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护士护理工作中操作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究

2022-05-20 13:47何寿玉
医学概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护理工作操作对策研究

何寿玉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感染科的护士进行研究,观察其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问题出现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应对措施,进而降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感染现象,提高感染科的工作质量。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感染科患者360例,此次研究主要采取常规的护理操作对患者展开护理,观察护理情况下患者出现感染等的不良现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观察,针对以上的对策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对策。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前,要对患者目前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确保患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此次研究的护理内容。医护人员还应主动将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目的告知患者,在患者同意且知情的情况下,才可以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公示。结果:此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出现的危险因素是比较多的。在选取的360例患者中,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现象有55例,占总人数的15.3%。但在对其操作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以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现象有明显的降低。且所有患者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结论:从以上的研究结果中可知,感染科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若存在操作不当等行为,将会加大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作为医护人员,在面对不良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应第一时间明确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降低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而提升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工作;操作;危险因素分析;对策研究

引言:

传染科是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之一,尤其对于一些操作不当、安全意识低等的医护人员来说,感染的速度会更快更强。这类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威胁,还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降低感染现象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前,医院应不断地提升护理过程中的操作标准,作为医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这对降低感染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或者交叉感染的现象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感染科患者360例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主要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感染科患者360例,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2岁至65岁之间,男女比在159:201。所有患者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前,要对患者目前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确保患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此次研究的护理内容。医护人员还应主动将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目的告知患者,在患者同意且知情的情况下,才可以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公示。

1.2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采取常规的护理操作对患者展开护理,观察护理情况下患者出现感染等的不良现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观察,针对以上的对策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对策。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对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详细的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在此次研究观察过程当中,通过运用spss的方式进行统计和记录对比,計算其中的可靠性,对可信度有一定的保障,此次观察的结论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统计学非常的有意义。

二、结果

此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出现的危险因素是比较多的。在选取的360例患者中,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现象有55例,占总人数的15.3%。但在对其操作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以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现象有明显的降低。且所有患者最终的研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具体研究数据如下所示)

三、结论

从以上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1.针刺伤的出现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当患者出现针刺伤的时候,其皮肤处就会由于破损现象的出现,导致伤口处出现感染。

2.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及患者都是要接触液体或者血液等,这些液体的存在可能会存在艾滋病、结核病等的病菌,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3.让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下,会出现恐慌、焦虑等的情绪,在面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会由于不良情绪的产生导致出现不配合医护人员的现象,会严重地影响到对患者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1]。

4.患者出现感染等的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没有做到全程无菌处理。除此之外,患者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病毒和细菌,若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方面的感染。

5.患者在进行加药、封管以及转移的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导致患者被刺伤。在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

针对上述问题解决的对策:

1.作为医院,要加强对感染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并且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医护人员不理解的内容,院方有义务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每个护理的步骤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在每次护理完成后,由医护人员进行签字,可以更好地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心[2]。

2.医院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对其业务内容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的医护人员,应及时让其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进行反思,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其实际护理的效果[3] 。

3.加强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通过使用海报或者安全意识培训、宣传的方式,使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安全操作的要求。

综上所述,除了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以外,还应不断加强对患者安全意识的宣传内容,使患者可以更加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护理的效果,降低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危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春静, 彭艺芬, 任雅坤,等. 非传染科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中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 2020, 31(16):4.

[2] 黄瑜梅, 龚美红. 优质护理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20, 027(004):46-47.

[3] 李坚, 吴应兰, 万金会. 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分析[J]. 医药前沿 2021年11卷22期, 176-177页, 2021.

猜你喜欢
护理工作操作对策研究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