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医院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思考

2022-05-23 09:33吴雪梅北京市海淀医院医学装备科北京10008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耗材医疗器械医疗

吴雪梅 北京市海淀医院 医学装备科 (北京 100080)

内容提要: 目的:建立医院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要求,按照模块化管理的方式,构建医院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达到信息化管理目的,实现全院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结果:对全院的医疗器械进行了规范化、系统性地管理,并融入了医院数字信息化平台。结论:通过数据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可以达到对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满足医院对医疗器械进行规范与管理的要求。

医疗器械是用于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以及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统称。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不但依赖临床人员知识经验和思维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对医疗器械的使用[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以3年左右的速度不断升级、新增,医院也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医疗器械,医疗诊治的水平越来越高。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包括申请、合同、采购、验收、上账、维护、维修、维保、盘点、计量、报废等环节,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2]。

1.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现状

目前,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管理意识不足:在管理环节中,临床科室缺乏管理意识,对于采购设备时要求达到的功能,实际使用时使用率极低,导致设备功能使用不全,造成浪费;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没有系统化、规范化进行管理,容易出现账目不清、账物不符、有账无实的问题,导致设备闲置、带病工作、设备损坏,产生安全隐患;医用耗材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费用持续上升,次均费用不断增加。②信息化不足:当前医院主流的医疗器械管理方式为人工操作与台账式管理软件,工作人员把主要精力消耗在对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核对、汇总、检查上,工作量大而效率很低,未能有效利用信息管理模式[3]。③内控监管不到位:预算、采购、入库、出库、追溯、维护、处置等管理环节均存在风险隐患,可能导致医院遭受损失。而当前医院的内部控制监管不到位,前后分割,把关不足,仍借助多年的经验实施管理,不能监测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实时信息,也无法最大化发挥医疗器械与资金的价值。④信息系统不能共享: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变革,医院引进了财务核算、成本核算、HIS业务、物资管理、资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大多独立运行,条块分割,未能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不利于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向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升级机遇,医院必须实施管理信息化,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具体如下:①信息化时代驱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开始渗透进医疗行业,而传统的台账式、经验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当前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信息往往是孤立分割的,无法即时获取医疗器械的使用信息、使用状态、质控信息、维修信息等,不利于实施系统化管理[4],为此,必须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及时作出改变。②内控监管的必要性: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着多方面风险隐患,例如超标准购置、审批不严、计费不准、无法追溯、闲置、随意处置等,为了建立牵制、制衡、监督的机制,有必要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自动化、公开化、透明化。③国家政策管控:2017年,国家药监管理总局修订了《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医院采用信息化技术做好医疗器械的管理,可见管理信息化已是行业大势所趋[5]。④效率提升的要求:传统人工台账式处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漏洞,准确性不高,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而信息化可以建立自动处理流程,从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⑤竞争压力的驱使: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新医改,不知不觉间,医院面临着严格的要求和激烈的竞争,不但需要大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已经需要控费、降耗、提质、增效,在全新的形势下,运用信息化达到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已迫在眉睫。

3.医院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HD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编制床位900张,拥有临床、医技以及净化手术室、CCU、ICU等多个重症诊疗科室。近年来,医院规模日益扩大,医疗设备快速增加,拥有了包括3.0T MR、128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机(DS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腔镜系统以及检验设备等先进的医疗诊断、治疗设备,医院三、四级手术及微创手术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植介入耗材使用量增大,因此,必须对医疗器械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保证临床的安全使用。

从医疗器械预算制定、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审批、安装、调试、入库、出库、计费、结算、使用、维护、提取折旧、处置的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HD医院的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模块化管理架构,设置了预算申报审批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医疗设备质控系统、一站式维修管理、物资管理系统、医用耗材管理系统、二级库房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功能详见图1。同时,按照医院信息化平台的要求,对接医院其他管理系统,并把内部管理的相关制度内嵌于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再借助信息化手段予以加强与落实,从而提高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

图1. 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3.1 系统设计原则

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坚持以下原则:①全面性原则:通过一级经办、二级审核、三级审批的业务流程,涵盖了全部医疗器械,涉及到全过程,并且使全院职工参与到系统的运用和管理中。②安全性原则:系统在医院内网、限制性外网环境运行,通过在岗职工唯一编码、特殊业务二级密码登陆,可确保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6]。③易操作性原则:系统界面简洁、直观、易操作,并且针对不同业务,推送关键点提示与相关操作流程。

3.2 功能模块

具体模块与功能为:①设备预算管理:年度预算申报;临时预算申报;预算工作流审批。采购计划管理及申报审批:招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微信审批管理。②资产管理:基础字典管理;出入库、转科、报废管理(含预报废);资产台帐管理;位置和定位管理;科室(部门)管理平台;RFID标签管理;资产实物清查管理;移动PDA清点管理;发票及应付款管理;折旧计提;微信扫码转科处理;微信清点管理;微信资产管理;微信资产预报废;微信出入库转科审批;库存资产盘存管理;资产科室申领业务;财政上报管理;统计分析;自定义报表工具;手机笔迹签名。③医疗设备质控管理:计量管理;医疗设备巡检(PM);移动PDA巡检(PM);设备使用登记不良事件管理;全过程档案管理;培训管理(含pda移动应用);安装验收管理(含手机移动应用);借用管理;设备租赁管理(含微信应用);科室设备自检;设备试用管理;统计分析;自定义报表工具;手机笔迹签名。④一站式维修管理:涉及到基础管理;事务性维修;资产维修(指有台帐的资产);维修材料管理;网上维修申请;实时显示维修工作任务和进度(含大屏幕);维修任务分配、确认、审批、评价管理(含自动分配功能);维修统计报告(含报表);微信报修、查询、审批、评价管理;微信工单管理;手机笔迹签名;续保管理;与资产管理对接;与物资管理对接。⑤物资管理系统:从略。⑥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基础字典管理;科室申领业务;采购订单管理;验收管理;入库、出库管理;发票及应付款管理;库存管理;统计分析;自定义报表工具等。⑦二级库房管理系统:科室申领业务;基础库存管理;采购订单管理;验收管理;入库、出库、计费管理;库存管理;统计分析;自定义报表工具等。⑧档案管理系统:统计分析;档案分类管理;档案存档管理;档案统一查询管理[7]。

3.3 具体管理模式

本系统建立了一级经办、二级审核、三级审批的业务流程,管理对象为全院大型医疗设备、小型医疗设备、医疗器械配件、高值耗材、卫生材料、易耗品等。信息来源分为2类:①医院已有信息系统融合产生的信息,是指各系统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多信息融合而成的数据信息。如:医用耗材信息变化可实时传到物价部门进行修改,避免收费错误;关联HIS系统实现高值耗材出库、计费扫码一键完成,和医疗设备使用量的统计。②本系统实时数据,如:采集设备使用过程的数据信息,是指为设备安装采集器,实时解析数据信息,以此获取设备工作状态、实时数据、报警信息等。通过数据过滤和处理,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绩效考核、质控管理、设备维修维护(含PM管理)等数据,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4.应用效果

从使用情况来看:①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信息化,实时掌握设备的入账信息、质控信息、维保信息、维修信息、维修状态等信息,及时掌握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控制设备质量。同时还可以实时掌握医用耗材的验收、入库、出库、二级库的扫码计费等信息,保证了医用耗材的质量[8]。通过这些信息,不仅保障医疗安全,而且提高了临床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见图2。②系统规范了制度流程,实施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加强了各环节内部审批,从而降低内控风险。③该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互通,实现了资源共享。可通过数据实时监测降低耗材采购成本,并实现高值耗材使用、计费、分析、追溯精细化管理。④该系统实现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动态闭环管理,实现了管理数据的动态更新和管理部门的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从而最大化发挥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能[9]。⑤构建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适应了医院等级评审和医院质量管理的需要,可促进医院提质增效。具体应用效果见表1。

表1. 应用前后效果对比

5.思考与建议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了各行各业,并产生了巨大的威力。从HD医院应用医学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效果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而信息系统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姿态,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①从人工到自动: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多地是人手操作,费时费力,而信息化系统可以自动采集、生成数据,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变得规范化、准确化、高效化。②从孤立到联系:以前的管理条块分割,看到的是一个耗材、一台设备、一个部门,而现在通过信息网络与周围相通,无时无刻不保持着联系。③从静止到动态:从前获取的数据是某一个时点的资料,往往具有滞后性,而现在即时抓取数据,可以及时、动态、高效地作出决定。④从单个节点到全生命周期:传统的医疗设备和耗材管理立足于当下,更关注单个节点,漠视时间价值,这样容易造成资产损失,而信息化管理从全生命周期视角看待医疗设备和耗材,可以实施整体规划,合理利用,最大化发挥设备的价值,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图2. PDA数据USB传输

2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10]。可见,将信息化融入医院医学工程管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一种必要且高效的方法。未来随着有源在线监测设备(图3)、视频流捕捉设备(图4)等硬件成本的降低;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与软件的成熟,信息化管理将更加的实时精准。作为医工人,我们也应当紧跟业态发展,深入了解新技术,学习新的管理思路,在医院整体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自己的能量。

图3. 有源在线监测设备

图4. 视频流捕捉设备

猜你喜欢
耗材医疗器械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家用医疗器械监管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