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对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2-05-29 02:22巫殷梅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0期
关键词:谷胱甘肽

巫殷梅

摘要:目的:调研将针对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治疗策略进行探究,结合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分析临床应用成效。方法: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17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抽取此段时间内入院的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100例,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观察组),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机体炎症因子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对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部炎症指标,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硫普罗宁;谷胱甘肽;高龄吸入性肺炎;肝功能损害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1

吸入性肺炎是威胁老年患者健康的一项常见疾病,从病因上看与免疫力下降,吞咽反射较差,咳嗽反应减弱有关,同时如果进行了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也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对于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而言,其肝功能由此受损,而肝脏作为药物代谢的重要区域,肝脏受损会导致药物排出减缓,药物的累积也会造成对肝脏的再次伤害[1]。鉴于此,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17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抽取此段时间内入院的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100例,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研的时间方面,即2017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抽取此段时间内入院的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100例,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区间保持在69到81岁,均值(75.12±2.86)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区间保持在69到83岁,均值(75.25±2.56)岁。客观比较上述每组资料,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为硫普罗宁治疗硫普罗宁,口服(鼻饲),一次0.1~0.2g(1~2片),一日3次。观察组

观察组为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治疗,给予患者2.4g谷胱甘肽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每天一次。在硫普罗宁上与对照组一致。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机体炎癥因子检测结果。

1.4统计方法

在数据的录入上应当由两人进行数据整理及核对。在数据分析中使用到Excel表格,同时在统计分析中需要用到SPSS26.0软件。在计量资料上将通过均数和标准差来详细地描述;计数资料通过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

2结果

2.1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8.19±2.21)d,短于对照组(11.46±3.1)8d,P<0.05。

2.1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改善,以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3机体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观察组机体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如表2所示。

3讨论

谷胱甘肽不但能够直接参与多种机体的生理机能,而且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解毒和保护活体细胞,帮助人体抵御游离基团,并将其分解并形成蛋白、油脂,阻止细胞的氧化,保证细胞一直保持良好的生理机能[2-3]。

综上所述,采用硫普罗宁联合谷胱甘肽对高龄吸入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部炎症,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桂花,王晓明,葛伟.高龄肺部感染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09):683-687.

[2]李海东,王泳,刘月伟.住院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J].传染病信息,2019,32(03):252-255.

[3]葛旭,王国兴,吴迪.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及肝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22,(05):1004-1008.

猜你喜欢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
基于代谢网络技术的杜仲治疗皮肤光老化的靶向研究
液态培养条件下烟曲霉去除Cd的研究
基于萘酰亚胺的生物硫醇探针的合成及对含硫醇氨基酸的检测
葡萄酒废酵母中谷胱甘肽的乙醇提取法工艺优化
光子嫩肤术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NSE、GST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近期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