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文化不断“破圈”激活文化遗存活力

2022-05-16 13:30卞文志
青春期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唐宫洛神破圈

文/卞文志

近年来,河南卫视的晚会类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等因设计奇妙、服装精美、文化气息浓厚屡次引发网络热议。以2021年河南卫视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为例,节目开场,水下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原名《祈》)广受好评:“我是看到神仙了吗?”表演者在水下翩若惊鸿,一出水下“飞天”舞蹈令人叹为观止。

当文化类节目刚开始聚焦和挖掘各具特色的当地传统文化时,河南卫视别具匠心地将河南尤其受到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最耀眼的元素进行放大,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再以歌、舞、杂技、戏剧等传统文化形式呈现出来,令人眼前一亮,赢得人们的赞赏,尤其受到大批年轻人的喜爱。在传播传统文化元素上,河南卫视的文化类节目可以说弯道超车,走在了前面。

“端午奇妙游” 再现传统文化魅力

河南卫视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的其他内容也毫不逊色:整个节目再现了端午前夕祭祀盛景,融合祭祀、舞蹈、杂技、击鼓等元素的《龙舟祭》;呈现兰陵王波澜壮阔一生的《兰陵王入阵曲》;将傀儡戏与舞蹈融合,场景梦幻的《唐印》;再现中医文化魅力的《医圣传人》;梦回大唐盛世,再现“云想衣裳花想容”人间绝色的《丽人行》。观众们高度评价:“节目用心,观众自然走心。”

从“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再到端午节惊艳世界的“端午奇妙游”,一档档低调奢华具有内涵的文化类节目,让河南卫视的传统文化节目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端午奇妙游”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之一,共由7个节目组成,包括舞蹈《洛神水赋》,融合祭祀、舞蹈、杂技、击鼓、奏乐等元素的《龙舟祭》,琵琶弹奏《兰陵王入阵曲》,傀儡戏与舞蹈融合的《唐印》,歌舞《医圣传人》和《粽横一面》,重现大唐盛世的舞蹈节目《丽人行》。该系列节目不局限于晚会、文化节目的传统表达形式,首次采用了“网剧+网综”的创新手法,用4个“唐小妹”的生活故事串联起7个独立的节目。唐小妹游走在大唐盛世感悟端午佳节,令观众仿佛看到了置于古代的端午盛况。

整个节目的主题凝聚于端午传统而又不局限于端午文化,是多种传统文化,如中医文化、傀儡戏、唐代舞乐、文人墨客诗词文化等的集中展现。整体来看,无论是节目外在形式还是所传达的传统文化寓意都很有看点,值得细细琢磨。“端午奇妙游”好看的根源在于它呈现传统文化的方式非常新颖,除了其中对高科技摄影的运用外,对文化节目的一些边界也做了拓展,如舞台不再只是演播厅,可以是古城、博物馆,也可以是水下、山间、瀑布边,这档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也不沉闷,就是把传统文化的美和寓意传递到观众面前,可以说是一档认认真真引领大家细细品味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

乘着国风热潮弘扬传统文化

在河南卫视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中,最出彩的《洛神水赋》到底是怎么在水下拍摄的呢?《洛神水赋》中的舞者形象到底是“飞天”还是“洛神”?《丽人行》中出现在屏风上的传统绘画是什么作品?随着节目的传播,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得以普及,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从中让大家知道了起源于北齐的舞乐《兰陵王入阵曲》是如何辗转在日本流传,又回到本土的,知道了“洛神”甄宓的形象与故事,也知道了为《丽人行》提供灵感的6米长传统绘画《明人画千秋绝艳图》。

乘着国风的热潮,借助这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河南卫视的这档节目完全激活了与端午有关的传统文化元素,不仅给观众扫了盲,也补了课。当然,“端午奇妙游”的好节目也不是凭空而来。其实,2021年河南卫视在春晚节目播出时,就凭借《唐宫夜宴》这个传统文化节目,从众多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中脱颖而出。

“唐宫夜宴”这档节目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通过婀娜多姿的唐乐舞呈现出独特的古典气质,非常吸引人。该节目系列中,如元宵晚会的《芙蓉池》、清明节的《纸扇书生》,又一次次提升了审美高度,把传统文化意蕴呈现于荧屏之上。节目以河南博物院陈列的唐俑为原型创作的舞蹈“唐宫夜宴”,将传统历史文化的内核加上科技赋能的视觉效果,以创意新颖的方式,唤醒了传统文化本来具有的魅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同。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创新性的融合,也为文创产品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2020年9月,经过5年全方位提升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馆试开放,九大“镇院之宝”集结亮相,“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选取包括妇好鸮尊、杜岭方鼎等在内的精品文物5000余件套。其中,妇好鸮尊、云纹铜禁化身冰箱贴、胸针、项链,甲骨文表情包成为网络聊天“斗图”的新宠,“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让游客挖“宝”上瘾,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让人边吃边长知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元素,以有趣的形象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古’的‘今’起来、‘活’起来,赓续传统、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可亲、可感、可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说,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文旅产业竞争力、产品供给力、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创新+匠心”让传统文化美“破圈”

水下洛神舞惊鸿,唐宫夜宴曲绕梁。在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中,舞者化身“水下飞天”绝美登场,以婆娑舞姿重现了《洛神赋》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美”,是《洛神水赋》收获的点赞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显然,和其姊妹篇《唐宫夜宴》一样,《洛神水赋》也戳中了公众的“美点”。为什么这两支舞能戳中海内外如此多人的“美点”?它们究竟蕴含了什么“美的密码”?

为力图向公众展现美、传达美的文艺作品,在“创新+匠心”的节目创作中,必须契合这一时代公众的“美点”。因为,公众的“美点”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以,文艺作品也要因时而变。这正是《唐宫夜宴》与《洛神水赋》“美的密码”之一。一流的文化,要有一流的表达。事实上,河南各地目前正在通过各种创新手段,积极激活文化遗存活力。如河南博物院将馆内珍宝打造为“考古盲盒”,还附赠考古钻探工具“洛阳铲”,风靡一时;古都开封清明上河园让人“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洛阳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正在成为当地文化新地标……

近年来,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被点燃。《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均演绎了东方美学,弘扬了传统文化精粹。而“变”,则主要体现于创新理念、现代表达及技术手段上。《唐宫夜宴》运用5G+AR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融合,并加入水墨画和国宝等元素,《洛神水赋》则采用水下高清摄影,并对“声光电”进行巧妙运用,可以说,两支舞通过“创新+匠心”都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也是运用创新表达来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提升了地方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吸引力。

另一个“美的密码”则是专业和匠人精神。专业水准的保证正是来自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不怕苦难的匠人精神。以《洛神水赋》为例,洛神表演者何灏浩表示,接到任务后,她便找了一些敦煌舞蹈来看,学习、借鉴了飞天的动作,还认真研读了《洛神赋》;拍摄时,整个舞蹈都是憋气完成的,大概50秒左右换一次气,为了克服水下浮力,还要戴两公斤到十公斤不等的配重,而为了克服水下频繁眨眼睛,更是不断苦练……一段不到2分钟的视频,历经3次拍摄,足足在水下泡了26个小时。

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灿若星辰,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绘就了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作为历史文化大省,河南近年来深耕文化领域,致力于破解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密码,带动传统文化审美渗透人们的生活当中,像《洛神水赋》这样吸睛的“国潮”文化作品,倍受观众的喜爱。

如今,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不断增强。河南有着“伸手一摸春秋文化,两脚一踩秦砖汉瓦”的盛名,传统与现代融合,让优秀传统文化一次次火“出圈”;从自醒到自信,文化大省河南的“破圈之路”,恰逢其时,也让人们在感知黄河、感悟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中,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由此可见,无论是“水下洛神”还是“唐宫夜宴”,能够戳中公众“美点”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对传承传统文化和尊重当代公众“美点”的深入思考和创新探索。这些节目的大火再次证明,在物质丰沛、信息交换迅速的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生存、创新、融合、发展的空间。河南的传统文化热现象充分说明深刻认识历史遗存的内在价值,生动表达它们的独特魅力,就能成为国风国潮;充分说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不断释放传统文化中的活力、魅力,就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无论社会多么现代、文化多么多元,人们仍然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内心的滋养。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新+匠心”的雕琢,找到贴合人们需求的出口,再度绽放崭新魅力,才能让大众发自内心地喜爱和认同。

猜你喜欢
唐宫洛神破圈
重新定义水产功能料!凭三精新标准“破圈”,福美康品牌价值增长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露营“破圈”背后,这家房企解锁了新社区美学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洛神姿
李旎:B站『破圈』的幕后导演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观茶
荷花
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