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2-05-26 02:02谢秀宏王艳艳杜艳王月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抢救

谢秀宏 王艳艳 杜艳 王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160例在急诊抢救的患者,依据优化护理流程前后时间将以上患儿分为两组,优化前66例,优化后94例,分析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优化后的静脉用药时间、完成静脉采血时间等均短于优化前(P<0.05)。结论:对人员、绿色通道等儿科门急诊抢救流程进行优化可有效提升抢救的效果。

关键词:儿科门急诊;抢救;护理流程;优化干预

儿科急诊患儿的病情具有起病快、病情发展快以及病情危重等特点,因此在入院后需要及时开展有效的救治,从而提升抢救的成功率。以往儿科门急诊急救护理流程比较繁琐,该种情况会明显延长抢救时间,不利于抢救工作的开展。针对以上的情况,我科对儿科门急诊的人员、绿色通道等均进行优化,优化处理后获得满意的抢救效果,具有情况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样本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接受治疗的160例患儿。样本纳入标准:急诊抢救患儿;年龄为1-12岁。排除标准:患儿精神异常;合并肝、肾功能障碍。

依据优化护理流程前后时间将以上患儿分为两组,优化前66例,优化后94例,优化前66例患儿中男女比为37/29,年龄1-12(6.5±2.9)岁,发病至急诊时间1-6(3.0±1.0)h;优化后的94例患儿,男女比为47/47,年龄1-11(6.0±2.0)岁,发病至急诊时间1-7(3.2±1.1)h,以上两组患儿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优化前为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干预,接诊之后,护士长安排相应的护理人员负责相关的护理工作,并且遵照医嘱开展相应的操作。优化工作为:(1)加强团队建设。组建相应的急诊护理团队,护理组均实施组长负责制,并且组长需要定期接受相应的考核。加强小组成员的培训力度,并且培训后需要经过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加强护士的单独值班能力,夜班期间即使出现较大的困难也能够应对。(2)优化急救流程。接到就诊的患儿之后,抢救组长需要全程负责相关工作的统筹和开展,并且护理人员及时与家属开展有效沟通,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患儿达到抢救室之后,需要快速第一时间完成心电图监护以及吸氧等工作。如果患儿情况比较紧急需要及时联系机动班组护士协同开展工作。(3)优化绿色通道。依据《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对绿色通道的各种流程进行优化,采取先抢救后收费的原则,减少等待时间。(4)优化各项护理记录单。整合优化护理记录单,优化记录格式以及内容,减少护理书写的种类,缩短书写时间。

1.3观察指标

抢救效率包括分诊评估时间、完成心电图监护时间、完成静脉采血时间以及静脉用药治疗时间等。

1.4统计分析

相应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进行分析,计量以及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数据对比分析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化后的静脉用药时间、完成静脉采血时间等均短于优化前(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急诊科室是医院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急危重症的首次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儿科急诊工作比常规的急诊工作难度更大,其是衡量医院应急能力、整体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儿科急诊患儿的病情比较突然,病情发展快速,并且患儿自我表达能力比较差,使得临床治疗和护理难度更大。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三胎政策的开放,儿科急诊的患儿数量明显增加,但是由于医院的资源有限,患儿在接受抢救的过程中未知的因素更多,使得抢救工作经常处于忙乱无序状态,降低整体的救治效果。

科学合理以及程序化的抢救流程是保证抢救效果的基础。在抢救过程中,对流程进行优化处理,主要是分析流程缺陷,将繁琐的过程简化,并通过合理排班、提升医护人员的技能等模式提升抢救的效果。在本次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科室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排查相应的危险因素,然后实施完善、改造以及监督,使得护理质量可获得持续的提升。且通过提升护士的培训力度,来提升其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并要求护理人员时刻注意自我责任,可通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优化系统支持,强化急救技能的培训等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通过以上流程的優化后可以使得护士进一步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确保各项操作能够有序的开展。经过优化后,静脉用药时间、完成静脉采血时间等均短于优化前,说明经过优化后各项护理工作获得顺利开展,有效节约了抢救的时间,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一致。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为了顺应患者对于医院医疗服务要求,我国医疗体质改革的路程不断完善,现阶段护理改革主要从护理理念以及护理管理两个方向优化。对于急诊科室而言,患者具有病情严重以及变化快等特点,需要获得一个简约、高效的流程来提升抢救的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而经过本次的研究分析发现:对人员、绿色通道等儿科门急诊抢救流程进行优化了有效提升抢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晓明,赵丽.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对儿科急诊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6(B03):1127-1128.

[2]廖小花.儿科急诊患儿抢救中对护理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的临床意义[J].饮食保健,2018(17):117-118.

[3]杨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抢救成功率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9):10-11.

[4]刘翠.分析儿科急诊患儿抢救中对护理服务流程进行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9):15-16.

猜你喜欢
抢救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抢救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护理体会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呼吸机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优化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
中国大使“抢救”尼加拉瓜
一例扩张型心肌病安置三腔起搏器CRT—D的护理
俄召驻外代表开会“抢救”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