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影本体浅析“囧”系列喜剧生产方式流变

2022-05-16 20:31左宁
锦绣·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

左宁

摘要:“囧”系列是近几年话题不断并逐步发展为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喜剧表现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本文基于徐铮导演的“囧”系列电影,通过电影本体探讨电影对社会不同阶层对待爱情、友情、亲情等多种感情进行思考的同时分析其产生喜剧效果的途径;通过电影中角色的社会地位差异化、空间的多元化分析电影叙事的独特能力和喜剧的生产方式;通过电影中喜剧的产生方式和途径探讨观众对“囧”系列的接受能力和心态演变。

关键词:社会认同;空间流动;多元情感

一、同现实映照: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认同感

囧系列电影的叙事无疑是优秀的,布莱克·斯奈德说过这类电影是属于“伙伴之情”型的故事模式,一开始伙伴之间是相互厌恶的,但是他们的共同经历托出一个事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并且在相处过程中发现有对方的存在才能完整或是才能完成某件事。

在系列电影中,发生故事的主要人物都为社会中产阶级身处中年危机,《人在囧途》中的李成功;《泰囧》中的徐朗,《港囧》中的徐来;《囧妈》中的徐伊万,他们都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却苦恼于家庭、情感、逝去的青春。

如此人物设定在反应个体人物故事的同时也能映照当时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由此涉及视眼广泛,满足了观众对电影似是而非,似而不同的观影需求,角色所遇到的中年危机也正是现实中最能让观众产生认同感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

系列电影中,另一个伙伴这一角色在电影中没有太大变化,而在《救猫咪》中提到“伙伴之情”型的故事模式中,另一个伙伴的任务就是改变主人公。 电影中与徐铮搭档的另一个伙伴都是与徐铮不同阶层或是追求不同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的精神存在也正是故事主角需要追求和渴望但也不愿承认面对的事实。

在“囧系列”电影并非是易装的欺骗,而是故事主角对另一伙伴在目的上的欺骗,在开始欺骗时就埋下露馅的可能,同时会出现由此引发的伙伴之间的矛盾和误会,造成笑料或者促成影片情感升华,在《囧妈》中由于徐伊万对自己婚姻状况的隐瞒,在与母亲谈论的过程中让母子俩感情得以舒缓。

多元化空间:差异化空间下设置喜剧感

“囧系列”电影中都选择有很大追逐可能、空间视域变数大的场景作为故事展开伊始,如此故事涉及空间广域,在一定空间类型限定内,又会发生各种可能性,满足观众在观影之前的基础预期和对未知情况产生期待,同时达到了不同空间下合理的促生差异化戏剧效果,也真正实现了喜剧电影创作的喜剧意识和喜剧品格。

1、多样的交通工具带来空间迁移

“囧系列”一大特色就是交通工具跨度明顯,这一特色则将追逐戏份的优势呈现出来。追逐在电影中是最能带来紧迫感的方式之一,而喜剧中的追逐戏份着重不是追逐,不需要过分强调追逐戏份给故事本身和观众带来的刺激感,而主要体现在破坏追逐时营造的紧迫感,对故事进行颠覆。

在电影《囧妈》中的交通工具也涉及众多,有飞机、火车、巴士、轮船甚至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在冰河上开车,由于交通工具的不确定性,在空间转变上也是观众期待的重点,而徐伊万的母亲则是这一段伙伴关系中没有太大变化的角色,由于俩人的关系时亲人母子关系,所以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也会暗含着俩人关系发展的走向。

因此交通工具带来的空间迁移用差异化在实现喜剧效果的同时也和故事剧情发展紧密联系,是角色情感变化的外物表现方式,所以这种将故事中的物和故事中人的情感互相联动时所产生的下意识的生动也更能同观众产生互动。

2、角色的行走目的带来空间迁移

“囧系列”电影中由于角色的主动性导致伙伴之间虽然最终到达的目的地相同, 但是所行的目的是不相同。由于角色行走目的的差异性带来的空间位移的多变是必然的,目的不同,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也会不同,但又因为俩人缺一不可的设定,所以在路途中产生的闹剧和滑稽是必不可少的,空间与角色之间的微妙关系得益于在电影展示广阔社会背景和环境时,总是围绕着人物内心冲突去编织故事情节。

在“囧系列”中,故事主人公行动目的功利心、目的性是很强的,《人在囧途》中的李成功,他回家的意图表现的急功近利;《港囧》中的徐来见初恋的目的性很迫切;《泰囧》中更是明显的直达目的签授权书;《囧妈》中的徐伊万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在故事的发展中他的目的进行了转变,最终转变为母子之间的情感,并占据时长较大。

二、多情感层面:不同母题制造新奇感

“囧系列”电影是典型的公路喜剧片,这类影片都包含了三个元素,1、一个“不完整”的主人公;2、一个“伙伴”,主人公的生活因这个伙伴而完整;3、一种“复杂情况”出现了,迫使他们分开——但这种力量将使他们结合得更加紧。

在“囧系列”电影中对于“不完整”的主人公元素表达的方式是一直在变动的,从最开始的夫妻关系到朋友关系再到青春的幻想再到家庭关系,影片对“不完整”主人公的描述是涉及广泛的,但是总归会触及关于个人情感的家庭问题,这也是四部电影被称为系列的一个内在联系关键点。

对主人公“不完整”和“复杂情况”的敏锐掌握和设计塑造是系列电影成功的关键,也是主创人员对社会问题的精准判断。

在主创人员对艺术追求的过程中,会模糊对类型的要求,喜剧电影不再是喜剧,而是具有喜剧元素的正剧,这一点在《囧妈》中更为明显。

《囧妈》在影片后半部分母子二人在树林里遇狗熊被救,在冰河上徒步,无疑这都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浪漫。而这部分的创新是在以往的三部作品中不曾见到的,这是“囧系列”中创新的一笔,但是这一做法也打破了观众对真实的需求和幻想,最终观众的反应却是适得其反,认为《囧妈》失去了以往的喜剧风格。

结 语

“囧”系列电影是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跨时空的长期记录,电影本身的意义也将扩大到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感知和探讨社会问题,电影中人物通过喜剧的表现与观众产生连接,巧妙的达到预期喜剧效果,通过空间的迁移和对不同情感类型的追溯促就喜剧的话题和电影表达方式的新鲜感,由于篇幅和能力的限制,对“囧”系列喜剧产生的更多社会性的原因未能做到细致完备的归纳,在之后的研究中将会从这方面入手加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美]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经典电影剧本探秘.汪振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133.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
进城农村青年社会认同问题探析
司法公正社会认同的价值、内涵和标准
国内针对农民群体角色转换的认同研究综述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略论我国中小城市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瓶颈及破解
核心价值观:重构微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与根本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个体化趋势及社会治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