有声有色,而且可以使亲子间也有了更好的了解,对道德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兴趣特长

父母的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导致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带给孩子的影响也会不同。比如做生意的父母常会“无意识”地对孩子灌输类似“好好学习,以后好赚大钱”的想法;付出劳动,就要拿钱……这些表面上看来很平常的事情,或许只是一时玩笑,但隐藏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钱,可以满足我的需求。这种影响不是特意营造出来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由此推理,有多少家長就有着多少“特长者”!试想,如果我们将这些有不同兴趣特长的家长请进少先队活动中,那么学生将会拥有多么丰富的生活啊!

在二年级《迎中秋佳节,话传统习俗》这活动之前,辅导员了解到咸明月妈妈平时在家特别喜欢做各式糕点给家人品尝,尤其擅长做月饼等。于是便邀请咸妈与队员一起做月饼。小朋友们一听到“自己做月饼”顿时欢呼雀跃不止。在咸妈指导下,大家先动手将把白色丸子用双手按扁,把它作为月饼的“皮”。接着把黑色的丸子放到白色“皮”上,用“皮”把黑色丸子整个包裹起来。虽不易操作,但小朋友们不畏艰难,包得很起劲,乐在其中……

在这一活动中,咸妈这一绝活的亮相不仅仅让队员感受到了中秋的特色文化,同时对于咸明月而言,也为自己有这么能干的妈妈感到骄傲。活动后,有孩子还悄悄地告诉老师:“我妈妈会做衣服,以后我让妈妈教大家怎么做衣服吧!”看似一句无意的童言,却道出了孩子对父母的佩服之情以及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或许“龙生龙,凤生凤”的俗语在今天不一定对,但是不能否认家长的特长对于孩子无形的影响。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最棒的。尤其当父母在同伴面前展示某一方面特长时,孩子更是认为父母是无人能比的!当我们将这些“无人能比”能人一一列入少先队活动资源时,相信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只是才能,或许还有更多的自信、亲情、友爱。

4、物质资源

少先队活动作为以队员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课程,追寻队员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的。而在家庭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谓与他们朝夕相伴,甚至伴随其成长,队员对这些物品有深厚的感情。在活动中,我们往往需要队员观察身边的一些静物或者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如果我们能把学生相关的生活物品适时地引进课堂,学生必将对其充满了兴趣,我们的少先队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四年级《科技给我力量创新伴我成长》这一活动前,辅导员要队员先观察调查家里的各种电话。在活动中,几乎每一位队员手中都有关于现代电话的各种资料。有学生亲手拍摄的照片资料、家长帮助做成的视频资料,更有一些孩子将爸爸妈妈近几年更新换代下来的移动电话带到课堂上,并予以了呈现。于是,无线电话、录音电话、视频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电话等等各种现代电话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有了全面的了解。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东西,通过一次简单亲历关注,学生不仅对电话的发展历史以及电话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更为透彻,对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尽管千千万万个家庭有千千万万种情况,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还是差别不大的。例如锅碗瓢盆碟等餐饮用品,电灯电话电视洗衣机等常用电器,更有甚者电脑、手机等数字产品等等。这些东西随时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只要我们有心,哪怕是最简单的物品如果能被我们有效利用,那么它也必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资源。

实践探索二:“力”怎么“借”?

家庭教育资源的丰富多样,使我们的活动内容精彩纷呈。而活动中要使这些资源真正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得我们深入思考:家长的“力量”怎么“借”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让家长资源以各种形式进入到我们的少先队活动中,以促使孩子道德认知的有效形成,切实提高少先队活动的育人实效。

㈠、家长大讲堂——让活动更具有参与性

针对家长资源中有许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行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这些资源,于是我们特以年级为单位设立家长大讲堂。每学期,根据少先队活动主题,统筹安排家长来校授课。在学期初,我们先发放意向表表,让家长自愿报名、自愿选题,敲定人选以后我们结合教学进度确定大概周次,以便让讲课家长做好充分的准备。家长到自己孩子的班级或者年级上课,新鲜好奇写在孩子的脸上,他们安静地听,积极地回答。而家长们精心准备,通过课件展示、有奖问答、小组讨论、现场操作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教授,深受学生喜欢。大讲堂开设至今,《健康成长篇:护牙小知识》、《我妈妈最棒》《选好玩伴》……等等已将近有四十多项内容在各个年级呈现,可谓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从中也获得了一次亲子的机会,孩子也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认识了父母,更加敬佩和尊重父母。讲课结束,学校还给授课的家长颁发证书,这张证书成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见证,也使每位参与的家长平添了一份成就感,让活动更具有了参与性。

例如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植树节》系列活动后,104中队杨光家长就按照期初如约走进大讲堂,为全体一年级孩子上了一堂《让春天更美》的种花植树讲解。

同时203中队可航家长也同时走进了二年级大讲堂,结合活动主题以及自己的特长,他选择了《让生活更美丽》的插花艺术介绍,通过讲授与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不仅对插花这一艺术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如何巧手装点生活也有了新的看法。

㈡、特聘辅导员——让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活动课程,少先队活动中有许多内容仅凭我们学校辅导员老师一时半会的讲授是无法让队员真正接受的。对他们而言,没有比真人真事更让其可以信服的。于是在摆事实、讲道理中我们除了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呈现相关的内容之外,还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家庭资源。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活动过程,或亲情交流,或现身说法,尽量以最真的生活、最近的距離影响队员。于是就根据活动需要邀请一些家庭成员为“特聘辅导员”,参与其中一些活动。

例如在“重阳节”活动之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辈曾经对家庭和社会所作的贡献,所以六年级的辅导员先设计了让学生回家调查“我的祖辈”的故事。由反馈信息得知,班级有几位学生的爷爷或者外公年少时曾经历过艰苦岁月。于是辅导员联系了三位老人,作为特聘辅导员邀请他们走进中队活动中。于是在交流之后,小主持人请出三位老人来谈谈他们年轻时最骄傲的事情以及现在最高兴的事情。伊灵爷爷年近八十却耳聪目明,讲述了年少时亲眼目睹堂叔惨遭敌人枪杀,自己机智地带着堂妹逃出村庄的事情。现在他每次回老家看到自己家和堂妹一家人高兴地聚在一起时,都觉得无比的幸福。黄燕奶奶讲述了在年轻时经受三年自然灾害,全家齐心协力过难关的往事。她觉得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把三个孩子都抚养成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现在只要一看到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家人来看她,她就觉得无比欣慰……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曾经只是电视、电影中遥远的故事,但是当活生生的人物立在他们面前时,带给他们震撼的就不仅仅是故事内容的离奇,更多地也许是来自心灵深处对人、对事、对自己生活的重新认识。家庭资源的运用有时候真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出现在合适时间、合适的内容甚至合适人面前。为此,在运用任何一个家庭资源之前,我们都有必要精心地设计活动方案,让资源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现,从而在不经意间强化队员对道德的认识,有效促进队员良好品性的形成。

㈢、校外生活评定——让评价更具有实效性

在学校里开展少先队活动因时间原因往往具有局限性,而活动成效的体现又具有滞后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家长参与少先队活动的过程以及评价,整合有效资源,提高活动成效。所以我们结合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设计生活必修课程,每月一主题,以学生在校外表现为主要内容,家长除了量化评价之外,还特设“家长的话”,定期让学生把评价表往返于家校之中,家校配合,促使队员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附件:部分学校大队部设计的《一年级生活课程评价表》。

学生良好品行是在一以贯之的持续不断的教育施力环境中累积形成,评价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失家长参与的评价是不完整的,也无法实现少先队活动的实施和优化,更谈不上有效。

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我们提高少先队活动育人实效强有力的措施。在广泛的家庭教育资源中,只要我们把握住少先队活动的特点,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精心选取可用资源,积极搭建展示各种资源的舞台,拓展延伸资源的运用空间,有效借助家长之力,就能够创设出生动活泼、队员乐于参与的活动,就能够使少先队员的优秀品行在各种体验中真正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少先队研究》2016年第1期——2016年第3期。上海人民出版社

[2]《少先队活动》2016年第1期——2016年第5期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附件:部分学校大队部设计的《一年级生活课程评价表》。

作者简介:谢晓春,(1983.3-),男,汉族,浙江萧山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合理利用
“游戏化”课程中多媒体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档案资源的功能与合理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中职英语语音室教学优势及问题分析
试论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创新思路
思品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策略
家长资源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