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装饰的文化底蕴
——“上林春色”花瓶创作摭谈

2022-05-25 09:30
江苏陶瓷 2022年2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文化底蕴

沈 倩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宗产品,莫过于壶、瓶、盆。从明代中叶问世至今五百多年间,这两大品种又无不以实用功能、欣赏价值而深受大众青睐,其数量、品类之多在传承中一直遥遥领先、无可替代。其中陶刻是装饰技法中最早运用、历久弥坚的艺术形式。“上林春色”紫砂花瓶则是在主体瓶面上清刻字画,显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抹亮色,传递当今紫砂陶艺创作设计中之春光春色。

1 创意,立根于传统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宜兴紫砂陶从明中期草创期以单纯实用为主,至明末清初逐步向融陶刻为主的书画装饰转变,奠定了陶刻装饰的文化地位。尽管在发展中紫砂陶装饰技法越来越多元化,然而陶刻文字、诗词、书画乃至印章等形式,今天仍然占主流地位。

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为今人留下了丰沛的文化财富,即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上林春色”紫砂瓶(见图1)之创意、设计,以瓶为载体,陶刻诗与画,彰显古诗之韵致、画面之唯美,协奏远古的回响,将古人的心迹与新时代的声音在穿越时空中相融、相切。

图1 上林春色瓶

“上林”一词源于对秦朝以来古宫苑名的简称,秦汉时国力强盛、国泰民安。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古乐府)极言其侈,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阿房宫及其前殿,苑内放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又如民间在乔迁之喜用吉祥对联“上林春色草,乔木知音多”,作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上林春色”正是撷取“上林赋”篇名和吉祥喜庆联语,融入陶刻主题,揭示人世间春意盎然的岁月轮回。以上林为背景,孔雀为主体,在紫砂瓶面设计出陶刻画面与诗词相配,增添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2 陶刻,诗画交融显流风雅韵

“上林春色”紫砂瓶的独特之处反映在造型与装饰的美感,造型端庄大气,陶刻装饰布局则有较宽泛的空间,以彰美的气势。

造型是装饰的载体,历史上形成的花瓶形制千姿百态,就主体形制而言,通常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梅花形、菊花形、菱花形、海棠形、椭圆形、六方形、八方形、签筒形等,又可通过瓶之口沿、瓶角、瓶足线条的切换,设计出大、中、小、高、矮等不同尺寸的品种而各领风骚,适应庭院、书房、几案作陈设使用。“上林春色”紫砂瓶形制为略扁的四方形,通高49 cm、长17.5 cm、宽13 cm,类似方签筒形,高耸挺秀,瓶肩下方设计出对称的“双耳”象首衔环,以增吉祥寓意与花盆之垂直平衡感。

陶刻是宜兴紫砂陶独有的一种装饰技法,以刻刀为笔,在陶坯表面镌刻字画,融文学、书法、绘画、印章于一体,其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均可在作品上得到展示,品赏清芬雅韵,亦可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讴歌时代变迁,颂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成就。因此,“上林春色”紫砂瓶从审美角度定位,精妙布局,使作品创意切情、切意。

“上林春色”紫砂瓶选用优质细润栗红色紫砂泥成型,在盆体双面敷设象牙黄段泥,呈双面大开光竖立面,一面用国画中工笔花鸟写实技法,刻绘一对伉俪情深的孔雀,雄鸟羽覆延长成尾屏,线纹自然流畅,羽翼圆点错落有致、韵味璨然,与雌鸟在山野间悠然憩歇,背景刻以虬枝梅花点缀,衬托孔雀的美丽神韵。将陶刻中的线刻、圆雕、琢砂等技法得到充分运用,构成大自然瑰丽静谧的风景画图,让人联想到“孔雀东南飞”这一古诗名篇;另一面用隶体阴刻晚唐诗人李郢的代表作七言律诗“孔雀”:“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写景状物足可吟咏。

“上林春色”紫砂瓶是紫砂陶艺创作中的一种尝试,也是紫砂艺海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它借鉴传统文化中经典的诗画语言,营造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通过处理好造型与装饰的互鉴关系,使作品既是一件富有写真旨趣的实用品,又是一种高雅脱俗的陈设件。

3 结 语

紫砂陶是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中独特的品种之一,在传承创新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华传统文化赋予紫砂从业者不竭的智慧和动力,就紫砂而言,从造型到装饰不断出新、出彩,验证了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陶刻技艺的磨砺,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林春色”紫砂瓶的创作过程,正是因循“认识、实践、提高”的艺术探求之路,这也是务实进取的陶艺法则。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文化底蕴
漫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论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