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16 11:11海南省东方市四更中心学校
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直角所学导图

◎ 海南省东方市四更中心学校 王 文

教师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现状、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意义,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希望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现状

1.教师应用思维导图的能力有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是改革教学方法的体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积极应用该方法。但是部分教师缺乏应用思维导图的经验,应用时缺少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更没有机会和其他教师讨论,因此大多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时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直觉摸索,导致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的初期教学生硬,甚至还有的教师盲目照搬思维导图的模板,整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教师的把握力度还需控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可知,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时缺乏把控思维导图的力度,教学内容和思维导图无法较好结合,应用思维导图时给人一种束手束脚之感,未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透彻地了解思维导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应用思维导图时将教学内容和思维导图有效结合,从而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

3.师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不强。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给学生讲解知识或是让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双方都具备一定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才能清楚地呈现出思维导图的内容。但是教师教学任务重,很少有时间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压力大,缺少时间学习思维导图的技巧,学习效率低。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1.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思维导图形式多样,且结合以往的教学可知每个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各有不同,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多个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需要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少学生都能借助五颜六色的线条绘制知识点构造图,之后加上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领悟和记忆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发散思维。

2.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灵活的思维对学生学好数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小学生还处于思维品质的培养阶段,因此教师要把握这一关键的教育阶段,加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所学知识点,弥补学生逻辑错误的问题,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3.降低学习难度。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感到学习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和学生缺乏清晰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学习效率不高,甚至无法完全理解所学知识点。思维凹凸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逻辑思维清晰地描述出来,这种思维可以直接在学生脑海中进行映射,从而引导学生的行为和思路,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课时不会主动学习,很显然这不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但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劳逸结合,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依赖于三大作用:一是降低学习难度,二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长期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教师应用思维导图一段时间后逐步帮助学生改正了不良学习习惯,使其学会主动和教师沟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思维导图,构建活跃课堂。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钟表中的数字代表什么,使学生初步了解钟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教师让学生以“我的一天”为主题画出思维导图,比如每天6:30分起床、7点吃早餐、8:00上课、12点放学……每个学生都写出了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再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调整相对应的钟表时间。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初步认识了钟表,且课堂变得更为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从而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2.应用思维导图,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关键。比如对于“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决,教师让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并进行假设:第一种情况假设为笼子里全是鸡,有16只脚,但是实际上一共有26只脚,那么就是多了10只。在鸡兔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那么脚的只数就增加2只,因此只有增加5只兔,鸡兔脚之和才是26。第二种情况为假设笼子里全是兔。再次回到刚才的表格,左起第一列中的8和0表示笼子里都是兔。因为笼子里都是兔,那么脚的只数有4×8=32,但是实际的脚比假设的要少了32-26=6只,1只鸡比1只兔少2只脚,那么可以计算出6÷2=3只,因此兔有8-3=5只。可见,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两种情况绘制出思维导图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3.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小学阶段复习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因为数学知识点是可以拓展延伸的,教师可借助复习让学生再次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弥补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以“角”为核心画出思维导图:首先,从认识角出发。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我们将其称为角。其次,画角。先画出一个顶点,之后从顶点出发朝着不同方向画出两条射线。然后,认识直角。从顶点出发,两条射线互为垂直。再次,讲授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边对边、两边重合的角为直角;若两条边中的一条边在直角内,为锐角;若两条边中的一条边在直角外,为钝角。最后,画直角。先画一个点,以该点为基础画出一条直线,将三角尺上的顶点和这个点对齐,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之后从这个点开始沿着三角尺上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线,最后将直角标志画出来。上述复习环节笔者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从认识角、画角、认识直角和画直角四个不同角度出发指导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在画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4.应用思维导图,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教师要科学应用思维导图,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其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上笔者结合购物活动让学生认识并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提高学生应用人民币的能力。后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比如可以根据人民币的分类、兑换和简单计算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

图1

上述环节中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掌握繁杂的知识点,且优化了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深刻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点,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直角所学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非所学
多少个直角
非所学
巧用“一线三直角”模型解题
化归矩形证直角
初识“一线三直角”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