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5-29 23:09周浩
婚育与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价值

周浩

【摘要】目的:分析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治疗中通过合用倍他司汀及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合用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30%,对照组86.49%(P<0.05);眩晕、耳鸣、恶心等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左、右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低(P>0.05),治疗后左、右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VBIV患者合用倍他司汀以及盐酸氟桂利嗪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并可显著提升疗效及加快症状消退。

【关键词】眩晕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价值

Clinical efficacy of betastine and fluoroquilazine hydrochloride in insufficient vertigo (VBIV)

ZHOU Hao

Heilongjiang Mingshui Kangying Hospital, Suihua, Heilongjiang 15178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betastine and fluoroquilaz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basal artery insufficiency vertigo (VBIV).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lurilazine hydrochloride, and the combination was treated with betastine and flurilazine hydrochloride.Results: 97.30%, 86.49%(P<0.05), tinnitus and nausea, decreased(P<0.05), respectively; the left and right vertebral artery and basal artery were lower(P>0.05), and the left and right ones had higher(P<0.05),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or VBIV patients, it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blood flow rat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accelerate the resolution of symptoms.

【Key words】Vertigo; Insufficient blood supply to the 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Betastine; Fluoroquilazine hydrochloride; Value

眩暈症是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为眩晕,并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耳鸣以及目眩,这对患者的工作生活构成极大的干扰,患者的病情易反复,病程长且缠绵难愈,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诱发患者急性脑血管病变,威胁其生命健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诱发眩晕症的常见因素,针对该类患者在治疗中需要积极改善患者的脑部供血以及供氧,从而缓解或消除其临床症状[1]。倍他司汀具备优良的扩张血管功能,并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盐酸氟桂利嗪有利于调节前庭器官循环,并可促进血管扩张。以下将分析对于VBIV的患者在治疗中合用倍他司汀及盐酸氟桂利嗪的临床效果。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7月本院74例VBIV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38岁~78岁,平均年龄(56.5±1.5)岁,患病时间3个月~27个月,平均时间(10.6±1.5)个月;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36岁~79岁,平均年龄(56.6±1.3)岁,患病时间2个月~28个月,平均病程(10.7±1.3)个月。两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VBIV的诊断标准;(2)患者对治疗方案等知晓且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患者临床资料完善,且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重度心血管病变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3)具有颈椎外伤病史或具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病史者;(4)对研究中所用药物有应用禁忌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10mg/次,于睡前口服,1次/天;观察组合用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者用法同上,倍他司汀注射液1030mg/天~30mg/天,与0.9%氯化钠溶液250mL混匀后行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1.3 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眩晕、耳鸣等相关症状均消失,经颅多普勒等相关复查结果恢复至正常;有效:患者的眩晕情况明显缓解。其他伴随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经颅多普勒等复查结果改善≥50%;无效:患者的眩晕等相关症状、体征未能明显改善,经颅多普勒等复查结果改善不足50%。(2)统计两组患者眩晕、耳鸣、恶心等症状消失时间。(3)两组患者均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记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包括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组间对比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30%,对照组86.49%(P<0.05),见表1。

2.2 症状消失时间组间对比

眩晕、耳鸣、恶心等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見表2。

2.3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组间对比

治疗前两组左、右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低(P>0.05),治疗后左、右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VBIV是发病率较高的缺血缺氧性脑病,该疾病的病因基础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栓塞形成和穿支小动脉病变,患者可出现眩晕、头痛、恶心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其体征则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吞咽障碍以及步态失调等[2-3]。对于该类患者在治疗中的主要方法是扩张血管、调节血液粘稠度及抑制血栓形成。目前对该类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然而单一应用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本次研究中,观察应用倍他司汀与盐酸氟桂利嗪两者联合应用方案在VBIV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盐酸氟桂利嗪的应用能够对钙离子进入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良好的拮抗作用。与此同时还可对钙离子通道开放进行有效抑制避免血管痉挛,防止患者血管口径变小,所以可发挥优良的扩张血管作用。倍他司汀是常用的组胺类药物,在给药后能够对毛细血管产生作用,发挥优良的扩张毛细血管功能,与此同时还可增大循环血量[4-5]。通过将盐酸氟桂利嗪以及倍他司汀进行联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扩张血管功能并有效提升循环血量,可帮助调节脑组织的供氧以及供血,其具有优良的协同作用。而本次研究结果则显示,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眩晕等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大幅度缩短,并且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表明此联合用药方案,能够有效提升VBIV患者的整体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VBIV患者合用倍他司汀以及盐酸氟桂利嗪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并可显著提升疗效及加快症状消退。

参考文献

[1] 王振永.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镇肝益肾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652-655.

[2] 王登杰,殷红兰,陈红艳,等.盐酸氟桂利嗪在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5):76-78,81.

[3] 黄丽丝.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痰湿中阻眩晕症患者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2):102-104.

[4] 杨庆堂,宋颖民,申晓稚.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3):56-58.

[5] 杨丽英,席聪,潘延平.超短波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VEGF、vWF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20):2627-2631.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