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

2022-05-20 13:47赵红倩
医学概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安全管理

赵红倩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现状展开详细分析,从中寻找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设备维修保养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设意见,力求为医疗器械健康使用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设备维修保养

引言:

在医疗改革的背景影响下,医院与相关机构或部门需要尽快完善医疗器械使用规章,增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健康程度。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管理都能达到科学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医疗救助,推动医疗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与设备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

(一)维护保养意识不强烈

医疗器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有效管理和维护保养,从而增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程度,为广大医疗患者提供舒适安心的救治条件,同时减少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瘫痪停滞现象,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和寿命。就医疗器械管理维护现状而言,很多大型仪器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与管理,设备故障和危害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条件下,医院诊断治疗的效率明显降低,成本费用却不断攀升,同时给广大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和治疗风险[1]。

(二)管理制度不科学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必不可少,有效的管理维护工作能够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和寿命,在不影响设备质量性能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检查维护操作。现阶段很多医疗机构并未建立专门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操作不能落实到位,维护管理水平及质量比较低下,很多大型医疗器械和先进设备都是由生产厂家进行制造安装的,医护人员对设备组成结构和功能用途未能详细了解,后期维护管理也存在很大障碍或者缺陷,因此,医疗器械维护管理整体呈现落后不科学的态势。

(三)不注重维修养护人员的培養

现阶段,很多医疗机构都存在不注重或轻视维修养护人员培养的现象,很多维护管理人员得不到及时培训或者教育。其维修能力与专业水平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新型医疗器械的掌握和学习不够深,维修技术存在很大欠缺与漏洞,由于医疗机构缺乏对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视性,因此工作人员得不到有效学习和培训提升,大型医疗器械管理维护工作处在停滞状态。

(四)维修技术比较落后

医疗器械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而医疗器械管理维护手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由于维修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很多新型医疗器械得不到有效维护或者健康管理,这些医疗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医疗事业造成一定损伤和压力负担。

二、应对方法及改进措施

(一)提高维修人员专业能力

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参与负责,因此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器设备运行状况,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健康与否与维修管理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会对广大患者生命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机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检验与排查。推动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医疗机构要成立专门的设备检验与维修团队,加强对维修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关注,从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方面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合理划分维修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加强不同领域维修工作者的联系与配合;运用各种先进方法和科学技术提高维护管理的安全性与健康程度。在保证设备使用寿命不受影响的前提条件下,延长设备使用期限和寿命,为医院节省大量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降低设备运行出错或者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患者治疗的成功率[2]。

(二)建立健全维修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离不开完整的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设备维护管理内容,具体包括(1)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制度的出台;(2)医疗器械规范使用的具体要求;(3)医疗器械检验维护的参考依据等。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工作需要从制度出台和政策完善方面进行保障和确立,增强维护管理工作的健康性和安全性,确保维护管理目标都能落到实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操作,确保设备管理与维护能够得到有效约束,增强设备维护管理的健康性与实用性。

(三)加大医疗器械科学管控

医疗器械在维护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监督控制操作。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的质量需要通过专业手段进行验证和保障。医疗器械维护管理比较复杂,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工作人员要做好记录分析工作,确保设备管理与维护有章可循,增强设备后期运行使用的安全性和健康程度,为医疗事业的繁荣与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下,很多新型医疗器械和技术手段都被研发出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处处散发着专业气息和先进魅力,医疗器械维护管理难度也进一步加深,维修人员需要掌握高超的工作技巧和分析能力,准确寻找新型医疗器械存在的问题或者隐患,有针对性的进行故障排查和风险隐患的消除工作。不仅如此,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帮助广大维修管理人员建立长期学习的目标,在不断学习和实践当中加深设备维护管理印象,提高医疗器械管理维护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疗事业也迎来很大改进与创新空间,其中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与传统时期存在很大差异,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也需要引起足够高的关注和重视,医疗机构要注重维修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吸收。增强维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确保广大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新型医疗器械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用途,方便后期临床使用过程中更好的开展管理与维护操作,降低设备运行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概率,为广大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秀兴.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J]. 科技风, 2018(13):2.

[2]孔洵, 赵杨, 王东哲.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及设备维修保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2.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
医疗器械在5g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北京市出台《医疗器械快速审评审批办法(试行)》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医疗器械使用监管力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