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联合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5-29 04:58朱麟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0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小儿腹泻中医护理

朱麟莉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筛选仪征市中医院儿科诊治的58例小儿腹泻患儿为主体,应用随机摸球法分组,将患儿平均划分为研究组(n=29)、参照组(n=29)。参照组采取常规腹泻护理,研究组采取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研究日期为2021.1月—2022.3月。结果:(1)分析护理效果,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2)分析症状改善时间,研究组显著早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具有确切效果,可促进疾病症状改善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止泻方;中医护理;穴位贴敷;小儿腹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1

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疾病诱因较为复杂,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常见原因是细菌、病毒感染。相关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每年因腹泻死亡,且年龄不足5岁的儿童高达300万,疾病典型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加、水样便等,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均有严重影响[1]。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提升与推广,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广泛,将其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本文将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同时选取医院58例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仪征市中医院儿科在2021.1月—2022.3月期间诊疗的小儿腹泻患儿为对象,符合要求者共计58例,应用随机摸球法分组,其中29例作为研究组,剩余29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年龄区间为1~10岁,均值(5.59±1.58)岁;男女比例是16/13;病程为1~4d,均值(2.54±0.73)d。研究组年龄区间为2~9岁,均值(5.58±1.52)岁;男女比例是17/12;病程为2~3d,均值(2.54±0.69)d。以SPSS24.0对比各组资料,确定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腹泻护理,询问家长患儿症状、腹泻次数、大便性状等,予以蒙脱石散(H20000690)、双歧三联活菌片(S19980004)进行治疗,依据体重确定剂量,用药后密切监测病情,同时注意对于饮食进行指导,有效安抚患儿情绪。

研究组采取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包括:(1)中医护理。定期清洁患儿皮肤,排便后告知家长清洗患儿臀部,保证皮肤干燥。合理控制病房温湿度,定时通风,指导穿宽松的衣物,避免搔抓、暴晒皮肤。护理期间加强情志干预,对于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保持高效沟通,同时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对于哭闹情况严重的患儿,可通过聊天、播放动画片等缓解,促进配合度提升。指导患儿仰卧位后对于内关穴、神门穴进行按摩,时间为3min。调整为俯卧位后通过掌揉法对于背部按摩,时间为30min。(2)止泻方。取苍术3g、冬瓜子3g、佛手4g、生麦芽4g、荷叶5g、砂仁5g、炒山药10g。以水煎煮后取药汁分三次服用,每次剂量为100ml,服用至腹泻症状消失。(3)穴位贴敷。取吴茱萸5g、丁香5g、苍术20g、白胡椒3g研磨为粉末并调至糊状,加热至40℃后均匀涂抹在患儿脐部,贴敷15-30min。

1.3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依据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分析,标准是无效、显效、有效。(2)症状改善时间。对比组间患儿食欲恢复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3.0软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数据,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相对数“[n/(%)],”表示,以“x2”检验,组间P值<0.05时,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评价

表1中数据提示,研究组、参照组间护理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症状改善时间分析

研究组、参照组间食欲恢复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时间均有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儿童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内因与外因,中医认为小儿腹泻由饮食内伤、外感邪气引发。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中医主张健脾祛湿、温中助阳[3]。通过口服止泻方,可有效调节阴阳平衡,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所用药物中,炒山药可补气益肺、健脾除湿、固肾精益;砂仁可溫脾止泻、化湿开胃;荷叶可凉血止血、升发清阳;冬瓜子可清肺化痰、利水;苍术可治疗腹泻、脘腹胀满;生麦芽可治疗食积不消、呕吐腹泻、食欲不振[4];佛手可和胃止痛、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穴位贴敷为中医特色疗法,指的是将药物贴敷于体表逐渐深渗入体内经络的方法,可让药效直达病灶,具有健脾益肾、调和营卫、平衡阴阳的效果。干预期间同时加强中医护理,通过情志干预、按摩、皮肤护理等措施,可进一步改善症状,且安全性显著[5]。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具有确切效果,可促进疾病症状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敏,李凤珍.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联合中医循证护理对小儿腹泻的干预效果[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08):66-68.

[2]乔永贞.中医护理、止泻方、穴位贴敷联合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6):144-146.

[3]刘蕴.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心理月刊,2020,15(13):119.

[4]黄洁枝,董伟彪.葛根芩连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患儿护理效果观察[J].内科,2020,15(01):100-102.

[5]田菲,陈颖颖.中医护理联合止泻方、穴位贴敷干预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6):93-58.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小儿腹泻中医护理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