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

2022-05-22 01:32苏乐
医学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标准化

苏乐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性,通过分析某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根据精细化管理理念,借鉴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医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工作实际,建议在手术室的基本工作制度与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周详的计划,用以指导某院护理人员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将精细化管理的流程化、可操控性、標准化及量化的特点贯穿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手术室护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获得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与满意度;并且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标准化

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行,给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和急危重症抢救的场所,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护理管理模式也不同于其他科室。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所耗的资源与减少管理成本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它突出“精”与“细”的特征,从而实现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并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参考一些医院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精细化管理能助理手术室护理工作良性发展,也是医院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内所发生的感染,患者被感染而导致其本身的病情加重,严重干扰了患者原发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确保手术患者身体康复、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每个具体环节都密切相关。

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理的相关工作内容也逐渐有所改变,根据每位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提供适宜的护理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顺利进行,使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尽可能的得到满足。这样的“贴心”护理服务能够更有效地推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确保每台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手术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是手术的“参与者”,而且是手术医生的“助力者”,更是手术室的“守护者”。

2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清点手术室相关物品的过程中存在疏漏,没有及时登记在册,导致手术用品品种或者数目不符,影响手术正常进行;手术患者的体位放置不当,护理人员没有及时纠正或者协助患者倒换体位,从而致患者的神经麻痹或因手术时间过长而致使患者的皮肤组织受压引起压疮;在接台手术时间较多的情况下,接错手术患者或开错手术部位现象的问题发生概率会增加;在多种药物性状比较相似或者药品包装、名称接近时,容易取错药物;为患者输血时发生输入异型血等重大失误的问题;术中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宇迹潦草或者不清楚、护理项目名称不规范护理文宇表述不客观,这些都会引发护理纠纷;使用电刀时电极板放置位置不正确引起灼伤或烫伤患者;接送患者时,因家属或者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到位看护,而发生患者坠床、碰伤及血压突然增高引发严重不良后果;麻醉药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当引发爆炸;遗失病理标本或手术取下标本没能及时固定造成标本腐烂损坏;医疗器械灭菌不规范,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和(或)输液针口感染发生;手术室灭菌消毒操作频次达不到要求标准或者操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没有达到手术室灭菌消毒的标准,特殊患者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易造成院内感染发生[7]而造成以上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手术室护理人员缺乏审慎的工作态度和慎独行为的修养;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及时进行继续教育导致基本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或不严格操作规程;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负荷过重,疲劳状态下工作容易出错等。

3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3.1 审慎的工作态度和慎独行为的修养

审慎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责任感,医院相关部门应通过定期举办培训讲座来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审慎意识。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尊重患者、热衷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培养慎独修养的基础条件。大多数手术室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患者在全麻状态下会处于无意识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放心地将自己托付给医方,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更加真诚地对待患者。在没有第三方去监督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时候,慎独行为的修养就发挥了自我监督的关键作用。

3.3 制度化与程序化管理是标准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具体护理工作步骤和标准,细化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手术相关设备仪器的管理原则。在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中,也应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其中,以帮助护理人员降低工作具体操作中出现,差错的风险。还应制定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出现的风险进行分级细化,从而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具体化意识,加强了手术护理的可控性,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结论

医院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通过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规范,分类分级具体规范工作细则,做到护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管理,促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精益求精。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手术室护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获得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与满意度;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

参考文献:

[1] 武丽清.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健康管理, 2020.

[2] 陈郑.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探析[J]. 家庭医药, 2019, 000(010):248.

[3] 顾乐乐, 姚玲丽.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精细化管理标准化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指南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