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如何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2-05-18 22:49胡艺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

胡艺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且与水土资源不相符,很多地区都逐渐出现地面下降、河流干涸等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过程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导致了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而且缺乏水资源保护意识。因此迫切需要解决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并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利用  现状

Analyze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ydrological and Water Resources

HU Yi

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is mainly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inconsistency with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In many areas, there gradually appear ground decline and rivers drying up.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process has further led to the destruction and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lack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resources waste and pollution, and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Hydrological and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Current status quo

在环保理念逐步普及、深化的背景下,人们对水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工作也如火如荼开展,以此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避免浪费。近年来,全球水资源总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大大增加了我国实际水文水资源保护的难度,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本文从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入手,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

1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概述

1.1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关系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2,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比相对较小,因此实际上我国的水资源并不多,而目前我国是已经缺乏水资源的国家之一,这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水文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比较密切[1]。水文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水文预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水资源的评估和监测切实改善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综合服务[2]。加强水文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对促进水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以及提供更加稳定的水文服务和水文信息化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此外,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我国水资源保护、生态监测与评价,乃至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响这些对水资源的需求将增加我国对水文研究的需求。

1.2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意义

1.2.1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必须以科技为基础,实现自身可持续应用,整合大量研究数据,有效规划应用过程。水文信息服务的一个具体成果是充分了解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群众基础。信息服务从整体上掌握当前水资源状况,如资源分布、规律等。信息系统通过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为员工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总结这些意见,完善现有的资源规划体系。

1.2.2 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

现如今,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稀缺和污染问题,这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要依法依规科学管理,结合水文工作发展,加强保护,要认真做好资源储量和质量调查,着力解决污染问题,科学规划用水[3]。这项工作不仅有效地管理和保护了自然生态,而且完成了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水文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水质监测,在水资源保护和规划过程中科学规范用水,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4]

2案例概述

2.1 水資源概况

娄底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8.98亿m?。市域被湘江、资江两大流域平分,新化县、冷水江市部分、涟源市部分属资水流域,面积为4011km2,主要有资水干流及一级支流大洋江、油溪河、渠江等河流;冷水江市部分、涟源市部分、双峰县、娄星区等县市区和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属湘水流域一级支流涟水,面积为4106km2,主要有二级支流孙水、湄水、侧水等。全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量133.42亿m?,其中资水占80%,其他为涟水、涓水、蒸水总计为20%。全市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降雨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第二,境内水资源量较少,但过境水量充沛;第三,水利工程虽多,但调蓄能力较差。为了践行可续发展的理念,必须加大水文水资源保护利用,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精细化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2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68.98亿m?,其中,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涟源市、冷水江市分别为4.68亿m?、11.35亿m?、35.02亿m?、13.88亿m?、3.72亿m?,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8.98亿m?,人均水资源量为1531m?,由于降雨在空间上从西到东递减,水资源量西多东少,东部涟水湘江流域占国土面积50.7%,而可用水资源量却仅占18%。丰水年与枯水年降雨量变差悬殊,且年内分布也极为不匀,春夏两季降雨占全年降雨70%以上,其中4~6月降雨占50%以上,秋冬两季仅占30%左右,易造成年内前涝后旱。娄底市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量133.42亿m?,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东部入境水虽不多,但利用较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4.78亿m?,主要有松散堆积层空隙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岩裂隙岩溶水三大类型。

2.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供水工程供水量与水资源量的比值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一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主要判别指标。2019年水资源总量为95.23亿m?,较多年平均偏多38.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湘江流域为35.3%,资水流域为12.1%,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2.3%。为支撑区域内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娄底市涟水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逼近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红线,超过了《湘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中确定的自产水资源的33%可供分配量,需要加强供水和需水两方面管理,确保水生生态系统有足够的水流量,增加水资源管理投资。

3加强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工作措施

3.1加强资源建设,提升监测质量

水质直接决定资源能否安全、可持续地利用。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水土流失的扩大,污染水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亟待改善,通过建立水文监测网络,在水文监测工程中增加一些现有的水质监测项目,将两者结合起来,提高特定区域的水污染水平[5],采用科学净化污水的有效手段,减少污染面积,更充分地开发水资源。资源建设是水文水资源监测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技术和设施是实现水文水资源监测成果的必要支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提高水文水资源自动监测水平,及时更新现有基础设施,引进更先进的设备,确保与时俱进,使监测结果得到充分保障。例如,建设较为完善的水文水资源数据监测中心,配备微机计算等先进的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掌握水文水资源变化情况。

同时,还应重视监测方法的优化和改进,使水文水资源监测更具针对性,促进实施,更详细、全面地了解水文水资源的变化及其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

3.2完善水文水资源管理体系

在我国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水资源管理项目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政府在现有水资源储备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管理计划,将其确立为“全面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6]。为促进各项作业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健全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制度,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指导,防止管理混乱的出现,水文水资源管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导致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难以保证。为确保水文水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以便有效地进行水文水资源管理。同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让工作人员全面监督项目建设,及时发现项目问题。通过及时的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及信息交流,促进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3.3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等科技水平。做好新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技术本身的应用价值[7]。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配套设备升级换代。根据部门年度预算,在引进新设备时可制订合理的分阶段采购计划,使新技术有序覆盖所有监测领域,充分挖掘技术价值,提高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要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使其具备相应的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作用,提高地方防洪减灾水平和应用效果。

3.4完善数字化水文站网建设

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也应实行数字化模式,建立全面的数字水文站网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资源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和利用[8]。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淡水资源方面[9]。许多地区在雨季容易发生洪水,数字水文站网综合系统的建立有助于人们及时了解洪水的相关信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灾难发生之前或期间,甚至在灾难发生之后采取一些对策,尽快采取救济措施。数字水文站网的建设有利于获取与水文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有关的数据信息和动态,实现水文遥测,完善水资源信息处理系统。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和防洪减灾数字化是最大限度地监测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变化、提高防洪减灾预见性的有效方法和科学措施[10]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水文水资源管理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水文水资源的实际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需要合理注重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的结合。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水文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李生迪.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文水资源监测关系探讨[J].地下水,2020,42(2):170-171.

[2]陈学虞,刘中利,李懿琪.黄河水文科技技术对水文监测发展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7(17):59,61.

[3]刘龑,郑冉,王卓.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9):15-16.

[4]薛祺.无定河流域水文化演变规律及其价值评估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0.

[5]杨丰云,尚艳丽,张春玲.2020年度泰安市境内大汶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分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1(10):58-63.

[6]周旭波.油田压裂返排液對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12):67-71.

[7]李晓花,马永刚,杜历.宁夏季节性河流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监测的探索与思考[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1(8):77-80.

[8] 夏婷静.水文水资源对城市化发展影响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10):123-125.

[9]张瑛,徐庆,高德强,等.湖南会同不同林分类型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水文效应[J].林业科学研究,2021,34(6):81-89.

[10]朱双,李建庆,罗显刚,等.气候变化和都市化双重驱动下流域未来水文响应[J].人民长江,2021,52(11):86-91,127.

猜你喜欢
水文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
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研究
水文水资源管理对防洪减灾的意义
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分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