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军:守护光明的“高空舞者”

2022-05-30 03:24鞠淑娜王越徐莹瑛
雷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荣成高压线荣成市

鞠淑娜 王越 徐莹瑛

作为国网荣成供电公司配电工区带电作业班班长,王华军20年来勤学苦练,从一个供电行业的“门外汉”蝶变为“技能大师”。近年来,他的“蓝天工作室”成员获得4项国家专利、优秀QC成果、优秀班组、青年文明号等荣誉,本人获评“山东好人”。

荣成“带电作业”第一人

带电作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工种。2002年,国网荣成市供电公司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事业刚起步,24岁的王华军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带电作业培训。

谈及加入“带电作业”队伍的初衷,王华军直言,当时荣成城区只有两条110千伏线路,一旦断电检修,就意味着城区所有的工厂和家庭都要断电,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何况全市还有近200条10千伏线路,每一条都关系到千家万户。“既然开展带电作业可以把很多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都消除掉,维持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让人们没有经常停电的烦恼。那我为什么不学呢?”

学历不够,努力来凑。白天,他用心观察、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带电作业相关技能;晚上,他学习提高、不断充电,常常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操作间重复检修流程,从黑夜直到天明。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华军顺利考取带电作业资质,后来又取得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和送电线路双级技师资质,成为了荣成市“带电作业”第一人。

在高压线上干活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冬天作业,高处不胜寒,人冻得四肢僵硬。夏天穿着不透气的屏蔽服,全身湿透,衣服能够拧出水来。通常,王华军和他的同事们在几十米的高空一干就是几小时,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他们就只能被困在摇摇晃晃的高压线上,等着风雨平息。而这一等,又不知道是几小时。2022年2月,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附近一条10千伏线路出现故障,王华军穿上约8斤重的绝缘套装,出色完成了抢修任务。下到地面后,他几乎虚脱。

一年365天,王华军几乎没有休息日。风吹日晒,风餐露宿,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进行高压线检修,是他的工作常态。他总说,“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就是他的目标。

班组口中的“王都督”

2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说不苦不累是瞎话。但对王华军而言,这些汗水和眼泪,与技术革新后成功的喜悦相比,都算不上什么。

人们常把高压线比作高空五线谱,把王华军和他的同事们比作五线谱中灵动的音符,在线缆间“翩翩起舞”。王华军说,在这诗意的画面背后,却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检修时,带电作业工必须时刻保持近90度的僵硬姿势,作业轨迹丝毫不差,不然随时可能被电弧烧成火球。

2005年,王华军有了自己的班组,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为此,他开创了“保姆式监督法”。每次作业前,班长都要对现场进行复勘,对作业过程进行勘查和风险评估,并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坚决杜绝带电作业与停电作业串岗交叉。“班组成员都是我的兄弟,他们的安全比我自身安全更重要!”

2021年,王华军带领班组开展不停电作业3733次,减少停电37.6万时·户,做到安全零差错,涌现了威海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典型,带电作业班也连续多年获“优秀班组”“青年文明号”荣誉。

同行敬佩的“教练员”

20年春华秋实,王华军把从业20年研究的作业工法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人才。在王华军的带领下,一群技艺高超、敢为人先带电作业的特种兵,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带电作业领域里,创造了多个第一。

提起自己的徒弟李彬,王華军脸上满满都是自豪。“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先后获得山东省电力公司技能竞赛第三名、威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真为他高兴。”王华军常说,现在的年轻人文化程度高、接受新生事物也很快,但一定要引导好、帮带好,让年轻人克服浮躁心理,不能怕吃苦受累,沉下心来传承好带电作业技术。

带电作业没有白昼、黑夜和休息日,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必须随叫随到。王华军说:“工作就是责任,让用户感觉不到哪怕一秒的用电问题,就是我们的目标和价值,坚持下去,从不后悔。”

(责任编辑:陈运军)

猜你喜欢
荣成高压线荣成市
《兰台见证:荣成70年大事记》出版发行
荣成市餐饮行业形成文明节约的新风尚
荣成“天鹅湖”
荣成市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及其配套技术总结
月亮站在高压线上充电
陪伴成长,一路花开
——记荣成雪梅读书写作团队创立人杨雪梅
荣成市启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直升机载毫米波雷达高压线防撞处理研究
山东荣成市中医院免费治疗5名特困眼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