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赖在被窝里写诗

2022-05-30 12:28周其星
小读者·阅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冷冰冰被窝闹钟

周其星

一夜入冬。

早晨被闹钟准时叫醒,我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想起罗伯特·勃莱的《冬天的诗》:

冬天的蚂蚁颤抖的翅膀,等待瘦瘦的冬天结束。我用缓慢的,呆笨的方式爱你,几乎不说话,仅有只言片语。(董继平 译)

被窝外的世界太冷了,愛不起来啊。据说赖床有益身心健康,但上班迟到是要记入教学事故的。我犹豫了片刻,挣扎了一会儿,才狠狠心掀开被子,穿衣起床。

外面依旧是黑漆漆的一片。

今天肯定会有不少孩子迟到。果然。八点已过,教室里稀稀拉拉没多少人。直到八点十五分,教室里还没有坐满。

整个晨读课时间,教室门口陆续有孩子喊报告,一脸没睡醒的样子。

我看着台下睡眼惺忪的孩子们,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来:“冬天大家都想赖在被窝里,上课的状态好不到哪里去。既然如此,何不让孩子们写写自己的起床故事?”

一念至此,我就跟大家开起玩笑来。

一本正经地开玩笑,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激活沉闷的课堂,让孩子们的兴致和思维全都活跃起来。这是我的经验。

“都到齐了?不容易啊。刚刚结束了起床大战,恭喜你们,都是最终胜出者!”我慷慨激昂地跟孩子们说了以上这番话。

趁大家还不知所以然,我又开始循循善诱:“我掐指一算,今天早上,你们跟床奋战了十到二十分钟。最后,你们用坚定的上学信念,拒绝了被窝的挽留,带着想见到我的强烈愿望,抵御了冬日降温的严寒,才有了我们此时此地的相见。你们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我率先鼓掌,大家似乎明白了什么,也跟着鼓起掌来。

“是啊,老师,今天早上的起床大战太艰难了,丝毫不亚于渡江战役啊!幸好我对咱们学校爱得深沉,最终势如破竹,一举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小童最先反应过来,很配合地说道。

“昨夜伏案良久,浓睡不知铃骤。试问天亮没,却道夜色依旧。知否,知否?被窝一直挽留。”小诗化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引来大家哈哈大笑,全场气氛瞬间高涨起来。

我也笑着说道:“热乎乎的被窝一直在挽留你们,你们怎么忍心、怎么舍得、怎么能够摆脱它的怀抱,来到冷冰冰的床下,走在冷冰冰的路上呢?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想来,一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写一首诗,纪念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当然,写这首诗,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可以用拟人的方式,写出被窝与床对你的百般挽留; 可以用夸张的方式,写出你毅然决然摆脱它们的态度。”

我这么一提示,孩子们全明白了。真实经历加上文学化的表达,足以成就一首好诗。

果然,很快地,很多有趣的起床故事诗被创作出来。

闹铃响起来了/丛林里小鸟叽叽喳喳/很悦耳,也很烦人/天还没亮透/让我再睡一会儿/妈妈也走了进来/“宝贝,该起床了” /很温柔,却不觉享受/被窝暖暖的/让我再眯一会儿/爸爸来了/“都七点了,上学要迟到了” /声音很粗暴,效果却是最好的/我像绷紧的弹簧/从床上弹了起来/要是有一所被窝里的学校就好了/老师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就可以在被窝里/漫游

小善都可以在被窝里做美梦般地想象、畅游了,不错。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就是床/他很喜欢我/但我/有点不喜欢他/因为……/每天起床时/他总喜欢把我抱得紧紧的/因此/妈妈就会把她那杀伤力百分百的手落在我的屁股上/然后/我就会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友好”地向我的好朋友告别

小美的诗,也很真实。两个“百分百”,用夸张的方式,写出了幽默的效果。

其实,起床难,并不一定只发生在孩子身上。对大人来说,同样也是挑战。

当我把这个话题发布在班级群里后,家长们也是议论纷纷,感同身受。甚至有几位家长,也参与了这次创作,用诗句写下了自己早起的真实状况。

早晨六点半,手机音乐闹钟准时响起/黑漆漆的窗外,依然和深夜一样/手机音乐显得那么突兀/再多睡十分钟吧/我迷迷糊糊按掉闹钟,继续闭着眼睛/意识却逐渐、逐渐变得清醒/我起身,看到对面楼有几家的灯光已经亮起/那灯下也是一个忙碌的妈妈吧/和我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准备全家的早餐/突然想起十多岁的时候/全家当中我也是第一个在闹钟声里起床/生炉子,煮面条,再喊醒家人/我在厨房忙碌着/一回头,孩子穿着睡衣站在厨房外,睡眼惺忪/妈妈,今天吃什么早餐啊/鸡蛋炒河粉

李昀泽妈妈想到的是自己孩提时代求学时的情景。那时,她多懂事啊。所以说,孩子可一点也不弱。

这样写诗,其实很简单。说不定,写完以后,起床也会变得容易一点了。

猜你喜欢
冷冰冰被窝闹钟
冷冰冰围栏大变身
多彩创意闹钟
天然闹钟
脑筋转转转
小闹钟的提醒
能帮我设个闹钟不等四则
除了被窝,都是远方
被窝
车展不再冷冰冰 卡车文化成为展会一抹“亮色”
藏在被窝里的爱