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与改善就诊体验

2022-05-26 00:56梁原原
健康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疗服务医院信息化

梁原原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医疗卫生系统也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一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不仅成为推动医院发展的驱动力,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该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在规范实名制管理、精细化管理号源、实行电子病历、推进安全用药、合理检验检查和医疗质量监管方面不断探索,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同时,突破传统服务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就医体验;医疗服务

门诊是患者首先就医的第一场所,也是医院展示服务形象和综合实力的场所,在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改善就诊感受,离不开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如今,信息化贯穿门诊服务的全流程。通过信息化建设,强化依法执业,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医疗质量监管,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诊的舒适度,提高服务效率。

一、信息化医院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发展迅速,而且信息化水平也越来越高,推动着医院的发展,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依托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计算机终端、网络等科学手段和技术,优化了医疗服务系统、提高医疗自动化水平,让患者在就诊前可预约挂号、就诊期间能更方便快捷地缴费、续交住院费用、查询就诊信息和余额等,为医疗体系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最大限度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对于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还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规范医生的行医过程,避免过度医治,降低医疗费用,真正为患者谋福利。

二、信息化助力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1、实行医师实名制接诊。在门诊信息系统中维护人事字典,包括出诊科室、医师姓名、执业资质、专业技术职称、工号。医师通过输入个人工号和密码登录医生工作站,确认医师身份后,方可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出诊医师管理,落实医院门诊管理制度及专家门诊管理制度,完善医师申请出门诊、申请专家门诊、退休返聘专家申请门诊、退休专家停止门诊的审核平台,确保依法依规开展门诊医疗工作。实行电子签章,进一步推进医师实名制接诊的管理,保证医师诊疗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精细化管理号源。只有精细化管理号源,才能保证患者准确预约挂号,满足就诊需求。在系统中维护号表是精细化管理号源的重要手段。号表至少包括以下部分:出诊科室、号别、每种号别的出诊单元、挂号途径(首诊预约、复诊预约、诊间转诊预约、院际间转诊预约、当日挂号等)、每种号别的号段和号序、与出诊医师专业技术职称对应的医事服务费。按照预约挂号的时限提前维护号表,以便预约挂号和准确取号。对于运行中的号表,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实时显示号源利用情况,即不同号别剩余的号源数量、不同挂号途径占用的号源数量等;根据患者需求及科室工作调整,及时有针对性地更新号表;统计工作量和考核指标。

3、实行电子病历。电子病历是以电子化方式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门诊系统集成医院信息、检验信息、医学影像等系统,逐步推进数字化门诊[1]。电子病历为长期就诊的患者提供连续性病案资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目前门诊电子病历有两种格式,一是非结构化的自由文本,二是结构化电子病历。两种格式比较而言,前者是电子病历的原始格式,需要逐字录入,较为费时。在此基础上,临床科室根据不同病种特点,制作相应电子病历模板,节省医师书写电子病历的时间,在电子病历模板的基础上,对需要描写、记录的病情进行细化,以表格的形式固化下来,即结构化电子病历,医师只需在空格内打钩, 节省了录入文字的时间。同时,便于科室检索病历,调取数据,掌握门诊接诊状况,提高管理水平。

4、合理检验检查。工作站中检验、检查项目以“菜单”的形式供医师选择。根据医师开具的检验项目,系统在检验导诊单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提示,如是否需要空腹抽血,抽血后可以取检验报告的时间和方式等。根据医师开具的影像检查申请单, 系统给出有针对性的提示,如是否需要预约,检查流程等。医师也可在工作站上直接预约检查。在预约界面选择预约检查项目,选择预约时间,预约成功,打印预约单,缩短患者就诊环节。

5、医疗质量监管。通过院级、科室、医师个人层面监控门诊医疗工作运行情况,以及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如预约就诊率、门诊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处方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检查申请单书写质量、开具住院证明、依法依规开具诊断证明和休假证明、专家门诊出诊率等。

三、医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成效

1、优化了就医流程,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医院信息化建设以精简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为出发点,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流程,去除不必要的排队等候时间。门诊一站式服务、掌上APP 服务和住院自助服务平台从预约挂号、自助挂号、缴费到自助办理入院、多种支付方式结算,均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考虑,最大程度地简化就医流程,缩短就医时间和环节,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缓解了医患关系,也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2、加大了预约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基于患者就医体验的医院建设,为患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患者就医更智能、更便捷,预约挂号更简便省心。无论是门诊的一站式服务,都为医院的预约量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随着预约功能智能化的不断提高,患者不仅可以提前预约,而且还可以进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分配时间。这种就医方式更人性化、更便捷,也有效减少了医院的人流量,有利于改善医院的就诊环境,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近年来的患者满意度测评逐年上升,患者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大势所趋。目前,基于患者就医体验的医院建设,通过门诊一站式服务、住院自助服务平台的引入,在改善患者就醫体验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成全面的医院还任重道远。首先,还需不断探索针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医院信息化继续优化就医流程,从而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其次,有必要建立面向医生和医院管理层,利用智能化更好地辅助医生行医,比如智能化的提醒、核对、查询等,改善医生的工作环境和不必要的重复性、机械性工作,使得行医更安全、有效、规范;管理层可以实时监测医院的动态,若发现问题能及时预警,避免发生重大事故,从另一个层面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参考文献:

[1] 郝明非,魏霞,刘福英. 研究型医院智慧医疗体系构建的初步实践[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1):58-61.

[2] 江道桂,陈远华,张丽. 智慧医院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 中国医院,2019(8):1-4.

[3] 杨军, 崔晓辉. 互联网+ 时代智慧型医院的发展前景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7):07.

猜你喜欢
医疗服务医院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强化廉洁建设 提升医院形象
医疗市场竞争环境下医学人文道德的多维度探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医生实施的可行性讨论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