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终关怀护理

2022-05-20 13:47庹金焕冯怡
医学概论 2022年5期

庹金焕 冯怡

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心衰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对分管的一例终末期心衰患者实行基础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安详、平静的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结论:坚持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对提高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发基础病;终末期心力衰竭;临终关怀护理

冠心病的高病死率、致残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等同于癌症。我国的癌症患者不仅身体遭到严重摧残, 而且心理上也经受着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临终关怀不以延长临终者的生存时间为重,而以提高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减轻临终者躯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对临终病人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关怀,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使患者能够安详、平静地度过生命地最后阶段,也从某种意义上达到让患者家属接受患者即将离开他们的事实,减轻患者家属的心里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负担[1]。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偏多,后期患者频繁地住院、生活质量差、昂贵的经济负担、一次次地失望等,使的终末期心衰的患者具备极其复杂的生理、心里压力。做好他们的临终关怀护理,可以造福社会。

临终关怀是指在疾病的末期,对病人提供医疗、护理及其他综合服务,用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 苦,提高生命质量,体现对患者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尊重[2]。在临床中,我们根据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特点,对收治的一名老年心衰终末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20年10月31日我分管一名85岁的老年女性患者,以“惡心、呕吐、乏力、胸闷,伴有双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收入,既往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此次住院距离从亚心出院不到15天,日常生活能力极度不足,自入院至2020年12月3日离世一直处于卧床状态,家属轮流照看,02:26心电活动消失,遂于02:26宣告临床死亡。

2.护理方法

2.1 基础护理

2.1.1生活照料患者身体营养状况正常,因进食便出现恶心呕吐,故此次住院靠药物维持营养供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饮食起居完全依赖他人。我们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病房,将患者安置离护理站较近;给其营造了舒适的环境,家属轮流照看,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温馨;患者后期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放置抢救仪器,但家属多次拒绝,为达到人性化护理我们设备放在患者不易看见的地方,消除其对救治环境及设备的恐惧感。

2.1.2皮肤护理 患者入院时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夜间无法平卧位休息、全身营养状况差、皮肤弹性差,我们提供了气垫床,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被;骨隆突部位贴减压敷料;严格落实压疮的防范措施并严格交接班,定时翻身。

2.1.3饮食护理 患者可因胃肠道淤血、便秘或腹部液体增加导致食欲下降、严重营养不良,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后期患者完全无法进食我们靠药物维持最基本的营养需求。

2.2 药物治疗的护理

2.2.1患者高钾血症,我们进行了降钾治疗,用药期间严格观察患者的尿量及出入量,告知患者家属血钾高的危害从而取得他们的配合,定期复查电解质、记录出去量。

2.2.2患者无法进食,血压低,使用升压药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后期通过扩容来提升患者的血容量。

2.2.3做好CVC置管的护理 心衰患者长期住院,反复静脉穿刺,加之水肿严重,导致穿刺困难,CVC置管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引起的 感染、静脉炎、药物外渗的痛苦,减少、消除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恐惧。

2.3 心理护理

2.3.1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患者入院时主要是无法进食,既往合并心机梗死,多发基础病、心衰加重,频繁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常伴有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变化,我们用适合的方法同家属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临 终前的心愿,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使其平静安宁的接受死亡。

2.3.2根据不同心理阶段进行护理 否认期:经常陪伴在患者身旁,注意非语言交流,协助患者满足心理需要,让其感到并没有被抛弃,时刻受到护士的关心。愤怒期, 应认真倾听患者心理的感受,创造宣泄环境,允许患者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心中的不快,但应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协议期,护士应给予指导和关心,加强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减少痛苦,应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尊重患者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忧郁期,因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患者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如表示忧伤、哭泣等,给予精神支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接受期,尊重患者,不要强迫与其交谈,给予临终患者一个安静、明亮、独立的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继续维持对患者的关心、支持, 让其安详、平静的离开人间[3]。

2.4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实施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从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增进人们对死亡的科学认识,减轻患者对死亡的 恐惧,进而提高临终生存质量。护理人员掌握不同患者的性格及接受能力,鼓励患者表露内心的感受,采取不同的、恰当的方式让不同情况的患者理智、冷静的认识和承受自身面临的死亡事实,从而学会“准备 死亡” “面对死亡”“接受死亡” [4]。患者从住院到离世历经33天,面对家属的嘘寒问暖及患者即将离世的各种悲伤,我五味杂陈。

3.小结

医务人员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一项高尚而艰巨的工作。临终关怀对终末期心衰的患者及家属给予了积极全面的关怀,将人性化照护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改善生存质量,而家属也能正确看待亲人的疾病和故去。尽我所能,做最好的自己!心衰终末期的患者我们可以尝试做好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让患者及其家属安心!

参考文献:

[1]樊君娜,李文静,王静.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17):2738-2739.

[2]管晓翔,杨国斌,陈龙邦.终末期病人救治中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26-27.

[3]王小洁,李淑美.临终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0)921-922.

[4]尚晓春,陶莉莉,王文义,尤春平.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与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1)1134-1135

作者:庹金焕 通讯作者:冯怡 (作者简介:工作单位: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