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研究

2022-05-23 13:49母光玥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

母光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内卷化越来越明显,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同时伴随各种巨大的压力,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而选择用户应收账款的模式。虽然这种方式确实为施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但是随着应收账款的数额不断增长,已经开始威胁到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将对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现存问题,通过研究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应收款项;管理现存问题;应对措施

一、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资金运营风险

由于应收款项导致企业应得的资金不能真正成为企业自身的流动资金,短时间内不能将资金投入到企业建设之中,不利于企业的短期发展,可以说项目的客户在前期是零成本的,而施工企业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时间,而这些在未完工之前都是企业自行承担,就增加了企业短期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同时在企业开始施工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纳税,无论有没有收到对方支付的资金都需要进行纳税,这一行为更是加重了企业资金运营的压力。如果在企业施工途中或者已经完工之后,客户的企业突然倒闭或者其他方式导致无法支付应付款项,这对于施工企业将是沉重的打击,会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破产,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坏账损失风险

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就被称为坏账。有一些客户方的应收款项被延迟支付,甚至出现资金问题无法支付应收款项,导致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使施工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利润水平受到损失,甚至一些数额较大的坏账有可能威胁到施工企业的生存问题。一旦客户方明确表示无法支付应收款项之后,就表示坏账已经发生了。施工企业在这个项目上所投入的资金成本无法收回,就加大了施工企业运营的财务风险。

二、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企业自身管理特点

施工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施工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应收款项设置一定的限额,只是追求在一段时间内或者为获得某一个项目而扩大应收款项的规模,追求短期利益。这样的做法会影响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营,导致企业内其他项目的资金受到影响,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应收款项是影响企业能否进行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分追求短期的业绩是否达标,盲目地增加应收款项的数额,势必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此外,很少有施工企业进行专门的资金收回人员配备,并且没有具体的人员对客户的后期追踪调查,不能保证资金可以被及时追回。一旦资金没有被追回就会使施工企业的運营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问题。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薄弱

1. 应收款项的管理职责分配不明确

施工企业内部没有科学的、系统的应收款项的管理系统,企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也相对较低,没有相互之间的配合。工程部门只是关注施工场地内部的活动,比如工程的进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材料的质量问题等,对于进行到某一阶段需要结付的资金没有意识,和财务部门没有有效及时的沟通;而财务人员也只进行项目的最终核算、基金的下发,对实地工程的进度关注度较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并没有履行好对资金的管理职能;经营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进行沟通,没有对资金进行合理的监管,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很好的把控。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存在这种问题,没有全面的管理体系,不能将企业内部的部门职能关联在一起,导致项目不能保证以最低的成本完成项目。

2. 没有完善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制度

一部分企业过于追求业绩而忽视了应收款项的回收工作。项目结束后也没有应收款项的催收制度,就无法对员工的款项回收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导致员工完成任务的效率不高,久而久之就大大降低了资金收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没有完善的应收款项监督制度

现阶段,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长期处于应收款项金额较大的状态,很容易让高层的管理人员忽视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工作,不关注应收款项的回收状况,盲目地提高应收款项的金额,一旦发生大额的应收款项无法收回的现象就可能会对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还有一些处于中小规模的施工企业,为了追求业绩,希望公司尽快做强做大,盲目选择客户和加大应收款项的金额,在索要还款的过程中也害怕失去客户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应收款项的结算,这样一来就导致企业内部的自由资金流变小,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完备的应收款项回收的监督制度。紧紧依靠单纯的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可能无法对这种风险进行长期预判,只有建立有限的监督制度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应收款项的问题。

(三)应收账款账目过于混乱

由于施工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导致应收账目的管理很容易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很多施工企业过于重视工程的实施问题,对应收款项没有足够重视。对于应收款项的管理制度也只是流于表面,过于形式化,操作起来的可执行程度不高,缺乏对于具体问题的针对性,导致应收款项的账目没有清晰的条理。长期的资金流水可能过于粗线条化,而短期细致的资金流水没有进行规划,不利于对客户方阶段性的资金回收,不利于企业的运营。

三、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问题

(一)相关意识薄弱

1. 客户诚信调查意识不足

市场中的各个企业之间竞争力逐年加大,企业的生存需要一定数量的客户来维持企业的运营,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为了业绩而轻视了对客户的诚信调查。前期工作不够充分,没有对客户的资料进行深度的检查,对客户的诚信问题不够重视,没有对客户的偿还资金能力、客户的诚信度进行严格筛选,以至于和信用不佳的客户进行合作,为今后的应收款项的追回埋下了隐患,最差的结果就可能会导致应收款项无法追回。

2. 对应收款项的评估管理意识淡薄

应收款项不能及时收回并且收回的过程受到阻碍的问题出现,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层没有对应收款项给予应有的重视,并且没有依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应收款项的回收方案,没有具体方案对应收款项进行资金回收进行指导。施工企业没有设置相应的应收款项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应收款项的工作人员,就算有一些企业有工作人员但没有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

(二)会计存在不足

企业中应收款项的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程度不够,没有定期进行专业性的培训,能力有限,只能在一定程度内进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在每个项目节点进行相对应的款项追回,就会造成未追回款项的数额累积,使应收款项出现混乱无序的现象,对整体的应收款项的追回造成阻碍。另外,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监督的力度不够,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的错误,会计人员有可能进行错误掩盖,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种子,小的错误堆积起来就会对整體的应收款项的回收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些款项是属于长期的挂账状态,短时间内无法进行资金追回,这就涉及对会计工作的长期监督问题,但是这一方面往往是多数企业需要完善的地方。

四、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对策

(一)树立相关意识

1. 对客户深度调查意识

在施工企业签订劳工合同之前,要对客户进行深度的信誉调查、公司规模、资金支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真实了解客户方的能力和信誉是否可以先进行劳工后进行资金的支付。对未来施工企业要面临的风险、对合同的审查,都要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判断。对客户进行严格的筛选,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的业绩而忽视应收款项无法追回的风险。对客户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把综合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列,要和分数较高的客户进行合作,这有利于提高未来应收款项收回的效率。

2. 提高对应收款项的风险防控意识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要对客户企业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一旦客户方出现资金问题或者有不愿意支付应收款项的时候,要加强风险意识,积极和客户方进行沟通,对即将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出预判,及早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措施补救,以免造成应收款项无法追回的结果,必要时及时停工或者减缓项目的完成进度,以保证及时止损。

对于短期内无法定期进行款项回收的客户,需要要求客户对还款时间以及数额制定具体的可行性强的还款计划,将款项无法追回的风险降低到最小。对于不愿意做出计划和保证的客户要及时做出反应,用法律的方式将应收款项进行追回。对于一些长期无法支付应收款项的客户,要制定详细的资金回收计划,同时建立系统的科学的项目资金追回体系,将没有支付的应收款项及时填补好,不能对企业内部其他项目造成损失。

3. 增强款项核算规范意识

企业要设置应收款项的管理和核算的工作部门,配置专业的人员进行款项管理工作。一旦发生应收款项无法追回或者其他问题,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也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应收款项工作的责任感,不会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建立操作性高的应收款项的管理和核算的工作流程,减少坏账情况的出现。在核算过程中要加强规范意识,对款项起始日期和账目的记录高度重视,做到规范做事。过于草率地对待款项合作会增加对应收款项追回的困难程度,增加施工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二)完善内控体系

1. 加强合同管理

要在工程开始的源头开始进行控制,加强对于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质量,为项目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项目开始之前,要先建立责任制,在合同上清晰明了写清楚关于项目应收款项的条款,比如说付款日期、结算方式、资金总额、未定期支付怎样处理等等,要经过彼此协商沟通合同内容。合同的具体条款也需要移经法律部门、合同部、财务部等专业性强的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2. 健全客户信用评级系统

对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从客户的企业规模、资产数额、信誉状况、企业运营进行研究,根据这些信息建立系统的科学的信用等级评定,将企业规模大、资产数额高、信誉状况好、企业运营状况正常的企业被划为A类客户,在合作的时候优先考虑;企业规模处于中小规模、资产数额一般、信誉状况良好,企业运营状况正常的企业被划为B类客户;对于企业规模小、资产数额不定、有欠债情况、没有可以抵押的财务,这种公司被评为C类,最好不要和这种公司合作,不埋下有可能会坏账的可能性。

3. 完善奖惩机制

建立相关应收款项的部门,并建立关于追回款项的奖惩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利用定量的方式进行业绩考核,将款项的收回率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要完善对应收款项的登记制度,要依据未追回的应收款项的时间长短、数额多少来设计不同的奖惩机制。对把欠账时间最长、数额较多的应收款项追回的员工进行最高的奖励,可行性强的奖惩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关于领导的考核制度,很多高层的领导人负责的项目数额更大,一旦有未结算的款项对企业内部的日常运营的影响更大。

4. 建立完善的应收款项的责任制

根据一定的市场经营状况来分析,发展较好的施工企业在应收款项方面十分重视,有系统的责任负责制,可以将应收款项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这些具有责任的部门在施工企业选择要进行合作的客户时更加具有责任感,对合同的细节部分考虑更加具体,会对备选客户企业进行风险预判,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责任部门会对应收款项进行定期的催收、实际的回收金额定期检查是否符合合同的签署内容。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于应收款项的问题,也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尽快解决问题。在项目即将完结的阶段或者已经完结之后,责任部门要进行一些收尾工作,确保所有应收款项已经回收、实际收回的金额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及时做出反应,有必要的话可以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5. 对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进行加强

可以直接反应施工企业的管理状况的重要一点就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应收账款可以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应收款项管理可以保证施工企业的日常运行。对于应收款项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要做到事前的积极防范、事中的得当控制、事后的完整结算,要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减少坏账情况的出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可以将技术手段应用到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之中,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客户的信息系统以及还款情况,信息化的系统时效性更强,一旦出现问题预警可以更快发现并作出快速反应,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不能忽视应收款项部门的日常管理,要对部门工作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也可以发现一些较为困难的工作,召开会议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强化收款管理

1. 完善应收款项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应收款项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应收款项回收工作以及日常工作提供依据和起到约束作用。制度应该涉及客户企业的信誉标准、明确结算款项的具体工作步骤、款项结算期限、客户信息追踪工作等等,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可行性高的规章制度。在客户方出现结算困难的时候,也有相应的制度進行指导以便做出高效正确的处理。及时查明未及时还款的原因,发现客户企业出现重大问题之后必要时可以采取将客户进行抵押的资产进行处理,确保自身公司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2. 增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个人能力

人才是工作得以有效完成的重要因素,应收款项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以及有能力应对应收款项工作的突发问题。企业内可以专门为应收款项的人员制定相关培训和考核,提升员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素养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内进行培训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到从实际出发并且与时俱进,要对现在的企业的应收款项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将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修改,为管理工作提高效率。

五、结语

时代的不断进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应收款项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应收款项的数额不断扩大渐渐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将应收款项的数额控制在自身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保证在出现应收款项无法追回的情况时也不会导致企业的倒闭,依旧可以进行日常的企业运营。现在很多企业的应收款项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整。真正做到应收款项和企业发展完美结合起来,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武伟.如何加强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财会学习,2021(08):82-83.

[2]童东艳.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4):168-169.

[3]卢晓琴.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的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4):57-58.

[4]顾雅萍.对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35):159-160.

[5]张历道.施工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20(18):124-125.

(作者单位:北京市煤气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