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洪道下泄洪水分析

2022-05-21 08:52张海强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行洪剖分大港

张海强,张 倩

(1.定州市水利局,河北 定州 073000;2.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0)

1 工程概况

天津津歧公路(东风大桥~南堤路)拓宽改造工程总长9.17km,其中工程总长1.09km位于大港分洪道内。

大港分洪道以独流减河右堤为界,独流减河建于1953年,初期河道从第六埠进洪闸开始至万家码头止,全长43.5km。 万家码头以下经北大港漫流入海。河道原设计流量1020m3/s。1963年洪水由于独流减河泄流能力较小,曾利用津浦铁路25孔桥和独流减河右岸临时口门向团泊洼分洪,以减轻洪水对天津市的威胁。 1966—1970年,独流减河进行第二次扩建。 1967年在河口修建工农兵防潮闸,并结合北大港治理,在港内辟5km宽行洪道一条(长18km),东千米桥以下,开挖港东入海泄洪道(长5.6km),与新建的工农兵防潮闸相连接。 独流减河左堤为天津市城市防洪圈的组成部分,为1级堤防,右堤为2级堤防。

2 模型建立

2.1 模型原理

洪水演进计算采用丹麦水动力学研究所(DHI)开发的MIKE软件,建立二维非恒定流洪水演进数学模型。 在模型中,流域内水流运动概化为河道、蓄滞洪区及其之间的联系3部分。蓄滞洪区概化为二维区域进行模拟;对于河系中控制水流运动的堰、闸、蓄滞洪区口门等概化为联系, 联系的过流满足水力学上的堰流公式。

2.2 计算条件

2.2.1 计算流量

大港分洪道设计行洪流量为900m3/s。

2.2.2 计算方案

下游边界条件考虑南港工业区, 将防洪堤线内移。 按现状津歧公路和拓宽改造工程实施后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并计算当启用大港分洪道后津歧公路扒口的工况(扒口宽度按1000m考虑,扒口高程至两侧现状地面高程)。 计算方案组合如表1。

表1 计算方案组合

2.3 数学模型建立

2.3.1 模型的范围

根据地形地貌等条件, 确定模型计算区西至北大港水库东围堤,东至海口,北为独流减河右堤,南至大港分洪道规划防洪堤。

2.3.2 地形图

采用1∶10000实测地形图,1980 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3.3 模型的网格剖分

计算域网格剖分采用近期1∶10000地形图,行洪道采用三角形网格,控制面积不超过0.1km2,模型总面积8.93km2,内部有602个节点,1021个非结构网格。网格剖分如图1。

图1 大港行洪道地形网络剖分

模型区地形剖分高程如图2,糙率如图3。

图2 模型区地形剖分高程

图3 模型区地形剖分糙率

2.3.4 模型的上、下边界条件

上游边界条件:模型的上游边界流量边界,即入流洪水。

下游边界条件:海口高潮位,采用1972年6月26日潮型最高潮位3.888m(85国家高程基准为2.22m)。

2.3.5 模型参数的选取

计算区域的糙率是个综合影响因素, 是数值计算中的十分重要的参数,与水深、床面形态、植被条件等因素有关。

本次模型计算主要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并参照以往洪水模拟计算的经验选取。 河槽糙率一般取0.035~0.04,村庄及较大的阻水建筑物糙率一般取0.08~0.10,其他区域内糙率一般取0.05~0.07。

2.3.6 模型津歧公路处理

模型设置中, 将津歧公路按实际工况模拟为堤防来处理。 现状津歧公路宽17~36m,路面高程基本为现状高程4.40m(85高程)。 拓宽改造后津歧公路宽27.25~38.75m。

模型计算时间步长为1s。

3 结果与分析

方案1、方案2、方案3津歧公路位置水位、流速成果如表2,表3。

表2 模型计算水位成果(85高程)

表3 模型计算流速成果(85高程)

方案1、方案2、方案3模型运行水深结果如图4~图6,方案1、方案2、方案3模型运行流场如图7~图9。

图4 方案1模型运行水深结果

图5 方案2模型运行水深结果

图6 方案3模型运行水深结果

图7 方案1模型运行流场

图8 方案2模型运行流场

图9 方案3模型运行流场

根据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成果,津歧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实施前后工程位置处流速没有变化,上下游断面流速基本没有变化,对水流流态及河势基本没有影响。

4 结语

采用Mike 21 FM水动力模型进行建模计算,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工程位于入海口,边界条件复杂,通过合理的选取模型参数得到准确的洪水演进结果, 为工程的实施及防洪的影响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主要结论如下:

(1)津歧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为在现状基础上对津歧公路进行拓宽,高程不变,本段在大港分洪道内拓宽宽度为2.25~10.25m,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工程实施前后水位无变化,对行洪基本没有影响,满足河道行洪要求。

(2)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工程实施前后流速无变化,对河势稳定基本没有影响。

(3)制定防洪抢险预案,确保在启用大港分洪道时,将津歧公路进行扒口行洪。

猜你喜欢
行洪剖分大港
《大港连云》
淮河正涡段行洪区联合运用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拟定行洪通道方案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基于边长约束的凹域三角剖分求破片迎风面积
花园湖行洪区启用条件与分洪效应研究
基于重心剖分的间断有限体积元方法
约束Delaunay四面体剖分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
桥梁行洪论证的分析与计算
共形FDTD网格剖分方法及其在舰船电磁环境效应仿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