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特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022-05-20 13:47范燕妮
医学概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使用情况血液科

范燕妮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科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纳入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对象为本院血液科收治的接收的8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特殊抗菌药使用情况,并统计使用时间、应用方法,分析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血液科因收治的患者较为特殊,需要应用特殊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经统计,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菌药物应用最多,之后为伏立康唑。血液科应用的特殊抗菌药物有替卡拉宁、卡泊芬净、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按菌药等。其中替考拉宁的平均有药时间最长,有9天左右。病原学送检率最高,但阳性率较低。结论:血液科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要在日剂量、用药疗程等方面进行加强管理。

关键词:血液科;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特殊抗菌药物种类较多,如糖肽类、深部抗真菌类、碳毒酶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等。其中抗菌药物应用较广,作用较强,但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特别是特殊抗菌药物,其具有价格昂贵、易出现耐药性等特点,故临床不可随意应用[1]。血液科收治的患者因疾病的出现需要长相时间应用免疫抑制类药物或是糖皮质类药物,而此时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几率,此时应用普通的抗菌药难以控制感染,从而增加血液科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量[2]。本文就以80例患者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血液科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现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对象为本院血液科收治的接收的8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特殊抗菌药使用情况。8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54例、26,年龄30-70岁,平均(50.57±10.67)岁,病程13-70天,平均(41.57±10.85)天。本次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纳入标准:均在血液科接受治疗,且在医院接受治疗时间7天以上者;患者年龄在19-72岁者;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合并有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家属不愿参与研究者。

1.2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结合相关调查量表,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特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调查,在调查前对患者简单地讲述本研究的目的、流程、内容等,并在发放调查表前,讲解调查表的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对于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作出及时解答,调查问卷应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发放调查表后,需要在15分钟内完成问卷的填写,收回后由调查人员进行分析、对比。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的特殊抗菌药使用情况,并统计使用时间、应用方法,分析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特殊抗菌药的应用数量有两性霉素B脂质体、替考拉宁肯、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万古霉素、美罗培献、亚胺培南西司他相等,统计以上药物使用数量,并做相应的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分析,若数据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血液科因收治的患者较为特殊,需要应用特殊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经统计,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菌药物应用最多,有70例患者应用此药物,之后为伏立康唑与替考拉宁,分别有30例、50例,如下:

血液科应用的特殊抗菌药物有替卡拉宁、卡泊芬净、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按菌药等。其中替考拉宁的平均用药时间最长,有9天左右。病原学送检率最高,但阳性率较低。

3.讨论

近年来,受到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血液疾病发病率直线上升。而对血液科收治的患者来讲,其由于造血系统的特点、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免疫功能缺陷,而且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化疗药物的应用会减少粒细胞,影响黏膜损伤,增加感染率。而对于出现感染的患者而言,普通的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故而增加了特殊抗菌药的应用率。同时血液科收治患者与其他患者有一定的差异,此类患者要进行长时间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出现缺陷,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病原菌的感染率。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菌药物应用最多,有70例患者应用此药物,之后为伏立康唑与替考拉宁,分别有30例、50例。血液科应用的特殊抗菌药物有替卡拉宁、卡泊芬凈、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按菌药等。其中替考拉宁的平均用药时间最长,有9天左右。而且特殊抗菌药物费用要远高于其他药物。而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血液科患者疾病较为特殊,再加上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需要应用特殊抗菌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病情。但特殊抗菌药物易引起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特殊抗菌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不恰当药剂量的问题,此时说明需要在疾病的诊治中注意药物剂量的控制,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耐药菌的发生。此外,血液科患者的病程较长,临床医生在明确用药方式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长相时间服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血液科患者在应用特殊抗菌药物治疗时,需要先分析患者机体病原菌的耐药性,根据耐药性选择合适的特殊抗菌药物治疗,以此来提高抗菌效果。

综上所述,血液科患者在应用特殊抗菌药物治疗时,经分析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需要进一步规范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提高特殊抗菌药物安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李艳萍,翁爱彬.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评价[J]. 海峡药学,2021,33(12):236-239.

[2]李铭铭,高洪兵,罗云梅. 某三甲医院2017—2019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9):9-11.

猜你喜欢
使用情况血液科
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
湖南郴州话中的“起”
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分析
济南市高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使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