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2-05-26 07:57彭雪琼
健康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个性化护理心理状态

彭雪琼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个性化护理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控制,并对个性化护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并制定可行性的解决方法,为缓解胃炎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 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随机选取入我院接受胃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分析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标准,且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减弱患者的疼痛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慢性胃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慢性胃炎是由胃溃疡发展而来的,其过程为:胃黏膜的功能是对胃部进行保护的一种物质,使胃部免受胃酸的侵蚀,其主要由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组成,当胃黏膜受到损伤,就会引发患者患上胃溃疡,而胃溃疡没有及时受到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就会发展为慢性胃炎,这是一种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慢性胃炎目前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几种。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采取的护理方法为个性化护理,現将具体的护理措施和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随机选取入我院接受胃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个性化护理。其中,对照组中男性:女性=21:13,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26±4.23)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18:16,年龄在24~73岁,平均年龄(48.26±4.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大,未达到统计学的相关标准,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抑酸、胃动力恢复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护理实际情况给患者制定有效且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多数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是不太了解的,因此有必要对患者实施专业且有效的健康宣教,通过宣教,使其对于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情况,知晓情绪、免疫功能对于病情的影响,以此不断提升患者的配合积极性。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锻炼和饮食计划,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

1.2.2心理干预

多数患者都会存在不良的心理,但是每位患者出现的不良心理均是不同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患者实际心理情况作出个性化心理护理,慢性胃炎的发病与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有密切联系,患者往往会情绪紧张,使得焦虑、抑郁情况发生率较高。因此,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及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发生概率,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26.0数理统计软件,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并选择使用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予以分析和对比,利用患者心理状态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其中心理状态分为焦虑和抑郁,分别利用SAS焦虑自量表和SDS抑郁自量表进行检测;疼痛程度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进行检测。

2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慢性胃炎目前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而且随着人们饮食习惯与作息时间的改变,此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感染、刺激性物质、药物刺激、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更是多样且复杂,通常是在患者患上急性胃炎以后,胃黏膜发生病变的时间较长,久久不能痊愈或者疾病反复发作,长期受到食物的刺激等,对胃黏膜进行强烈的刺激,从而引发胃炎疾病出现。临床治疗时,可以采取抑酸、根除幽门螺杆菌等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理想治疗效果的取得。慢性胃炎患者通常是要经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的,使患者备受煎熬和痛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均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慢性胃炎患者由于病情的发展,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的发生、发展,又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赖思琪.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3):172-173+176.

[2]多莹.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3):170-171.DOI:10.15912/j.cnki.gocm.2021.33.071.

[3]倪虹.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8):153-154.DOI:10.15912/j.cnki.gocm.2021.28.065.

[4]邹红.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07):151-152+164.DOI:10.19738/j.cnki.psy.2021.07.076.

[5]沈馨,沈艳君.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10-111.

[6]苏端治.个性化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3):181-183.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0.33.181.

[7]阎思宏.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5):594.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个性化护理心理状态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预防效果分析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