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影响和满意度分析

2022-05-26 23:05张磊磊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并发症

张磊磊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影响和满意度分析。方法 总计72例入组对象,均为本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入组年限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6例。麻醉恢复期,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P<0.05);患者对麻醉恢复期护理干预工作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在麻醉恢复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本阶段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恢复期;并发症

肺癌为我国国内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疾病预后情况不理想,死亡率较高。现阶段,影像学技术不断完善,大众健康意识提升,有助于尽早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针对确诊患者,选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总体效果理想。临床实践结果证实,麻醉恢复阶段如何未能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会对手术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1]。本次研究中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护理中,并重点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并发症控制在及患者满意度提升的影响。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计72例入组对象,均为本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入组年限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6例。观察组,男/女为19/17,年龄44-72岁,均值(56.29±3.15)岁,病理结果证实腺癌和鳞状上皮癌分别为29例、7例;对照组,男/女为18/18,年齡43-72岁,均值(56.41±3.28)岁;病理结果证实腺癌和鳞状上皮癌分别为27例、9例。以上不同组别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入组标准: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CT等检查确诊为肺癌,后经病理证实,疾病处于早期阶段,具备手术指征,属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适应症;肿瘤未发生转移;患者具备良好交流和认知能力。排除标准:手术及麻醉禁忌患者;心肝肾功能严重衰竭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是麻醉患者。

1.2 方法

麻醉恢复阶段,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床旁准备必要及抢救设备,要求去枕平躺将头偏向一侧;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定期呼叫患者,意识清醒后将其送回普通病房。

观察组麻醉室内恢复阶段,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为:(1)麻醉恢复期主要并发症类型为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前者主要因为呼吸道阻塞导致,需要明确关注呼吸道顺畅,及时排痰并监测血气指标,避免胸腔积液造成肺不张,确保肺通气能力,避免发生高碳酸血症。后者主要是因为肌松药物残留导致,麻醉苏醒期可静注抗肌松类药物缓解。(2)麻醉器需要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功能,判断并发症情况后及时进行合理处理,为强化术后镇痛效果,可合理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同时重视去除诱因,避免引发心律失常;(3)进行疼痛干预,避免躁动引发并发症;使用镇痛泵患者,清醒后指导其掌握使用方法;同时清醒后及时告知手术顺利,询问感受,实施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同时重视满足其合理要求,降低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汇总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压异常、低氧血症、心律失常。

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发放自制问卷了解患者对麻醉苏醒期护理工作满意度,总计10分,分值高提示护理满意度理想[2]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处理数据,()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以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恢复期并发症情况分析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对护理工作评分上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评分相对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胸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肺癌,疾病致死率较高,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疾病逐步会出现胸闷、胸痛、咳嗽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严重威胁发病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3]。发病早期,患者肿瘤体积较小,且未发生转移,临床通常会选择根治术进行治疗,总体效果理想。

现阶段,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临床中针对早期胃癌患者多利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且随着纤维光导技术、微摄像机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内镜技术逐渐成熟并积累丰富临床经验,能够大大提升手术有效性,确保各项手术操作更加规范地完成[4]。手术实施全麻,麻醉要求相对较高,且麻醉恢复期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保证此阶段护理有效性,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明确并发症诱因并予以针对性预防和干预,可提升麻醉期患者安全性。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保证患者情绪稳定,顺利度过恢复期。结果证实,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理想。

综上,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和满意的服务,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任晓红,李敏,贺彩玲,赵妮霞. 麻醉苏醒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4):3445-3448.

[2]徐赟.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观察[J]. 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39-42.

[3]黎铨初,邵泳尧,罗丽凤,莫平.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1):46-50.

[4]严恺舒,卢贵明,赵崇汉,袁秀仪.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0):98-100.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并发症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