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2-05-30 02:20柳瑶安
江西教育C 2022年5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策略

柳瑶安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进而让思维得到可持续发展。群文阅读能让学生就相同题材的文章,或相同主题的文本进行大量阅读,从而达到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策略

现代阅读教学理论告诉我们,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逐步从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群文阅读的意思就是围绕某个文本进行阅读拓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确定阅读目标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确定好阅读目标,同时要结合群文阅读的具体内容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

例如,在教学《曹刿论战》时,笔者选择了《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公输》等文章作为群文阅读的篇目。接着,笔者給学生展示《曹刿论战》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即了解曹刿的战略与战术,学习曹刿的爱国精神,感受曹刿克敌制胜的智慧。在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得知,《出师表》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并且让学生学会在特定的场合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公输》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劝谏”,有直谏,也有婉谏。这三篇课文共同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说话的技巧,并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由此可见,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有效整合几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实践证明,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的阅读空间得到有效的拓展,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

二、设定阅读主题

在确定了群文阅读目标后,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群文阅读的主题,设计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效地促使学生扎实开展阅读活动。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些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读通、读透几篇相关的文章,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将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例如,在教学说明文时,笔者就围绕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在课前精选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和《桥之美》等文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初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在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围绕这几篇文章开展扎实有效的阅读分析,同时要求学生认真了解说明文的四大特点,掌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等。有了目标的引领,学生就能够有的放矢,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

三、科学选择文本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需要教师科学选择文本。初中生的阅读面相对较窄,因此教师要对文本精挑细选,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首先,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确定文本之间的关联点。其次,教师应有层次、有目的地选择文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学生基本都能从中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迂腐,然而揭示这篇课文的社会意义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学生需要进一步通过文中人物的形象、语言特征、社会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孔乙己》的题材和教学目标,选择思想内涵相似的文本,如《变色龙》《范进中举》《洗手间里的晚宴》等。

在开展群文阅读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其次,要厘清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最后,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阅读活动,及时开展阅读交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践证明,科学选择文本是顺利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保证。

四、实现与作品的对话

有很多文学作品虽然主题相同,但是表达的思想感情存在很大的差异,作者的写作角度与表达方式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给学生确定阅读主题,让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都必须与文本对话,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把文本解读得十分细致,而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理解。

例如,我国的边塞诗较多,如王昌龄、高适等都是边塞诗人,同样以“出塞”为主题的作品中,王昌龄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历史变迁,发出对帝王征战的感慨;而高适写下“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这样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阅读这样的经典诗篇,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获得相同主题的作品带来的不同阅读体验,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

五、设计课堂问题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笔者就结合《湖心亭看雪》和《醉翁亭记》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为了让学生感受这几篇文章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笔者及时提问,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在《岳阳楼记》中,作者只描写了岳阳楼的美景吗?这些景物描写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促使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原来,作者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后产生的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同时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继续阅读《醉翁亭记》和《湖心亭看雪》,并思考:这两篇文章也是描写山水的,那么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可以发现《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乐观情怀;《湖心亭看雪》则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六、聚焦阅读话题

迁移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无边界的,学习内容之间总会相互影响。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强化对阅读方法的掌握,进而实现能力的迁移。教学实践表明,迁移学习法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阅读《一棵小桃树》时,为了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笔者让学生对比《紫藤萝瀑布》一文,进行文本分析。《紫藤萝瀑布》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写作手法的对比和迁移运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妙处:作者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其他事物寄托自己的志向。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迁移学习能力,也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合理设定阅读主题,选择经典文章,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孙彩玲.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26):23-24.

[2]赵春霞.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8):89-90.(江西省浮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