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5-26 23:26朱聪玲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生存质量

朱聪玲

摘要:目的:探究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溶栓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时间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病例数60例,随机分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一组给予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每组患者病例数30例,使用SF-36生存治疗量表对于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量表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其生存质量,促进其疾病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综合程序化护理;生存质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凝固形成血栓,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单侧患肢肿胀,急性发作期皮肤发红、皮温上升[1]。目前,临床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用方法是介入溶栓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治疗后恢复快。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因为血栓可能发生脱落并引起肺栓塞,同时具有一定概率出现出血、再次血栓等,影响患者疾病康复和生存质量,严重的可致死[2]。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可尝试使用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提高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前进在我院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年龄45-59岁,平均(50.15±1.25)岁,男性14例,女性16例。观察组30例,年龄45-59岁,平均(51.05±1.10)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對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向患者介绍介入溶栓治疗内容,嘱咐治疗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同意。治疗全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病情恢复及症状改善,做好记录,给予抗感染治疗,预防并发症。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明确护理要点并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和介入溶栓治疗的认识,缓解其治疗紧张感,疏解其不良情绪。对患者的个体疾病特征进行评估,建立档案,详细记录病情进展、症状改变以及治疗方案。向患者说明疾病护理的重要性与操作要点,指导患者进行肢体主、被动练习,促进血液循环并按摩下肢,避免卧床再次形成血栓。给予患者饮食建议,增加营养摄入,均衡膳食,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避免大便秘结。指导患者家属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活动四肢,清洁保护受压部位皮肤,避免出现压疮。患者出院前保存患者联合方式,在其出院后继续给予护理干预,定期电话随访,并且在微信群中定时发布疾病相关科普文章,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合理化建议,提高患者家庭护理能力。

1.3评价指标

使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比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生理功能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得到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达,并进行t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数(率)的形式代表,用卡方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比较,观察组SF-36生存质量量表中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症,好发于长期卧床患者、大手术患者、严重创伤患者等,主要因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以及血管内皮损伤所致,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出现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等严重后果。介入溶栓治疗是临床上首选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效果突出,术后康复快,但是在治疗操作和疾病症状的双重影响下,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均会受到一定影响,使得其生存质量下降[3]。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围绕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患者疾病和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缓解症状、减轻心理压力,以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整体的生存质量更高,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介入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有助于疾病治疗和身心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李松梅.综合程序化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活质量、溶栓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393-3396.

[2]贺丽君,孟祥云,窦琳.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2):77-79.

[3]张瑞.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3):155-156.

[4]陈艳,毛桂珍,黄连欣.综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3071-3073.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生存质量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