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在癫痫病人中的应用

2022-05-19 08:48杨艳红曹民娟崔秀琴
循证护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癫痫病癫痫服药

癫痫为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与大脑神经元突然癫痫状放电有关,目前为止其发病率较高,且病情易反复发作,对病人身心健康易造成严重威胁

。有报道显示,约26%的癫痫病人应用规范化抗癫痫药物治疗仍较难控制病情,临床将此类病人定义为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是目前难治性癫痫病人的主要治疗选择,但术后病人需继续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较长时间方可达到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然而,癫痫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病人的病情控制效果及临床康复效果,如何有效提高癫痫病人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备受临床关注。早期研究表明,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放化疗病人中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

。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在出院后病人中有明确应用优势,但现阶段关于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对癫痫病人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尚缺乏统一定论,基于此,本研究以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癫痫病人为对象并展开临床研究,旨在明确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在癫痫病人中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基于K-means算法的优秀班集体评选方法,在选取均衡发展的班集体作为种子数据点后,将种子数据点作为聚类的初始中心,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聚类,直到类中心不发生改变或前后两次收敛函数值之差小于给定阈值,则聚类结束,并将种子数据点所在的类内的所有数据点作为优秀班集体。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类内紧密、类间疏离”的特点进行优秀班集体的评选,能够将均衡发展的班集体聚在同一类,解决了传统评选方式中班集体因为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而被评为优秀的弊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2例癫痫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癫痫诊断与治疗》

相关诊断标准;②癫痫病程≥6个月;③无脑部严重病变;④本研究获得病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占位性病变、代谢性紊乱所致癫痫;②合并神经系统变形性或进行性疾病;③合并影响智力和精神的其他疾病;④既往存在脑部外科手术者;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⑥精神疾病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102例癫痫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21例,女30例;年龄19~27(22.22±2.45)岁;病程6~36(20.01±2.15)个月;每个月发作次数2~13(7.02±1.06)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中专29例、专科及以上6例。观察组男22例,女29例;年龄20~28(23.04±2.39)岁;病程6~34(19.87±2.09)个月;每个月发作次数2~14(7.10±1.09)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及中专28例、专科及以上6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干预,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做好病历档案登记,为病人讲解出院后持续用药的目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叮嘱病人定期来院复查。

1.2.2 观察组

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2名神经科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所有成员均经统一培训且考核合格,要求所有成员必须熟练掌握出院后追踪护理管理的相关知识,建立追踪护理管理微信群,在病人出院前指导病人或其家属扫码进微信群。具体步骤和方法:①病人出院前由小组中责任护士为其建立电子个案追踪管理登记表,包括病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并发症、临床分期、放疗范围、放疗剂量、饮食指导、日常护理指导等。健康宣教:由追踪管理小组成员中1名责任护士在微信群内积极与病人沟通交流,定期在微信群内发布癫痫相关知识和用药方法及持续用药重要性的相关文章,及时解答病人疑问,及时疏导病人不良情绪。②追踪管理小组成员中另1名责任护士每隔1周在微信群内发放电子版用药追踪记录单,在群里督促病人及时填写记录单,便于主治医生掌握病人的用药时间、用药量等情况,确保病人长期、规律用药,不可任意加药、减药或停药,叮嘱病人出门前需随身携带抗癫痫药,同时追踪病人的情绪变化,通过线上沟通方式积极疏导病人的不良情绪,鼓励病人遵医嘱用药。③每周统计1次病人出院后服药情况,对于按医嘱用药的病人给予表扬,对于未能按要求用药的病人则记录其未按医嘱用药的原因,同时针对有关原因为病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指导病人定期复查。④定期在微信群内为病人发放癫痫康复指南,包含饮食指导、肢体康复训练方法、癫痫大发作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等,每个月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并总结病人出院后用药期间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护理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病人护理服务质量。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估病人自我效能感,量表共包含10个项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每个项目评分1~4分,被试者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计1分;“有点正确”计2分;“多数正确”计3分;“完全正确”计4分,总分10~40分,评分越高表明病人的动自我效能感觉越好

严格实行检疫制度。新植园引种无病苗是最有效的预防该病的措施,严禁从病区输入柑桔苗木、接穗、砧木、种子、果实等。一旦发现带病植株、苗木、接穗或果实应彻底烧毁。

IoT的智能化趋势势必会带来频繁的交易行为,而基于这类交易的隐私泄露也给IoT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3]。以智慧小区为例,供电公司可以轻易地获取每个家庭的用电记录,进而推测出业主的用电规律、用电行为等隐私信息;再如,车联网中电动汽车的充电记录也会暴露车主的驾车习惯、行车轨迹等私密信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隐藏交易记录是不现实的,因为供电机构无法确认应该给哪个家庭或电车供电;所以,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隐藏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借助区块链技术的节点标识策略,基于区块链的IoT匿名支付方案将有利于防止各类交易信息中用户隐私的泄露,将IoT的安全防护提升至一个新的台阶。

1.3.4 癫痫再发作发生率

1.3.3 生活质量

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包含8个问题,其中1~7题为2个选项(是=0、否=1,第5题为反向计分),第8题为5级评分(从不计1.00分、偶尔计0.75分、有时计0.50分、经常计0.25分、总是计0分);满分为8分,评分越高表明服药依从性越好,Cronbach′s α系数为0.81

,量表信效度良好。

1.3.1 服药依从性

与MCS结果相比,所提出的PPF方法可以提供近似的CDF曲线,且仅需要较少的计算时间。根据研究结果,配电网调度模型对总线电压相位角和线路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有显着影响,但对总线电压幅度和线路无功功率的不确定性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配电网调度只处理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变化,与总线电压相位角和线路有功功率有很强的耦合关系。结果还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配电网调度降低了总线电压相位角和线路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传统发电机的变化总是在配电网调度的基础上平衡光伏发电机的变化。

第二,评价阶段。根据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学习目标为论文、项目策划书、实验报告等,可以要求小组完成相应任务的演示文档或2 000字以上的实验报告,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给出分数并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该考核方式侧重学生在作品展示及课堂中表现能力的考核。

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CE)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能力、情感健康和及行为功能5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生活质量越高

1.3.2 自我效能感

比较两组癫痫再发作发生情况,采用电话形式随访统计两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癫痫再发作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比较(见表1)

2.2 生活质量(见表2)

2.3 癫痫再发作发生率(见表3)

3 讨论

抗癫痫药物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控制绝大多数癫痫病人的病情

,但癫痫发作有突然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加之病人及其家属对自身疾病和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不高,并且部分病人担心长期用药引起副作用,在服药过程中易出现自行停药、调整剂量或换药等行为

。有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时常引起脑能量的大量消耗,持续时间越长对神经元的损伤越严重,严重者甚至引起大脑的不可逆性损伤,危害病人生存质量,目前尤其是出院后癫痫病人服药依从性不高的问题备受关注

。据外国外学者一项研究报道显示,仅有30.9%病人表现出良好的用药依从性

。癫痫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为病人服药依从性差,导致癫痫药物浓度降低,继而引起癫痫持续状况的发生。因此,癫痫病人出院后服药期间为其进行正确的延续性管理对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理念在医护工作中的普及,以“互联网+”的护理干预逐步应用于出院后病人中,而进一步明确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对癫痫病人影响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近期有研究发现,癫痫病人服药必要性感知越低,其顾虑感越高而服药依从性越低,医务人员通过协助病人梳理对药物的正确认知,有利于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对病人疾病控制和康复效果有益

。出院后护理干预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病人出院后继续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关键,且对减少癫痫发作和促进病人康复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Morisky评分、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能力评分、情感健康和及行为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初步表明了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可明显提高出院后癫痫病人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及康复效果,有利于病人病情控制和预后的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借助于微信APP平台,于微信群里进行文字、语音和视频等形式的线上管理,通过在微信群推送癫痫相关知识和日常护理及注意事项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利于病人理解和接受,并通过微信群由责任护士提醒和督促病人合理用药,在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同时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通过追踪模式的健康宣教、用药记录、遵医嘱用药情况评估和康复指导及护理模式的改进等内容,为出院后癫痫病人的持续性用药的监督和指导提供便利,并实现对癫痫病人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利于病人自我效能感和抗癫痫药物作用的认知功能的提高,最终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对提高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

。此外,本结果还显示,出院后1年观察组癫痫再发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初步证实基于微信APP的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在出院后癫痫病人应用中可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对病人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

4 小结

综上所述,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癫痫病人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同时,降低病人癫痫再发作风险。

[1] 黄建敏,陈海燕,唐雄林,等.SCN3A基因多态性对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1):61-65.

[2] 孙志华.复方氨基丁酸维E对癫痫患儿发作频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9):58-59.

[3] 石燕婷,杜倩雯,臧轲君,等.深部脑刺激治疗耐药癫痫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4):339-343.

[4] 朱荣艳,岳艳梅.追踪护理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放疗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13):1593-1595.

[5] 王丽,肖侠明.癫痫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6] 孙亮,杨淑敏,吴辉,等.HIV-ASES量表中文版修订及信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11):1584-1587.

[7] 李英辉,李勇,姜文颢,等.大学生快感缺失、述情障碍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4):356-360.

[8] 席洁,黄云娟,潘星南.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5):653-656.

[9] 刘毅,郑艳.济南市癫痫患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护理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8-9.

[10] 余冬妮,吴丽茜,曹娟,等.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1):113-116.

[11] DELEV D,OEHL B,STEINHOFF B J,

.Surgical treatment of extratemporal epilepsy:results and prognostic factors[J].Neurosurgery,2019,84(1):242-252.

[12] BANKS J,VARLEY J,FITZSIMONS M,

.Self-reported antiepilepsy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its connection to perception of medication error[J].Epilepsy & Behavior,2020,104(Pt A):106896.

[13] 曹红霞,曹艳佩,杨晓莉,等.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药物信念的相关性研究[J].上海护理,2019,19(6):27-31.

[14] 朱翠平.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癫痫儿童及家长中的干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9.

[15] 乌吉斯古楞,张春玲.延续性护理对癫痫患儿家庭生活质量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S2):22-24.

[16] BRORSON L O,ERIKSSON M,BLOMBERG K,

.Fifty years′ follow-up of childhood epilepsy:medical outcome,morbidity,and medication[J].Epilepsia,2019,60(3):381-392.

猜你喜欢
癫痫病癫痫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癫痫发作紧急处理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
与癫痫病患者谈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