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作业:在语文的世界里赴一场传统文化之约

2022-05-25 20:24滕慧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滕慧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文本的独特价值,以全景式作业的形式让儿童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在多维、立体、全景式的实践中理解文本意蕴,感悟文化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全景式作业 传统文化 文化实践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时代要求。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教材从不同角度,以多种形式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传统文化内容当作普通的教学内容来对待,仅停留在课堂上短暂的教学和课后练习题中简单的知识点检查。在此过程中,学生仅仅对教材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有了简单的了解,并不能充分领悟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蕴,更无法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可见,传统文化的教材内容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没有体现出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全景式作业将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单面的知识学习转向多面的文化实践,是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内容学习价值的有效途径。全景式作业是视觉艺术中“全景”“3D实景”概念衍生的全景式学习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整合场景、资源、平台、时空、方式等要素,为学生营造多维、立体、开放的学习型生活,开阔学生学科视野,丰富学生学科体验,让资源更丰富,让方式更多元。全景式作业改变了过去单一、机械的书面作业形式,从多角度呈现学习资源,用多样态的学习方式呈现出跨边界的学习过程。这种新型作业形式,有利于学生浸润到优秀传统文化中,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实践中感悟文化魅力、汲取文化营养、提升语文素养。

一、全景式作业是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时代召唤和学科表达

(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和时代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尤其以语文学科为重。语文教学应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凸显传统文化教材内容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

(二)全景式作业是语文传统文化内容学习的需要

统编版语文教材充分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教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教材要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流传千年的节日风俗、大气磅礴的山水写意画、精美装扮的京剧人物……对于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精彩纷呈的传统节日、文化艺术等内容,学生仅靠课堂上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短暂的时间也无法涵养和培育文化传承的种子,它需要学生用更充分的时间去慢慢感受和体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形式不仅仅书面阅读,还应该包括浸润其中、实际参与、亲身实践,以这样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和还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做自觉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这些特点和要求使全景式作业成为必需和紧要的作业形式。

(三)变革作业形式是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发挥出作业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价值,传统文化内容的全景式作业成为一种可能。原有的形式单一、侧重知识掌握的作业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学习成为一种枯燥的重复劳动,鲜活有力、内蕴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也只发挥了普通文本的知识巩固作用,而体现不出它本身更广泛的人文作用和价值。多元、立体的全景式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还能让学生改变对作业的认识,在形式新颖的全景式作业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传统文化内容中的全景式作业形式为高质量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二、全景式作业在语文传统文化内容中的一般特质和应然追求

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全景式作业应呈现出怎样的特质?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将全景式作业的一般特质和应然追求进行阐述。

(一)“大任务”驱动,作业在真实情境中产生

任务式驱动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这种任务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主”的、“自动”的。在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调查和了解,自发产生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产生明确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成果,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如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习中,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身边人对家乡(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知晓程度。经过调查,学生明确,要通过我们的介绍和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让更多的人自覺地保护文化遗产,了解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在这一“大任务”的驱动下,笔者和学生讨论出具体的子任务和实施方式。如先实地参观明孝陵,再看一看明孝陵的介绍视频,读一读相关的著作,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实地义务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助问卷调查,了解到明孝陵不大为人知晓这一现状,因而萌生出向别人介绍明孝陵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由此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学生自主设计学习任务,策划学习活动,学习就在这样的“大任务”“全过程”的作业中发生了。

(二)“多样态”呈现,作业在语文实践中完成

在学生完成语文传统文化内容的全景式作业过程中,教师应围绕该传统文化主题,为学生呈现多样态的学习内容和资源,打破学习的空间壁垒,营造多维、立体、开放的学习型生活,指导学生在多样的语文实践中进行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全景式作业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以下语文实践:

阅读实践。笔者和学生共读明孝陵博物馆研究员臧卓美老师的《漫读明孝陵》一书。这是一本介绍明孝陵的专业书籍,既有对明孝陵严谨准确的考证与介绍,又有对南京历史人文的思考与漫谈。笔者让学生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阅读,结合书中插图了解文字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表述可以再请教别人或者查阅资料。阅读过程中,笔者多次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收获。

写作实践。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对明孝陵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等有了充分的认识,再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课堂上进行资料的分享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剔除无关的信息。学生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完成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习作完成后,学生来到明孝陵实地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疑问,并进一步补充、修改自己的习作。笔者鼓励学生将习作读给家人听,让家人进一步了解明孝陵。

口语交际实践。学生用文字介绍了明孝陵之后,又学习了明孝陵博物馆提供的讲解词。学生将之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阅读,发现了其中的种种不同。如习作中可以选择重点部分来介绍,不需面面俱到,而讲解词几乎做到了面面俱到;习作中可以按照思维逻辑的顺序来介绍,而讲解词则必须按照游人参观的顺序来介绍;习作中可以用文字、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来表达,而讲解词则必须全部是文字……学生仔细研读教材中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的要求,知道了讲解的时候,语气、语速要适当,可以用动作、表情辅助讲解,知道了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讲解的内容等。在班级里,学生经过了多次演练,其他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在明孝陵博物馆的实地讲解中,学生用亲切的姿态、细致的介绍、流畅的表达赢得了在场游客和博物馆老师的一致好评。

从专著的阅读到实地的参观,从书面化的介绍到口语化的讲解,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完成了语文教材中习作和口语交际板块的学习,提升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了解了南京的历史文化,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全方位”体验,作业在文化传承中延续

全景式作业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参与和体验,表现为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等。学生在全方位的传统文化体验中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笔者班级的学生在完成明孝陵“小小讲解员”的学习活动后,还把对明孝陵的介绍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家长的帮助下上传到了网络,并转发到微信群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点赞。学生用这种形式继续达成让更多的人了解明孝陵这一目的,他们已成为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扬者。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生在全景式作业中,除了在校内进行相关学习外,还走出校门,亲临明孝陵参观、研学,来到明孝陵博物馆义务讲解,在多个空间里进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化学习。

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学生在完成介绍明孝陵的作业中,对明孝陵的历史、建筑等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据感兴趣的话题,组成了一个个研究小组,进行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如对明朝建筑感兴趣的小组自发参加了明朝建筑知识讲座,学习有关榫卯结构的知识。笔者还邀请了本班家长(一位建筑学专家)来到学校,为学生讲解明朝建筑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学生分组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成果形成文稿,印发给大家。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学生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中,除完成明孝陵的相关作业外,还自主了解、研究中国其他的世界文化遗产,并运用信息技术将所学内容制作成演示文稿,利用班会课时间为大家讲解、介绍。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设计、制作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观、游玩路线图,计算行程所花费用,形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攻略。

在这一全景式作业的实践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师生授受式的学习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任务”之外,将学习延续下去,传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三、全景式作业在语文传统文化内容中的实践路径和操作范式

(一)全景式作业在语文传统文化内容中的实践路径

情境创设,激发全景式作业的学习动力。全景式作业应该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去完成的作业,激发学生对完成任务的浓厚兴趣,甚至是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由此让学生自主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欲望,由一个“大任务”贯穿学生整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发、主动地设计一个个子任务,制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过程,提升了设计、策划、组织的能力。

多样呈现,提供全景式作业的学习内容。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涉及文化主题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将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打破学习的空间壁垒,让学生充分地和传统文化接触,在多样态的文化呈现和浸润式的学习中,亲近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改变以往一般性作业枯燥乏味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学习内容,发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需要整合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身边的场馆资源、社区的课程资源、班级的家长资源等,将学习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学生的全景式作业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中,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学习。

跨界融合,变革全景式作业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多样态决定了学习方法跨学科的融合性。学生在全景式作业的实践中,除了语文学科的学习外,势必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全景式作业的实践,一定是跨学科、跨边界的实践,传统文化内容的全景式作业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又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也是语文学科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的体现。在全景式作业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共同达成语文学习的目标。

多元评价,呈现全景式作业的学习成果。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带着清晰的任务指向,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断接收评价信息。在传统文化的全景式作业中,教师要体现评价的多元性,发挥自主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主体的作用,从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遵循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持续性的传统文化主题研究,展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成果。

(二)全景式作业在语文传统文化内容中的操作范式

纵:溯源中理文化。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追根溯源式的探究学习,在自主搜索资料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了解传统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查一查资料,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发展过程。美味的腊八粥里寄托的是中国人对于团圆的美好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寻找到传统节日的发展脉络,品味传统节日所承载的美好祝愿和价值追求。

横:比较中读文化。对同一文化主题,古往今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讓学生了解和研究跨时空的不同作家、作者对同一传统文化主题的认识、看法、评价,进行横向的比较阅读、思辨,从多元角度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主题,达成对教材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中的《伯牙鼓琴》,可以从“知音”“友谊”的角度,让学生进行主题式的拓展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比较,学生在横向的作业中对传统文化内容有了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对文章本身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

越:实践中传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浸润其中,用参与和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赴一场传统文化之约,品味文化的美好。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书法知识的学习,如每册语文书的“语文园地”中就有优秀书法作品的展示。教师应让学生在“摹一摹”“写一写”的实践中,领略书法的优美,传承优秀的书法文化,用自己的实践丰富文化内涵,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综上所述,在传统文化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设计全景式作业,真正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学习核心,尊重、顺应儿童的天性和需求,让学生以全景式作业的形式,在语文的世界里赴一场传统文化之约,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注:本文系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展开儿童生长过程的全景式学习生活建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