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究

2022-05-24 11:04陈娟
文理导航 2022年17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高中数学

陈娟

【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难度加大,更加抽象,难以理解,要想学好高中数学课程,就要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可为学生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托灵活的数学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抽象能力的训练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帮助学生探索数学世界。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能力;提升途径

高中数学难度系数增强,且数学题目的设计也更加灵活,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同时高中数学课程涉及函数、几何、概率、数列等新概念,知识纵向深度明显,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进,对学生的抽象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学生思维认知的要求也更高。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地调整数学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进而才能在数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价值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其他学段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直接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理解难度增大,很多学生反映函数、圆锥曲线等概念难以理解。作为最主要的课程,高中数学课程抽象复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抽象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知识难以系统地、全面地理解,所以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在高中学段严重下滑,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自发地理解数学概念。思维是支配学生进行思考的关键,只有具备较强的抽象能力,才能提高學生数学认知,引导学生打破固有思维,从抽象的角度理解函数、圆锥曲线等概念,才能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运算、分析、思考才能理解数学抽象概念,整个过程都是思维在支配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格外重要。数学学习过程中,要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和概念,就要深层理解数学问题,而抽象能力作为主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关键,只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才能逐渐提升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抽象概念,从而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通过抽象能力的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此外,抽象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自身成长和学习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学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抽象能力的训练,可以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特点,只有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才能助力学生自主成长和进步。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理念深入

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日可成,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逐渐渗透,才能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对教学活动的落实质量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引导,并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然而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均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渗透和强化,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并不注重,同时在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摸索,才能深化数学知识,锻炼自身思维,然而部分学生面对较难的数学题,不注重突破,相应也不能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在学习中虽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未能真正理解,也不会灵活应用,这不仅限制了技能的提升,也限制了抽象思维的提升,最终降低了学习效率,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固有思维,不懂灵活变通。高中数学变化多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但是受到传统学习理念的束缚,学生缺乏主动探索意识,思维不够灵活,限制了抽象思维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二)基础知识不稳固

高中阶段学生以考试为主,学习压力极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以不变应万变,灵活应对各种问题。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学生有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抽象思维,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稳固,不仅无法灵活应用各种数学原理、公式,也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养成。在数学训练中虽然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分身乏术,未能及时巩固基础知识,所以影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提升,尤其对部分偏科学生而言,基础知识不扎实,就无法谈及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

要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可以通过适量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进而在探究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活跃自身抽象思维,通过合理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给学生探究、探索的时间,并鼓励学生主动分析、思考,发散思维,通过猜测、推理、总结、归纳提升自身学习意识,激活自身主动意识,最终助力学生的抽象能力得到锻炼。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一定的探讨活动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继而提升自身的抽象能力。如问题情境设计如下:“问题1:当一张厚度为1的纸一直对折下去,你能写出纸张厚度y关于折叠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吗?问题2:当一张面积为1的纸一直对折下去,你能写出纸张面积y关于折叠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吗?”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绘制指数函数的图像,并经过观察、讨论等环节解决问题,在交流中认识抽象数学语言的特征,并熟知抽象数学语言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指引触发学生思考,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二)体会概念生成过程

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就要注重教学过程。高中数学课程抽象性的关键在于概念的抽象,透彻地理解了数学概念也就全面理解了课程内容,后期的学习也就较为容易了。教师可以深层分析概念,通过问题、案例的引入将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从抽象到形象,从抽象到具体。通过案例、问题引入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概念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可以实现自主性的数学探究活动。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重要阶段,在互动式的教学环境下,深度教学既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程核心部分,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通过具体的数学形象助力学生理解、认识数学课程。例如,在学习《圆与方程》时,教师就可以引出之前所学的具体案例,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引入,从而助力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顾初中的圆和方程的相关概念,通过动态化的观点理解圆和方程问题。学生通过观察之前所学知识与现在知识的变化,了解到圆和方程也是处于变化的,教师提问:“用什么数学模型可以表现这种变化”,多数学生想到的是方程式。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将圆和方程结合在一起,并引入坐标系的概念,进而生成圆的方程的抽象概念。通过体现圆的方程的生成过程,学生理解了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并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锻炼了学生的抽象能力。

(三)搭建数学模型,激活学生抽象思维

在高中数学活动中可以依托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通过对建模内容的有机整理、整合,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个人能力、知识储备等进行针对性设计,并对课程内容进行计划、提取、设计,保证建模教学的思想、方法的高效应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继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建模思想方法的应用要把握两点:第一,模型背景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兴趣、知识能力、课程内容;第二,建模内容要进行科学选择,合理控制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确保知识内容不超纲,和学生当前能力相匹配,引导学生利用模型。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课程特点,立足学生需求建立知识模型,及时引入现实生活案例,再结合教材内容建立模型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继而帮助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知识。如关于未成年男性体重(kg)与身高(cm)关系的函数建模,依据选题,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独立完成模型建立,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数据,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函数建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而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让学生对函数模型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注重课堂板演,做好总结归纳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注重课堂板演环节,但是传统的课堂板演主要以知识讲解为主,学生学完相关概念、知识就算是完成课堂板演,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难以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系统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板演环节,依托课堂板演做好课程知识、问题的总结和归纳,依托灵活的课堂板演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例如,在学习《幂函数》时,教师就可以依托适当数量的题目,组织学生自主进行课堂板演,设计几个幂函数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验算并进行课堂演说,说明自己的做题思路。通过演说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学生在黑板上可以写出演算的经过,演算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说出题目中包含的知识点,并阐述做题技巧、运用到哪些抽象知识,对演算题目的思路进行阐述。通过演说,不仅可以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深层的巩固,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自身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当完成所有板演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同分析题目,通过总结、归纳、回顾错题,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高效地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抽象能力的培养是一個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落实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学习需求,充分引导学生,有序依托各种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让学生在探索、分析、归纳、总结中逐渐成长。

【参考文献】

[1]陆燕.迷你型课堂教学提升高中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实践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8):33-34.

[2]吕元斤.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复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探究——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同课复习为例[J].考试周刊,2021(42):61-62.

[3]朱春明.情景体验中落实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78-79.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高中数学
提升高校教学秘书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