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探讨

2022-05-18 23:01李斌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旅特色图书馆

李斌

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时代,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主要通过旅游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各地政府看到了旅游业的良好市场空间,逐步开始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要实现地方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就要打造一套彰显当地文化起源、历史底蕴的特色旅游文化。地方旅游中融入历史文化,在科技引领下,带动地方产業的发展。于传统旅游发展而言,文化传承更具地方特色,对我国历史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互促的价值入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以供参考。

公共图书馆 旅游 文献资源 融合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fe is getting richer and rich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level, people have a higher level of pursuit of spiritual lif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st-paced times, people mainly enrich their spare time life through tourism. Local governments have seen a good market space for tourism and gradually began to build a tourism industry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create a set of characteristic tourism culture highlighting the origin and historical details of local culture. Integrate history and culture into local tourism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tourism, cultural inheritance has more lo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Starting with the value of mutual promo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library and tour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library and tourism for reference.

Public library; Travel; Literature resources; Fuse

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是人们丰富精神文化的重要场地。其内部蕴含着丰富的藏书,其中记录了我国各行业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旅游文化和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图书馆自身获得了新的历史传承任务,同时大大提升了旅游业本身的文化层次。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首先要完成内部公共服务以及地方旅游产业的高效融合,为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以旅游的方式推进地域文化发展,丰富游客体验,同时提高全民的学习兴趣。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进程中,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互促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在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进行融合,促进图书资源的整合。此外,还需要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融合过程中的个性化以及精准化,对图书馆的服务形式进行有效的改革,进而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增加图书的使用效果,进而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变革,增加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下面就在进行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互促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1加快文化品牌传播的关键方式

公共图书馆在当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中心地区。人们可以通过馆内藏书,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等多种信息。当地方旅游产业中融入公共图书馆后,可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发扬历史文化,可丰富游客的精神生活、加速交流、带动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推进文化传承等。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已经率先应用地方公共图书馆资源,举办文化讲座,向全国游客普及当地的特色建筑,大大提升了地区知名度。除此之外,有些地区还有特色的馆藏文化,向人们介绍重要人物、风土文化、历史发展等重要信息,同时扩大了地方影响力。

1.2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公共图书馆服务于社会,其肩负着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以及保管等多项任务,也是当地发展中的各项政策、经济以及社会建设等资料的重要存储机构,有着丰富的存储量,其中包含了文本、影音等视频资料。其本身具备各行业的优质资源,兼具资源获取、分类、提取、整理和资料检索等功能。同时内部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信息获取渠道广泛,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就旅游发展来看,图书馆本身记录着当地的自然风光、结构特点、古代文明、历史传承、风俗特点等。合理应用这些资源,经过系统科学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论述,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源以及旅游攻略,也可通过专题讲座、文化宣传、资源共享等模式,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素材和管理依据。

2.1公共图书馆嵌入旅游景区

图书馆与地方旅游业的融合,可提升当地旅游形象,让游客在获取感官体验的同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特色旅游服务,将图书馆融入旅游项目中,提升游客的品位。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的有效融合,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人们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公共图书馆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自然风光的介绍欣赏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路线的规划也更加注重文化元素。酒店业也开始推出主题文化,因此,旅游也要打造地方特色游路线,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注重地方文化的融合。站在视觉体验的角度来看,有着丰富历史文化为底蕴的品牌比廉价粗糙的物品更容易让群众接受。目前,有些地区的民俗建设中,融入了小型的书吧,丰富游客的精神生活。图书馆的建立还可以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如在丽江就推出了水上阅读,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2.2丰富和完善旅游文献资源,切入地方特色文化

当前旅游与图书馆的融合,由于项目相对单一,内容也并不丰富,因此效果平平,无法吸引游客关注。因此,图书馆要积极转型。第一,在专项资金的应用上,打造旅游专属的文献馆藏,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丰富旅游资源,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信息。由专人完成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丰富图书馆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捷,提升旅游体验。第二,要科学规划管内空间。可在适宜的位置摆放当地的著名风景图片,并展示一些记录当地发展历史和民情风俗的资料,方便游客阅读和了解,打造地区旅游品牌。第三,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通过产品的形式展示出当地的特色,游客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有当地文化传承的纪念产品,提升服务品质。

2.3拓展思路理念,探索多方合作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完成,合理规划人员、信息、文化以及空间等多种资源。当需要在图书场馆内举办活动时,可借助合作方的资源来保障活动顺利实施。将地区文化融入旅游规划中,工作人员要有不断拓宽发展方向,根据人们目前关注的重点,使其更好地融入旅游规划中。馆内员工要加强学习,优化管理理念,转变原有管理模式的束缚,主动寻求合作机会,在发展中实现双赢。馆内工作人员文旅合作中,应选择那些资质较为齐全的旅行社共谋发展。双方协商合作条款,确认无误后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划分,在合作中实现双赢。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业务的发展,从项目运作资金、整体规划布局到活动安全保障都要做好明确的规定。

目前已有很多地区开始将图书馆融入旅游住宿中,这种合作模式下,游客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给自己“充电”,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阅读需求。图书馆要及时改变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丽水地区的旅游业率先发展,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在民宿中建立书屋,充分发挥媒体资源的优势,丰富游客的精神世界。文旅融合的推进,大大提升了旅游线路的品质,让人们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享受文化的魅力。温岭地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的束缚。在旅游住宿和民俗風情欣赏中,融入附属管文化,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表现。

2.4突破日常化、封闭式时间空间管理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文化的作用,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双方要认真研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等元素,可以将通过文化资源来赋予自然风光以神秘色彩,提升人们的体验度。借助科技的优势,打造虚拟场馆,为人们提供多重感受。运用美景提升人们的视觉体验,用文化魅力感化人的心灵,还可通过历史传承来引发人思想上的共鸣。文旅发展更注重内容的改革,打破传统行业内部管理的束缚和局限性。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思想有了明显变化,在精神方面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图书馆要适当延长服务时间,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精神生活追求。在空间规划上,场馆工作要根据当前的社会服务需求,构建虚实结合的多样化空间模式。改变原有空间布局,打造更加多样化的应用空间,以满足学习、技术交流、情感释放、文化欣赏等多种不同的需求;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打造多媒体阅读室,配乐阅读,综合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追求。图书馆要切实发挥其社会作用,作为集文化、科技传播于一体的重要场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学习、交流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开阔、互动和智能的共享信息平台。

2.5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创新平台场景

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特定的平台可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流的空间,促进社会消费。图书馆自身肩负着人类文明传承、时代信息发展、全民教育服务等重要意义,为了切实发挥其内部资源的作用,推进文旅融合的有效运作,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学习,熟练运用网络资源,掌握现代化的人工智能和虚拟场景转换等现代化技术。现阶段,人们逐渐习惯了从网上检索各种旅游文化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习惯于在网上对旅游文化信息进行检索,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旅游机构进行有效对接,提升文旅活动的特色,做好旅游景点的宣传,确保更多的旅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特色,进而提升文化旅游的宣传。在公共图书馆和旅游资源的融合中,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一套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在科技的带动下下,拓宽图书馆的内部服务,进一步开发智能场馆、可移动式场馆等,积极开拓虚拟场景,开拓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为游客打造更加高品质的服务,推出特色的精品游。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给人们提供更加新奇的服务,切实感受到信息文化的魅力。

一直以来,图书馆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文明传承的枢纽带。公共图书馆在地区文化传承、信息进步、城市发展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共图书馆融入地方旅游业中,给游客带来了更加新奇的体验,传播文化的同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等多方信息,将公共图书馆嵌入旅游景区,丰富和完善旅游文献资源,切入地方特色文化,拓展思路理念,探索多方合作,突破日常化、封闭式时间空间管理方式,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创新平台场景,不断拓宽二者的合作模式。文旅融合中,要不断推陈出新,制定一套符合城市发展特色的最佳发展模式,发挥公共图书资源的巨大影响力,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伍德嫦.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探索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研究,2021,51(2):34-40.

[2]柴景梅.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J].大众文艺,2021(3):150-151.

[3]袁莉莉.主題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21(2):50-55.

[4]刘景会.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模式与路径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1):38-43.

[5]黄小清.文旅融合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2):35-38.

[6]苏萦.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路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3):148-149.

[7]富玉娟.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创新发展[J].办公室业务,2021(3):150-151.

[8]孙国茂,郭闻钧,岑映,等.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当地旅游经济的路径探索——以舟山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2):78-82.

猜你喜欢
文旅特色图书馆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中医的特色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文旅照明的兴起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