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应用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2022-05-29 04:58陆秀丽李雪霞张婵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

陆秀丽 李雪霞 张婵

摘要:目的:探究針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采用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年8月~2020年10月纳入8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43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甲组),另外43例患儿开展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乙组),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乙组患儿经过护理干预后,其体温复常、惊厥症状控制、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甲组;乙组患儿临床治愈率(95.35%)显著高于甲组81.40%,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惊厥复发率均为0.00%,明显低于甲组13.95%、11.6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可显著缩短体温复常、惊厥症状控制及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惊厥复发率,有助于护理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降温急救护理;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0--01

高热惊厥属于临床小儿常见的一种急症,其主要指患儿体温上升超过38.5℃后引发的惊厥症状(具体表现为突发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眼球上翻或斜视、意识短暂性丧失、口唇紫绀、牙关紧闭等)[1];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为本病发作的常见诱因。小儿因机体免疫系统及中枢系统均未发育成熟、抵抗力差,导致患儿感染后发热症状反复出现,对其脑组织内运动神经细胞形成刺激,使其异常放电,从而诱发惊厥[2]。本研究将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实施于我院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中,探讨其应用体会,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甲组男女比例23:20,年龄1~7岁,均值(4.27±1.02)岁;乙组男女比例24:19,年龄1~8岁,均值(4.43±0.98)岁,以上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3]: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均出现高热惊厥症状;均知情同意加入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他原因引发的高热惊厥。

1.2方案

甲组:护士常规开展皮肤护理、设置床栏、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干预措施。

乙组:(1)急救护理:患儿惊厥发作时,立即将其摆放至平卧位,解开其衣物或束缚物,并将压舌板快速置于患儿口中,防止咬伤;及时清除口鼻内分泌物,同时给予氧气吸入(调节氧流量为4~5L/min),确保患儿呼吸通畅并保护脑组织;针对惊厥多次发作者,需使用拉舌钳轻轻拉出小儿的舌头,避免舌后坠引发窒息。(2)降温处理:积极采取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物理降温方式合理控制体温,解决惊厥发生的根本原因,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方式;注意降温过程中护士每半小时为患儿进行1次体温测量,避免体温下降过快而引起不良反应;调节室温在22℃、保持湿度为50%~60%,室内间歇式通风。(3)病情监测:患儿急救期间护士对其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兴奋程度、神志改变、虚脱症状等情况实施严密观察, 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并告知医师及时开展相应处理。(4)心理干预:惊厥发作期间,护士及时稳定家属慌乱、紧张的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急救工作的开展;惊厥发作后,针对年龄过小的患儿,嘱其家属采用抚触等方式安抚患儿不良情绪;针对年龄较大且认知表达能力良好的患儿,护士及时与其交流,倾听患儿主诉,了解其当前心理状态并予以心理安慰。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体温复常、惊厥症状控制及住院时间。(2)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未治愈;患儿再次出现惊厥相关症状为复发;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自制调查表,总分100分,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4方面,各项满分25分,分值越大越满意。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患儿恢复情况

乙组体温复常、惊厥症状控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甲组(P<0.05),见表1:

2.2治愈率、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乙组患儿临床治愈率为95.3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惊厥复发率为0.00%,与甲组81.40%、13.95%、11.63%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家属满意度

乙组患儿家属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见表3:

3.讨论

小儿肺部功能脆弱、机体免疫能力低下,但人体肺部与外界密切相通、容易遭受病原菌侵袭,从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而导致小儿体温频繁升高,容易引发惊厥症状[4]。高热惊厥发作后,若未能及时得到科学有效的干预,容易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不仅导致患儿脑部神经元受损,还可使胶质细胞异常增生,持续损害脑神经组织,严重甚至可能进展为癫痫,对小儿脑部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5]。

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关键在于促使其体温复常,降温护理属于其综合护理干预的重点内容。本文研究中针对患儿采取物理降温结合药物降温相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其体温,促使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显著改善脑充血状况,降低脑组织代谢率。不过值得住注意的是,在使用冰块物理降温时注意定期更换用冷部位,预防冻伤发生;温水擦浴过程中护士应掌握好擦浴的力度,以患儿皮肤发红为宜减少患儿不适,且动作迅速,避免患儿再次受凉;酒精擦浴还应避开后颈、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跟部[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接受护理干预后,患儿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时间、临床治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惊厥复发率均优于甲组,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干预中护士快速采取科学合理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患儿脑功能,促进预后改善;通过病情严密监测可及时发现患儿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为患儿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同时照顾到患儿家属的情绪,能够显著提高二者的配合度,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从而有助于护理满意度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高热惊厥患儿选择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不仅能够快速改善患儿高热、惊厥等症状,提升临床治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惊厥复发率,促进患儿机体恢复,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科贝.高热惊厥小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6):16-19.

[2]陈英.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应用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4):12-13.

[3]王红利.小儿呼吸道感染引发高热惊厥急救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2):27-28.

[4]吴珍花.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3):184-186.

[5]叶璐,李曼,张平.全程绿色通道的降温急救护理在重症肺炎并发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0,34(5):381-383.

[6]赵文静.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应用综合护理效果[J].临床研究,2020,28(10):161-162.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效果影响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